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迷信可怕,還是心魔害人?

林若曇
576 人閱讀

圖片來源:赤燭遊戲Facebook

隨著以神棍做為題材的遊戲《還願》爆紅之後,有關神棍、邪神與迷信的討論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究竟神棍擁有什麼特殊能力,可以讓信眾不惜人財兩失或家破人亡也深信不疑;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神棍不必擁有通天的本領,只要知道人心的脆弱就行了,而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神棍的手法。

有關算命師為什麼能夠說服人,最常見用來說明的理論就是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台灣俗語「一樣米養百樣人」,任何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苦處與煩惱是獨一無二的,實際上人的痛苦與窘境往往來自於社交行為當中,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脈絡中也提及了多數人的困擾均來自於人際關係,而神棍就是深諳信眾較容易遇到的困擾,不外乎是家庭、情感與職業,再加上對社會風氣的理解與掌握,神棍只要運用巴納姆效應去推論信眾的苦惱並且給出似是而非的解決方案,即便說出來的只是多數人難免都會遇到的困境,解決的方案也只是隔靴搔癢,卻會讓信眾深信那是神通的威力。

讓信眾沉迷於神棍的關鍵之一則是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當人遇到的困難是在已知的方向當中,反反覆覆無法得到解套與改善的時候,人就會陷入一種習得性無助的情況。當人逐漸相信自己已經嚐試了所有的方法卻無法改變現狀的時候,即便身邊的人給予多少實質的建議,都比不上神棍用那一套故弄玄虛的做法,讓他們誤以為找到了救命的浮木,殊不知是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流沙。

除了上述的理論以外,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也是神棍累積威望的來源;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神棍先透過巴納姆效應讓信眾產生信任感,在利用信眾的習得性無助增強依賴感,逐漸累積信眾之後要再吸引其他人加入就會變得輕而易舉。而為了加強從眾效應的成效,神棍會要求信眾與其他人保持距離或斷絕往來,甚至招集信眾進行非公開的社團活動,讓信眾在與外界隔離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到周遭的氛圍影響,進而對神棍產生更加強烈的依賴感與信任。

除了上述的幾種理論以外,通常神棍還擅長利用信眾的恐懼心理來加以箝制,讓信眾以為只要違背了神的旨意就會遭致禍害,進而威脅信眾付出更多的金錢與時間,更甚者讓信眾提供性慾的服務;除了末日預言以外,神棍最常利用的還是信眾在人際關係上的困擾,而在台灣最常見的即是親情與愛情相關的問題,因此才會發生有母親因為害怕與女兒感情不睦而讓神棍性侵女兒的人倫悲劇,也有女信眾為了挽回愛人而向神棍提供性服務的案例,她們的共通點都是對「失去所愛」感到恐懼,而這份恐懼感就成為了被利用的弱點。

說到底,人的心靈其實是極其脆弱的,當遇到挫折而遲遲無法突破時,人就會對自我產生懷疑,而神棍往往針對身心俱疲的人進行洗腦,才能順利博得信眾的信任與依賴,進而讓信眾心甘情願的奉獻出所有;實際上信眾需要的不是神棍的洗腦,而是透過心理諮商來解決內心的徬徨與不安,然而台灣民眾對於心理諮商仍然存在著偏見與誤解,使得有需要的人無法得到應有的幫助,才會掉入神棍的陷阱。

由於台灣民眾對於精神疾病與心理諮商仍然存在的誤解與偏見,因此產生了寧願依賴迷信也不願意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的窘境;早期的影視作品中往往過分誇大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脫序行為,使得民眾因為無法承認自己有心理或精神上的困擾,而不願意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原有的問題不但無法得到解決,反而落得人財兩失。目前有許多民間團體正在擺脫精神科與心理諮商過往遭受的污名,希望能夠讓民眾用正向且開明的態度去看待,才不至於錯過了自救的機會。

作者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畢業後開始在網路上針對時事發表文章,以性別平等、藝術表演與政治等議題為主。。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