2019─台灣的國際機會高於中國風險

賴怡忠
152 人閱讀

十一月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由於結果與事前評估差距太大,現在的檢討幾乎無法得出必然結論,只能從公投綁大選的效應、一例一休、反同婚動員、空汙、汽機車排氣標準、中國的假新聞操作、以及其他問題等的效應逐步解釋,傾向認為是這些議題的綜合效果導致了民進黨敗選。

民進黨敗選後,除了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以及有四位閣員辭職外,至今尚無令人耳目一新的作為。而蔡柯會、小英的若干總統府迴廊談話、以及日前教育部「勉予同意」管中閔任台大校長等作為,則進一步導致支持者的憤怒。看不到挽回頹勢的作為,傷心支持者未被安撫,還被倒刺好幾刀,蔡英文的支持率持續呈現無量下跌狀態,民進黨也有立委公開要求蔡英文不選2020。

更雪上加霜的是,雖然這是個與兩岸政策無關的地方選舉,但選後舉辦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再度炒熱了兩岸議題。連任的柯文哲市長重提其先前曾表示歉意的「兩岸一家親」主張,中國也再度恢復其停滯近四個月的軍機、軍艦騷擾台灣的作為。國台辦宣稱台灣選舉結果證明中國主張受到台灣人肯定,更有中方學者說這個結果證明先前的對台強硬政策是對的。在泛藍縣市長可能會組成九二共識城市連線與北京政府的對台政策裡應外合下,蔡政府更感到腹背受敵,

有趣的是,在11月24日前,這些都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想像,但一個地方選舉就在二十四小時內全面翻轉先前的所有的假設,即便一些與選舉無關議題之論述也跟著被逆轉。韓國瑜說高雄需要賣東西去中國,促使陸客來高雄觀光,上任後還說要賣祖產給中國人,以便「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可是有關陸客的「一條龍」問題才在兩年前被大家譙到翻桌,專賣中國的南部農漁契作也被攻擊是破壞市場價格,中國客炒作香港房產使港人困居形同牢籠的慘況也屢見報端,難道那些抱怨現在都不是問題了嗎?

但一個地方選舉就在二十四小時內全面翻轉先前的所有的假設,即便一些與選舉無關議題之論述也跟著被逆轉。可各種親中路線產生的問題,近年來不乏見於報端,難道那些問題,現在都不是問題了嗎?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面對明年可能脫離二十年前口蹄疫疫區劣名,使台灣豬肉總算有了可出口的機會,卻還有包括警大教授在內者把對中國豬瘟的國安防疫措施視為擾民,甚至為帶進問題豬瘟肉者開脫。請問讓中國豬瘟肉這種毒貨進來,導致我國健康豬肉無法出口,這是貨出去還是貨進來呢?

以上這些紛紛擾擾不僅呈現主流媒體的弱智,也顯示中國勢力在台灣長驅直入與猖狂的程度。如果中央政府領導持續弱勢,這些紛擾必定會變得更嚴重。但我們如把眼光移向國外,可以發現中國銳實力及其同路人在台灣的肆無忌憚,是不適用於國際的。事實上中國在2019年所面對的壓力會比台灣嚴重得多。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強

首先,是中國經濟狀況會更加惡化。在十月底由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與部屬當前經濟工作的會議上,中共承認經濟下行壓力擴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累積的風險隱患暴露。而其國家統計局先前也公布數據,顯示本年(2018)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百分之六點五,創二○○九年第一季以來(金融海嘯剛發生時)的最低水準。

在貿易戰還沒開打前中國的經濟前景就不太樂觀。高額的中央與的地方債務使外資紛紛調降中國的信用評等,包括標普、莫迪、惠譽等國際信評公司在去年(2017)就紛紛調降中國的信用評等。而支撐中國經濟的三市:股市、匯市與房市中,中國股市已經跌破2,700點,匯市亦告失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將貶破7元,房市泡沫破滅狀態也已經出現,重點地區房價下跌超過三成。連去中國的上市櫃台灣建商,其在中投資也從2015年的279億降到193億,減幅超過三成。

