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總統候選人?

嚴婉玲
180 人閱讀

2016年,蔡英文選前之夜。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選總統這件事絕對不是在投票當天,你才跟候選人建立關係,而是在你知道誰想參選之後,事情就開始了。

總統參選人會在競選期間提出各種政策及願景,讓你可以想像他/她當選以後的國家可能長什麼樣子。

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的選舉,候選人或許可以不必標榜價值性的命題,把愛鄉愛土的形象做出來,想辦法爭取到比別的縣市更多的經費就夠了。

但,總統候選人必須提出一個國家的未來想像,希望這個國家如何可以抵抗中國保持主權獨立?希望這個國家的社會朝向多元包容或是一元獨尊?希望這個國家能源有各種永續發展的新選項還是緊緊擁抱核能?希望這個國家對人民幸福的定義除了發大財還有沒有其他非物質性的想像?這些願景寫成政見,關心公共事務的選民們會在意,會想看內容,會希望看到不同的候選人為自己的政見辯護——多麼理想的民主圖像。

可是,人們投票時事實上所想的,更多是把自己的情感與寄託投射到候選人身上——於是性別、年齡、學經歷、婚姻子女狀況,這些個人特質就成了更直接貼標籤的方式。單身、未婚、無子女的女性,在這一連串的標籤之下顯得特別不容易讓普羅大眾喜愛,不只許多男性因此感到受威脅,連女性都不見得喜歡這種人物設定——婆婆媽媽們的投票傾向更可能是「多希望這是我老公或兒子」的男性候選人。

大眾的投票選擇往往是感性大過理性,而感性更容易受到社會氛圍的影響:其他人怎麼討論這個人,網路上或電視上呈現出來的形象如何……這也就是為什麼特定電視台操作政治人物造神最重要的理由:讓觀眾只接收到簡單、明確、重複相同形象的訊息,去年底的選舉結果證明,效果也的確相當不錯。

總統當選人開始第一任任期之後,四年內最大的緊箍咒就是連任選舉,蔡英文在上台前期雖然推動了多項重要改革,包括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廢核等等,但她盡可能「不語」,以為這樣可以成為「全民總統」盡可能不得罪任一方,卻沒想到累積出的個人形象卻變成「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沒有魄力」。

而推動改革的過程,激怒了部分的既得利益者、保守價值的擁護者,加上中國加強對台統戰的力道,更強力的把資源以各種管道送入台灣各種網絡。中國給予利益的同時,也灌輸反對民進黨政府的各種耳語,導致2016年不但過半,甚至超越陳水扁的56%得票率勝選成果,被2018年的地方選舉結果重重擊潰。

蔡英文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年底選舉結束之後至今三四個月,不論是網路上的形象或在媒體上的發言都變得更為積極且明快,對於中國的態度也顯得強硬起來。但這三年內所累積的個人印象到底有沒有機會在短短一年間翻轉,甚至在短短這一個月內有辦法說服接起民調電話的台灣人民繼續支持她成為民進黨的黨籍總統候選人?我覺得關鍵不在她及她的幕僚團隊,而在選民。

挑戰者賴清德深知自己在全民調中佔有的草根優勢,所以選擇奇襲登記,這招的重點正在於蔡英文可能措手不及而無法改變其在選民心中的感性形象。如果支持蔡英文繼續競選連任的選民都仍然等著看協調是否成功、輿論風向有沒有變化、媒體如何發酵,時間就會在這些靜態地、被動地等待中過去,選舉結果也明顯可見將有利於挑戰者。

想要改變這個結果,支持蔡英文的選民應該要更積極的表態並發聲支持,喚起大家對於2016年為什麼投給她的記憶,然後檢視她這幾年的執政是否朝著當時投下這一票的期待前進。

找到你身邊曾經投給蔡英文而如今可能改變想法的長輩、朋友,跟他/她們聊聊為什麼失望,有沒有找回信心的可能吧!這麼做的更重要理由是,藉此告訴所有的政黨及候選人,台灣人民不會只被動地等待政治領導,相反的,人民有積極表態且影響政治的能動性,就像2016年改變政局的那一場運動。

問自己想選出什麼樣的總統候選人?其實就是在問自己,想要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你選的是你的價值觀,你對未來的想像,總統那一票要投給誰,此刻就是關鍵。

作者為台灣史學徒,認為取徑歷史以叩問並尋思當下現實才能產生力道,目前的研究興趣是政治運動史及地方政治史。也親身投入各種社會運動、實踐及實驗,與台南一群年輕人共同創立台南新芽,試圖用各種方式,想像並打造台南及台灣的未來。

留言評論
嚴婉玲
Latest posts by 嚴婉玲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