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錦麵的滋味──談《漂流日本》中的認同窘境

藍士博
163 人閱讀

「這感覺就像什錦麵一樣,所有東西都混在一起,很難分辨清楚。」讀完《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台灣人》(以下簡稱《漂流》),我印象最深的是辜朝明的這句話。用什錦麵來形容「認同」(identity),讓關於血緣、經驗與居住地的各種情緒能夠有具體的樣貌,恐怕是再好不過了。什錦麵就是台語的雜菜麵(tsa̍p tshài mī),是一道幾乎人人會煮,又可以順便清理冰箱的好料理。有趣的是,好吃歸好吃,簡單豐富的滋味卻很難重複、家家不同,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的關係,才會被用來當成是認同的寫照。對於台灣這座身份迄今未明的島嶼來說,關於國籍、故鄉或者認同,經常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芥蒂。很多時候你沒有意識,但它卻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給你胸口一記重擊。不過,在討論台灣人的認同以前,也許我們更應該先弄清楚認同究竟是「什麼」?首先,認同是一種情感,讓你願意為她付出、獻身;不過,認同卻絕非虛無飄渺之物,經常是有依據的,經常受到真實世界的影響。換言之,認同是被形塑的「想像物」,但她會流動、轉換,也有層次上的不同。一方面,認同有對象與範圍的不同(比如家庭、社區、鄰里、城鎮、縣市、國家);另一方面,也有程度上的差異(比如有好感、喜歡、愛與愛到要死);同時,認同也是會轉變的,而且也不需要有什麼轉變的原因或理由。尤其惱人的,是認同明明是很私人的情感,卻經常被以「共識」來期待。所以說實在的,把認同當成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才是一個「反事實」的設想,特別是對於他人認同的誤解與期待,不僅往往失準,更是糾結與衝突的主要來源。那麼,一位日本記者透過紀錄10位「台灣人」認同心境的觀察,又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漂流》是野島剛最新出版的非虛構寫作,透過訪談與史料的爬梳,他在意的是個人、家族在台灣、中國與日本之中擺盪、穿梭、跨越(transdisciplinary)的故事。從家族系譜往下延伸,認同隨著血脈與線性時間的推移,與大陸、島嶼們的空間轉換形成多向度的象限。加上百年間政權的興亡與更迭,致使原本極為私人的認同,不得不與家國群體的共識緊密扣連,無法擺脫。書中另闢篇章說明了「台灣獨立運動」、「雙重國籍」、「本省人與外省人」、「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等,與受訪者的生命故事穿插,交織,讓《漂流》呈現夾敘夾議的結構。然而,與其說這些背景知識是為了日本讀者而寫,實際上對台灣讀者來說應該也是同樣陌生。全書大略可以梳理出「國家/台灣」、「家族」、「個人」三條軸線,而我最注意到的,是他們在「認同」過程中所感受的折衝與痛楚。認同彷彿非得是一種獻身,導致作為政治工作者的蓮舫陷入選民對她不信任的危境;倘若每個人都只能有一種認同,那對於曾經經歷日本、美國、台灣的辜朝明而言,又能不能有複數的原鄉?空間的移動雖然未必是自願的選擇,但是就像野島剛在採訪時的便利一樣,外國人作家身份的温又柔,也會從評論者口中收到像「這個主題對當事者來說,可能是很深刻的自我認同問題,但是對日本人讀者而言,就像隔岸觀火般,很難產生共鳴。」一般的質疑。

作家温又柔探討認同問題的作品《中間的孩子們》入圍芥川賞後,受到宮本輝「很難產生共鳴」的評論,反映出「在日」的認同難題。圖片來源:內容力提供/朝岡英輔攝影。

故鄉是離開卻想回去的所在,就像漂流其實不是頭也不回,而是往返穿梭、是心靈與身體在兩地間的反覆來回。事實上,近代國家的統合往往就是家族親緣之所以(自願或被迫)離散的主要原因,上個世紀我們創造許多想像而不共同的共同體,影響了許多想或不想都再也回不了故鄉的人們。我們往往忘記故鄉與自己都是會改變的,而不管是對於人或空間的一廂情願,可能就是認同之所以讓人陷入窘境的來由。作為東亞海域上的島嶼,台灣島上的人們可能從幾千、幾萬年以前就以海為路,不管是所謂南島起源、四海為家,或者是屢屢被國家拋棄的棄子危棋,我們的身份還不確定,但是我們對認同的理解卻是如此的扁平、單一,致使鄉愁至今仍然如此限縮,如此地難以下嚥。於是讀到最後,我個人的疑問是——像《漂流》當中所寫的,那種由前現代延續下來的鄉愁,以及因為鄉愁而出現的窘況,未來還會繼續、以如此苦澀的滋味存在嗎?我是這麼想的:台灣(人)的認同之所以複雜而苦澀,來自殖民(1895-1945)與再殖民(1945-1987?)統治下所產生的「後民族」情境——民族主義的時代過去了,但民族主義的情境還在——後民族情境與民族主義的本質化傾向是矛盾的,致使我們如今已很難再用整齊、劃一的方式來理解認同與鄉愁(不管她是「中國」、「日本」或者「台灣」共同體)。所以,即使遺憾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上個世紀以台灣為主體的意識形態未曾掌握國家機器,直接導致「台灣共同體」意識尚未被認知與依循,所以,儘管島國的輪廓在21世紀以降彷彿浮現出,卻也再也不可能是一種樣貌,必然會是多元、參差、游離、模糊又彷彿清晰的、無數種可能。《漂流》與野島剛的書寫之所以有趣,在於她與他揭露了一個「差異」的事實:就是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選擇、感受與記憶都不會是相同的,難以歸類,也無法彙整。然而儘管事倍功半,卻也唯有透過述說、紀錄、聆聽與閱讀,才能在理解的前提下,化解認同的窘境,迎向共生的坦途——就像每個人都有一碗自己的、最喜歡的什錦麵一樣,就像那些來往穿梭於島嶼與島嶼的書中人一樣。我們的神話還不存在,我們的歷史還指向於未來。然後,才能成為鄉愁的依附之物。

書名:《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

作者:野島剛

譯者:林琪禎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作者為獨立研究者、《史明口述史》企劃協力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