而民間製造業的數據更糟糕。今年八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經跌到榮枯線邊緣的50.6,遑論十一月的數據更低,已經到達死線的50.0。中、小企業更是跌破死線,分別是49.1、49.2。而非製造業的PMI指數表現也不好(53.4),並進一步向下探底中。

就在習近平日前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發表了四十幾次「偉大」的講話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人大商學院校友會發表題為〈四十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講中,就直指中國今年對三件事出現嚴重誤判,包括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民營企業,更透露中國GDP增速不是官方公布的6.5%,而是1.67%甚至是負增長。2019年中國經濟的前景是更不樂觀。

向松祚在人大商學院校友會發表題為〈四十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講中,就直指中國今年對三件事出現嚴重誤判。

這些消息都在國內外媒體出現過,只是在台灣統媒與不少立場親藍「資深媒體人」習慣性剪裁記憶的新常態下,這些消息往往出現一天就不見了(如同TVBS怎樣對付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的專訪),之後又是一堆對中國經濟歌功頌德的文章與預測。

在中國本身經濟不好,其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情形下,反映在中國對台政策上,必然是短缺的銀彈與資源。正因為資金出現缺口,開始對自己的大戶強力追稅(如范冰冰),明年啟動的所得稅新法與社會保險徵管由社會局改到稅務局,也讓每個台商剉著等。

習近平上台後強調兩岸經濟互惠必須相向而行,胡錦濤時代「入島、入戶、入心」,以及「向南走、向下沉」的作法已經不再。習近平強調的是「開放祖國給台灣民眾有發揮的空間」,意即要台灣的資金與人員去中國發展,但美其名為中國願意與廣大台灣同胞分享祖國的發展機遇。但實際上就是要台灣對中投資,要台灣人民以其技術與知識去中國助其發展的意思。

而今年以來公布的三十一項措施,基本上就是要台資與台灣人民去中國才能享受得到。這種作法與印度、越南、印尼等國獎勵外國投資幫助本國經濟發展是一致的,只是台灣藍媒把北京求台資與台幹幫助其發展,說成是中國願與台灣分享其經濟果實的慷慨作為,還要台灣承認實為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媒體這種掩蓋中國經濟實況並反向要求台灣政治投降以換取經濟倒貼入場券的話術,與直銷老鼠會沒啥不同,就是政治的龐式騙局。

因此2019年中國經濟的前景是更不樂觀,可對台灣提供的利多自然會更有限。可能會因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越演越烈的情形下,進一步希望台資去中國,以及提供高額誘因要台灣與中國合作抗美。

美中對決態勢更為清晰

其次,是美中對決態勢會持續加強。而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不佳的情形下,美中對決態勢會更進一步惡化中國經濟態勢。日前中國官方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9年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分析與預測的藍皮書,也調降其經濟增速為6.3%。當官方智庫都不再遵循新常態的6.5%之經濟增長數值,以中方會政治調整其經濟數字的常態作為來看,顯示中國內部經濟數字可能很不好看。

在年初沒有人預期今年會出現美中貿易戰,但三個月後美國擺出要從經濟對中國動手的態勢,隨著關稅不斷加碼,大家開始知道美國的態度,不再只是川普在推特上抱怨兩句而已。雖然在G-20美方因應習近平的苦苦哀求而同意九十天不多增稅的寬限期(不是關稅熄火),但要求中國須有大幅結構性改革。

北京如拿多購買美國產品這種老把戲蒙混過關,即便騙得了川普一時,還是瞞不過其他精明的美國官員。但因習近平已經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喊得震天價響,此時讓步形同戳破其中國偉大論與富強論的牛皮,因此會如同其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講話般,死鴨子嘴硬強悍到底,並希望私下運作與川普個人關係以滑過這一關。正因如此,外界認為貿易戰結束機會不高,美中貿易衝突會長期化到2020年。

