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已滿兩年半的南韓總統文在寅,才一開年,就調整了總統府青瓦台的內部人事。但這次更動,引發媒體界不少負評,因為要新上任的人,正是他們打滾多年的老前輩。
文總統起用了MBC電視台出身的尹道漢(윤도한, Yoon Do Han),接任青瓦台國民溝通首席祕書官,還有《韓民族新聞》出身的余峴鎬(여현호, Yeo Hyeon-Ho),承繼國家宣傳秘書官。
1月8日,青瓦台發布尹道漢接任青瓦台國民溝通首席祕書官。圖為尹道漢在發布會上致詞。圖片來源:截圖自韓國官方電視台國民放送(KTV국민방송)。
兩位「新官」原本都是主管級資深記者。現年58歲的尹道漢,1985年考入MBC擔任記者,曾任文化科學部長、洛杉磯特派員,同時也是MBC工會的催生者之一,曾與同事孫石熙(即接發崔順實干政案的JTBC電視台社長兼當家主播)一起積極展開工會抗爭運動,更曾獨家揭發三星經營權爭議的報導。
在保守派的李明博與朴槿惠執政期間,曾參與工會活動的尹道漢,曾一度被親政府的經營層,調離新聞工作,在MBC於2017年底罷工勝利後,一度出馬角逐社長而未果,短暫出任政論節目主持人與論說委員,並在2018年底退休。但退休才沒幾天,就被任命青瓦台國民溝通首席祕書官。
而56歲的新任國政宣傳秘書官余峴鎬,則是在1988年進入進步派的《韓民族新聞》,先後做過政治部長、國外與國內新聞總編輯和論說委員,今年1月7日才離開報社,只經過兩天就進入青瓦台工作。
1月9日,青瓦台宣佈余峴鎬新任國政宣傳秘書官等六項秘書任命。圖片來源:擷取自青瓦台網站。
在青瓦台頒布新人事案後,在網上,都能見到不少南韓進步派表示欣喜,認為這是值得驕傲的事;MBC和《韓民族新聞》兩家媒體工會卻接連發表聲明,對任命案表達遺憾,因為對媒體本身而言,這樣不僅容易被誤解為是政治酬庸,而且也對媒體的獨立自主與公正,造成影響。
新聞工作者踏足政界,不僅在台灣與日本,在南韓也已非新鮮事。這30多年來,已有不少主播或資深記者,出馬角逐國會議員,但從保守派掌權時開始,這種情況更為明顯,甚至出現兩位曾任晚間新聞主播的KBS和MBC電視台主管,直接被拔擢為青瓦台發言人的情況。
當時,面對新聞工作者被拉進保守派政府成為發言人,作為在野黨的新政治民主聯盟(今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公開批判道:「本該有責任批判權力過失的現職媒體人,轉職到權力者的位子上,是非常不當的行為…若媒體受權力籠絡的文化被固定,就可能衍生出政媒勾結。」
諷刺地,當時新政治民主聯盟的黨魁,正是文在寅。而如今文總統也同樣任命新聞工作者進入政界,而且還不是能盡到監督角色的國會議員,而是總統府的發言人與宣傳主管,這樣的行徑,顯露出進步派政府的標準不一。
事實上,新聞工作出身者,進入文政府工作,尹道漢與余峴鎬皆非首例。現任國務總理李洛淵,還有文政府青瓦台第一期的國民溝通首席祕書官尹永燦,早年都曾任《東亞日報》記者。前者離開報社後,角逐國會議員成功,並平步青雲至今,後者則是在入口網站NAVER做到副社長,才被延攬至青瓦台。
而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同樣是《韓民族新聞》出身,以最先揭露崔順實不法疑惑與崔的女兒鄭幼蘿特權入學問題而聞名的記者金宜謙(Kim Eui-kyeom),在文總統上任後,受邀擔任青瓦台發言人。
同是《韓民族新聞》出身,以最先揭露崔順實不法疑惑與崔的女兒鄭幼蘿特權入學問題而聞名的記者金宜謙,受邀擔任青瓦台發言人。圖為金宜謙在4月29日新聞簡報會上發布韓美、韓日領導通話內容。圖片來源:截圖自韓國官方電視台國民放送(KTV국민방송)。
