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背後的血淚史:愛努人百年來的悲歡離合

陳威臣
276 人閱讀

愛努族是日本北方的一個原住民族群,數千年前即居住在北海道、庫頁島、千島群島與堪察加半島一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遙遠的雪國北海道,一直是台灣遊客的最愛,壯麗的風光、美味的海鮮、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到訪。然而這片大地,卻住著一群百餘年來,被當成異族,卻又被迫認同的「日本人」,他們稱為「愛努人」。愛努族(Aynu)是一個相當神秘的民族,他們在數千年前即居住在北海道、庫頁島、千島群島與堪察加半島一帶,然而愛努人是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至今人類學家仍無定論。愛努人的外觀相當獨特,體格壯碩、濃眉大眼,外觀較類似歐洲人種,但皮膚卻相對黝黑。而且愛努人體毛十分濃密,是現今體毛最多的人種之一,因此長久以來男性都會蓄鬍,這樣的型態與亞洲人種不太相同,但卻真實地存在。他們千百年來長居於此,自給自足,捕獵漁撈,並將捕獲的動物毛皮,與前來此地經商的日本和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換取部分生活所需的物品。然而愛努人與日本和人的相處,在和人勢力逐漸強大之後,漸漸趨於弱勢,彼此也開始出現摩擦與爭執。尤其是進入江戶時代之後,因德川幕府政權趨於穩定,便將發展目標放在蝦夷地(現今的北海道)的開拓,不但將蝦夷的管理交給經營已久的松前藩,還將包括千島群島、南庫頁島、道東及道北(釧路、網走到稚內一帶)等地,置為天領,直屬幕府所有。在這樣的經營方針下,生活於此的愛努人,開始受到來自遙遠江戶的壓迫,雖有數次零星的反抗,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愛努人數百年來的悲慘歷史,就此展開。由於自18世紀開始,江戶幕府積極開拓蝦夷地,並在附近設置多個漁場,讓漁人前往捕魚,愛努人的存在,對江戶幕府而言,顯得礙眼。為了加強蝦夷的統治,也因此幕府展開同化政策,開始逼迫愛努人改變自身的風俗與生活習慣。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愛努人必須改穿和服,並且要剃鬍與刮除體毛,還被迫要取日本姓名。此外,由於日本和人大量進入蝦夷,不但引發衝突,還帶來了傳染病,這也導致毫無抗體的愛努人,因此而死亡,導致愛努人的族群人口大量減少。1855年德川幕府與俄羅斯帝國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確認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與齒舞群島等南千島,主權歸屬日本,至於庫頁島則成為兩國居民皆可居住的區域。1868年大政奉還,日本的統治權由德川幕府改為明治政府統治,並開始推動明治維新,隔年明治政府將蝦夷改稱「北海道」,並設置北海道開拓使。日本將北海道納入國土之後,1871年日本實施戶籍制度,居住在北海道與南千島的愛努人,就這樣成了日本國民。而且在戶籍上,愛努人被登記的是「平民」,也就是日本政府,並不承認愛努人是原住民,再者,日本政府還下達命令,一律禁止愛努人的風俗習慣,包括原本祭拜大自然的宗教等,這是愛努人遭到文化刨根的開始。1875年日本與俄羅斯再次簽訂《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日本放棄庫頁島主權,但獲得完整的千島群島,而居住兩地的愛努人,卻分屬兩個國家,就如同一個家庭卻遭分散,讓愛努族再次受到打擊。1899年日本政府頒布《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名義上以保護愛努族,但實際上卻是逼迫愛努人進入學校學習日語,並明文禁止所有愛努人的風俗習慣,讓愛努人成為真正的日本人。經過長期的同化政策,愛努人逐漸失去了文化,而非我族類的觀念,也讓愛努人在日本社會受到排斥與歧視。也因此,不少愛努人隱瞞自己的身分,只期望不會受到歧視,而歷經江戶與明治時代,愛努族的人數也大幅減少,根據北海道廳的統計,一百多年來屬於愛努族的人口僅有萬餘人,相對於大批自本州等地移居北海道,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人,真的是十分稀少。更何況日本政府將廣大的土地,都列入國有地,也讓愛努人失去他們自古以來所有的一切。1905年日俄戰爭後,南樺太(庫頁島南部)劃歸日本領土,而原本住在當地的愛努人,也成了日本國民,但同樣適用於《舊土人保護法》,讓當地的愛努人與千島群島、北海道的同胞一樣,遭受歧視直到二戰結束。

1855年德川幕府與俄羅斯帝國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圖為俄文版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World Imaging CC BY-SA 3.0。

終戰後的愛努人,因千島群島與南樺太遭蘇聯佔領,與居住當地的日本人,被蘇聯人驅趕至北海道,而戰後的混亂,更讓愛努人對於未來,無所適從。因此許多愛努族的知識分子,發起「全道愛努人大會」,並成立「北海道愛努協會」,讓愛努人爭取權益、尊嚴與民族地位,跨出了第一步。不過即便已實施新的日本國憲法,但日本政府仍不願承認愛努人是日本國內的少數民族,而是繼續以「日本人」持續對待,面對日本政府的「單一民族國家」論,這讓愛努人的內心十分掙扎,畢竟經過百餘年的同化,愛努人用日本名,說著流利的日語,能操愛努母語的人口,僅有數百人左右,愛努傳統文化更是幾乎消失殆盡。面對如此的劣勢,愛努人並不氣餒,不斷的向日本政府請命,正視愛努族的存在。1994年,愛努族出身的愛努文化研究者萱野茂,當選參議院議員,成為第一位愛努族國會議員,萱野進入國會,便積極推動日本國會修法,並就愛努議題,積極的提案與發言。萱野茂最有名的功績,就是他的故鄉二風谷,因興建水庫而強徵土地,萱野因而向法院提告,最後在1997年由札幌地院宣告勝訴,成為日本歷史上重要的判例。同年日本國會通過《愛努文化振興法》,並廢除《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讓愛努人受到重視。到了2008年,日本國會首先通過承認愛努人為原住民的決議,隔年愛努古式舞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無形文化遺產。至此可以說愛努文化,從過去遭受歧視,轉變成為日本之光,讓許多年輕人覺得很酷,因此日本內閣在2019年2月15日,通過承認愛努族為日本原住民的新法案,並將其送至日本國會。在新法當中,明訂愛努族是日本的原住民族,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有實施愛努政策的責任,規劃活用愛努文化的地方政府,將優先成為獲得新設立的補助金獎勵對象。日本政府並將在2020年,於北海道的白老町,以「民族共生的象徵空間」為主題,設立展現愛努文化的「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日本政府期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讓大和民族與愛努族和解共生,對愛努人而言,期盼了百餘年的悲慘歷史,終於獲得正面對待,萱野茂的次子,二風谷愛努資料館的館長萱野志朗,就表示「法律上承認愛努民族,往前跨了一步」。不過許多愛努的知識分子,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協助愛努人爭取更多權益,畢竟在現實社會上,愛努人仍處弱勢,根據一份2017年,針對愛努人居住的行政區進行的調查:當地大學升學率為45.8%,但愛努子弟僅有33.3%,而且受訪者當中,有23.2%表示,自己曾遭受歧視等差別待遇,因此仍許多愛努人,不願承認自身背景。由此可知,愛努人要在日本社會站起來,未來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而對照過往數百年來的悲慘遭遇,以及文化刨根,縱使現今日本政府希望挹注更多經費,來恢復愛努族的風俗文化,但過往的美好,卻早已不復在了!

作者為前資深政治幕僚,媒體駐日特派

留言評論
陳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