但美國對中國開火的不僅是貿易問題,還包括科技與戰略安全的整體佈局。當經濟都變成美中爭議的主要來源時,往昔台灣可以安全靠美國,經濟傾中國的兩面作為就會失效。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降低與中國鍊結的浪潮,並要求各國降低與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合作,特別是軍民兩用科技絕對是首當其衝。前者打擊了馬政府經濟部長尹啟銘全力深化的兩岸供應鏈結,後者逼使台灣要在資通訊產業的美規與中規間二者擇一,使江丙坤戮力推動兩岸在5G等產業標準的融合工作立即破功。

但美國對中國開火的不僅是貿易問題,還包括科技與戰略安全的整體佈局。美方今年先後向中興與華為兩大科技公司開刀。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中對決不僅在產業面、科技面、安全面與戰略面,連中國的銳實力也被認為是關鍵鬥爭場域。五眼國家把與中國90年代後出現之新富階級合作的華人視為警戒對象,因為這些新富階級要嘛本身就是黨官,或是與共產黨關係密切的協作者。日前美國之中國通們出版一份報告〈中國影響力與美國利益:建設性警覺之倡議〉(Chinese Influence and American Interest: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除了條列中國在美國學界的銳實力與政治影響戰外,也開始盤點海外華文媒體的屬性,這份報告點名聯合報系在海外出版的《世界日報》就是中國對美影響戰之工具。

而其他國家也開始針對不同時間抵達其國家的華僑與台僑區別看待。與中共勾勾纏牽扯不清,順從中國共產黨等作為者,美國及其民主盟邦就不再視其為搭建兩岸穩定的橋樑,而是有意與敵人合作的潛在威脅。聯電日前被美國司法部連帶起訴,以及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警告台灣應與華為切割等,都是美方要求台灣不要再有模糊空間幻想的例證。

美中對決的態勢在2019年會更清晰,這使得中國受到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與美國及其他發達民主國家的貿易戰如何過關會是習近平的首要考慮。而作為第一島鏈與高科技島的台灣,也會受到包括美方等在內的更多關注。過去以為美中不選邊,或是持續兩岸高於外交路線,甚至以為美國要求台灣以不得罪中國為台美關係穩定前提等之思考,都會與這些發展相牴觸。

這不是主要民主國家是否會選綠排藍,而是根本觀念的轉折。即便是綠營當家,只要無法及時掌握以及主動提出作為,同樣會被抨擊。過去可以容忍不作為以達到不挑釁來維持現狀,但現在如果台灣不主動積極平衡這個被改變的現狀,就會被視為是協助一個有利於中方現狀的協力者。有志執政的各色政治領導者對此須有深刻體悟。

建國70 + 建交40 vs. 西藏抗暴60 + TRA 40 + 六四30 + 九二一20 +七五 10

2019年也是個非常特別的年份。首先,它是中美建交四十年,但也是《台灣關係法》(TRA)立法四十年。比這更早一些是三月的西藏抗暴六十周年,之後還有六四三十周年,新疆七五事件十周年,以及中國建國七十周年。當然台灣也有自己的「九二一震災」二十周年要照顧。老共肯定會大大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也希望有機會可以紀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因此總體態勢會呈現「中共建國七十年+中美建交四十年」VS.「西藏抗暴60年+台灣關係法40週年+六四30週年+七五事件十周年+九二一震災二十週年」。

基本上呈現老共VS.圖博+維吾爾+台灣+六四的樣態。每一樣都不好處理。特別是西方國家現在對維吾爾集中營問題高度關注,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以特定族群與宗教為對象的最大集中營問題,在2019年有可能會炸開。已經對美中貿易戰煩得焦頭爛額的中南海,自是對這些議題更感到麻煩。