原本應是監督政府的新聞工作者,在毫無迴避期間的狀況下,一位接著一位成為「政府的化妝師」,容易讓人聯想,政治權力是否私下與新聞工作者有什麼交易,甚至成為他們的「退輔會」,讓他們離開新聞界後,也能高枕無憂。
而面對這些爭議,在文總統的新年記者會上,有南韓同業就當面提出了尖銳質問。基督教放送(CBS)記者朴智煥問道:「文總統您說過,權力與媒體應為『健康的緊張關係』,我記得您說這番話的用意,是認為媒體的批判機能實屬必要。」
「但最近青瓦台首席祕書官與行政官的人事,都是在現任記者遞出辭呈被受理後不到一週,甚至連兩天都不到,就被任命,現在就出現很多批判,說應健全批判權力的現任記者,卻反而踏進權力核心,記者們扮演的權力監督角色,單純度與真程度都受到質疑,也有人擔憂媒體獨立性受損,您怎麼想呢?」
「若是要批判現職媒體人來青瓦台工作合適與否,那麼我情願接受批判,但我認為,我任命的這些人,先前作為公正的媒體人,都盡到他們的使命,拯救挽回了一種公共性,而這些人現在也來到青瓦台,要讓公共性能好好被維持住,若他們能做到,我認為這就是好事。」文總統回應道。
文總統更表示:「我認為在青瓦台內部,不該只有被馴服順從的聲音,希望新穎、站在市民立場、和站在媒體批判的觀點,也都能提供出來。過去曾有過政權給予媒體特惠,媒體包庇政權的政媒勾結,但現在政府很自豪,我們並無這樣的關係。」
1月10日的新年記者會上,基督教放送(CBS)記者朴智煥對文在寅的媒體人任命提出質疑。圖為文在寅於記者會上開放記者提問。圖片來源:青瓦台。
他的這番話,代表這樣的任命,是要讓媒體人的公共角色,也能發揮在政府單位中,因此才會決定要延攬媒體界的人才。面對同業的尖銳質疑,文總統希望外界能理解,這樣的人事任命,是在考量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所決定的。
文總統的回應,聽在一般民眾耳中,頗具說服力,因為他欣然接受批判,並強調延攬媒體人進入青瓦台,是希望將更多聲音帶入政府機關,相信這都是站在善意立場出發。
但就這幾年觀察這種政府任命媒體人的案例,在肯定文總統的回應和思維同時,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仍不能鬆懈,甚至得隨時抱持著懷疑立場看待。
文總統上任後,南韓新聞自由確實提升,但權力有無伸入媒體、政媒有無勾結,青瓦台本身作為當事人,並無資格評判,而是得交由外界檢驗,否則就陷入「球員兼裁判」的情境。
另外,問題癥結,並不在這些新被任命的前媒體人,過往能力有多優秀、有多麼努力揭弊,而是當站在外於媒體的執政團隊位子上,勢必將領受眾多政經權力交織洗禮,主客觀角色就已完全反轉,權力就更容易讓這些人腐化。
此外,若文總統任用媒體人,是希望把多元意見帶入青瓦台與政府團隊,那為何這些人職位是「國民溝通首席」與「國政宣傳秘書官」等此類要傳達政府意見給國民的角色,這樣的舉動,使「籠絡」的意味更為濃厚。
或許文總統該做的,不是延攬媒體人進入權力核心,而是要讓自己與旗下政府官員,有能力回應媒體各種善意與惡意的指責與批評;錯誤的政策,承認並提出解決方法,對無的放矢的抹黑,也該有本事澄清與主動出擊,穩定民心,這應該才是包括南韓與台灣民主國家政府,要努力的目標。
或許文總統該做的,不是延攬媒體人進入權力核心,而是要讓自己與旗下政府官員,有能力回應媒體各種善意與惡意的指責與批評。圖為1月10日文在寅親自主持的新年記者會。圖片來源:青瓦台。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
- 尹錫悅訪美帶回了什麼? - 2023 年 5 月 2 日
- 中共20大後…韓半島的不安與憂慮 - 2022 年 10 月 27 日
- 尹錫悅當選,南韓新政權將如何處理北韓與美中外交課題? - 2022 年 3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