2019年適逢許多重要事件的週年,基本上呈現老共VS.圖博+維吾爾+台灣+六四的樣態。對中國而言,每一樣都不好處理。圖為今年九月在德國迎接達賴喇嘛的圖博人。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隨著中國對香港控制日嚴,在西方人眼中,台灣的民主已使自己成為對抗中國共產黨獨裁專制的前線。因此很可能會有西方國家與國際團體希望在台灣舉辦關注些議題的大型活動。如果還是持續過去的保守思維,國安體系就會把這些要求視為是兩岸關係的管理麻煩而敬謝不敏。如果視其為與西方合作的正面因素,就會歡迎這些活動在台灣舉行,並視其為襄助台灣民主,爭取國際關注的好機會,也能讓國際關注中國對台灣選舉的政治與經濟干預問題。

當然老共看到這些活動在台舉辦時,必定會使盡洪荒之力從內外對台施壓。這時台灣的選擇就具有親獨裁還是親民主的價值意涵。過去當台灣想迴避爭議而在這些議題禁聲時,西方民主國家不會說什麼,但因現在它們與中國的對決態勢日益清晰,台灣如以擔憂對兩岸關係的負面影響為由而對此有所迴避時,可能會被外界認為起碼台灣是無意支持民主陣營,因此是個不可靠的朋友。甚至還可能被進一步認為台灣是因經貿倚中太過嚴重而必須與中國合作,因此就是敵對勢力的一環。意即,這些紀念日都可能是台灣的重大機會,但如果選錯邊就會變成負面威脅。台灣到底更把誰當一回事,在2019年所展現的態度就很關鍵。

日澳印印的2019選舉

雖有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對中強力施壓,連本身對中態度和緩的加拿大花美男總理,也因中國以擄人索贖方式面對引渡孟海舟到美國事件,而對中國態度強硬。但2019年幾個位於印太區域的主要國家也有重要選舉,由於這些國家都是美國主要盟國,在忙於內政選舉時,中國相對就不會有那麼嚴重的壓力。但這些選舉基本上在2019年七月底前多會結束,因外界預期這些國家的內部政治走向多不會改變其對中國的態度,因此2019下半年選舉結束後,區域局勢對中國會較上半年更嚴峻。

首先會是印度與澳大利亞的全國性國會選舉,這兩個選舉都會在五月底前結束/舉行。澳大利亞政黨輪替可能性很高,但工黨對中國的態度不會比自由黨緩和,不僅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反對華為在索羅門群島的海底電纜計畫,也對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政治影響戰十分厭惡。

印度今年與中國在武漢舉行非正式峰會對話後,對中國態度明顯放緩,也提出與美國不同的印太戰略主張。因印度這兩年經濟沒有起色,希望印中關係不會因洞朗事件(Doklam)後持續探底,增加其競選連任的困擾,印度的確在降低對中批評聲量,但並未因此就對「一帶一路」背書,也持續支持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任物(FONOP)。一般預料是印度大選結束,如果莫迪連任成功的話,印度多會再度強勢主張自己的看法。

此外,印尼也面臨全國性選舉。現任總統佐克維(Jokowi)雖有意走印尼自主路線,但基本上歡迎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印尼基本上就是在中、日兩強的基建競逐左右逢源以獲取利益,因此會有中日各標到一條高鐵計畫的發展。

隨著今年五月馬來西亞大選變天,中國之投資與計劃被視為是腐敗的來源,甚至還有印尼華裔商人也被牽扯在岸,影響所及,有意再度角逐總統大位的巴布歐(Prabowo)公開筆試如當選後會重新檢討印尼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基建計畫及投資,形成對總統的反中壓力,相當程度迫使左克維日前提到要在其納土納群島蓋軍事基地以面對中國。對中親善在印尼沒票房,明年七月印尼選舉就會再看到一次。

印尼2019迎接總統大選,在Prabowo Subianto的挑戰之下,相對對中國友善的Jokowi (Joko Widodo) 也不得修正其對中國的態度。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日本已經通過新的防衛政策大綱(NDPO),與事關軍備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大幅擴充軍備,特別是南西諸島的防禦,以及海上投射能力的加強,目的就是針對中國。雖然日中首腦會議也在進行,氣氛與過去相當不同,但這更像是中國意圖拉攏日本以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貿易戰。

2019年七月日本有參院選舉,是安倍為了準備2020東京奧運前的重要選舉,其念茲在茲的修憲能否有最後的機會也在此一舉。結果如是自民黨持續獲勝,安倍在選後面對中國的態勢就會更不受限制。

2019在日本、澳洲、印度、印尼的選舉結果不太可能改變印太區域的「疑中」態勢,這個趨勢在美國態度明確化後,甚至在某些國家會加強。

須當心沒自信而惱羞成怒的中國

相較於中國公開認定此次選舉顯示北京已掌握對台主動權的態度相比,未來的區域局勢與美中關係都對中國相當不利。由於中國的做事慣性就是柿子挑軟的吃,因此一個感覺對中示弱的台灣,是很容易被中國找來進一步霸凌。這是因為中國霸凌不了別人只能拿台灣出氣,同時他也相信(基於台灣的自制)霸凌台灣不會有任何代價。

特別是當這次選舉結果使中國官方持續主張其過去對台政策是合理有效後,中國在未來被圍堵心生不爽時,找台灣出氣,或是主張對台灣加倍施壓作為其國民信用的提款機等作為就更會屢見不鮮。北京今天要台灣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等台灣承認後,明天就會要求台灣承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後天大概就會要台灣政府交出台獨戰犯名單以便就地正法了。

藍紅統媒有人宣傳中國因為藍營大勝,有可能對台示好以保護藍營勝選,因此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會緩和,意即只要藍營執政,中國就不會逼迫台灣。但開始對台施壓,修改九二共識的定義不正是中國在馬英九連任後做的嗎?中國不是也透過官媒點名馬英九總統要其好自為之嗎?

此外,中國智庫普遍認為這次選舉是民進黨輸,不是國民黨贏,在對國民黨沒信心下,北京政府會更專注在2020「拔英」。更因為現在有了藍營裡應外合,因此未來對台灣壓力不會最大只會更大,希望以此迫使選民唾棄蔡英文與民進黨。當看到國際力量擺出反對中國霸凌並支持小英的態度後,中國對此只會惱羞成怒,復加上對自身的經濟及國防底氣有疑慮,在沒自信下就會見笑轉生氣。預期2019中國會強力十倍施壓台灣,但這不是出於自信,而是心虛導致的惱羞成怒。

是以「積極開拓」代替「維持現狀」的時候了

這次選舉主要是地方議題,和兩岸關係無關,因此不是選民否定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國民黨們宣傳其勝選代表民眾支持「九二共識」當然與現狀不符。但國民黨與其他紅藍黨派拼命宣傳這是選民選擇了「九二共識」而不是「維持現狀」時,就已經預告了2020總統選舉會是什麼樣議題的選舉。

選後過了一個月,相信能檢討的大概都檢討了,沒被提出來的往往有其他原因不說,糾結下去只會讓自己持續陷在自滅迴圈中看不到其他發展。

如果對過去的結果一時三刻找不到共識,起碼要看未來時程以了解我們會遇到的機會與挑戰。2019是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從目前的系列的事件與可預期的國際變化,感覺台灣還是頗有可為之處。

但要有為,對國際事務的處理就不能被兩岸關係的「維持現狀」所限制,因為那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兩岸高於外交」。台灣不僅需要國際奧援以平衡被中國破壞的內外現狀,國際也需要台灣成功抵抗中國數位極權帝國對民主的摧殘。我們要主動展現政治決斷以創造契機,並展開雙臂與各種援手積極合作,不出錯與避險只會讓機會流失,形同坐以待斃。

我們要主動展現政治決斷以創造契機,並展開雙臂與各種援手積極合作,不出錯與避險只會讓機會流失,形同坐以待斃。圖為今年八月蔡英文總統「同慶之旅」啟程。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 (CC BY 2.0)

現在不是最黑暗的時刻,只是向內看感覺前途一片陰暗迷茫,但向外看就會發現洛汗(Rohan)援軍近在咫尺,Ride Out and Meet Them!正面迎擊吧。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留言評論
賴怡忠
Latest posts by 賴怡忠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