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益發緊張的台海情勢:與俄烏戰爭結果有密切連動

賴怡忠
4K 人閱讀

俄烏戰爭讓中國陷入戰略被動

2022年對中國絕對不是個好年。在年初針對西方國家因新疆與香港人權問題而對北京奧運採取的政治抵制而積極迎來普丁的親訪,喜出望外的習近平更因此與普丁展開峰會,同意幾乎所有的俄羅斯主張,更公開宣稱兩者是無止境的合作關係,也贊同俄羅斯對北約與美國的指控。但遑料二十天後俄羅斯對烏克蘭全面入侵,不論習近平在事前對此入侵是否知情,中國已被西方國家認定是俄羅斯侵烏的護衛者,甚至是協力者的角色。也讓中國在2021年初成功分化歐洲與美國的外交成果,瞬間被打回原形。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歐因俄烏戰爭而出現前所未見的團結,法國先前主張的歐洲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聲浪也大幅消音,一直存在的北約與歐盟的矛盾也被順勢解消。這個趨勢也帶出新一波中東歐紛紛與中國保持距離的發展,其「十六加一」論壇在十年後變成形同虛設,不僅波羅地海三國直接退出,不少中東歐國家更積極與台灣接近。這些發展讓中國透過友歐以增加其抗美的戰略,頓失操作空間。

在印太區域方面,除了面對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美英澳三方軍武合作(AUKUS)外,連中國相對有把握對印太區域的經濟宰制力,也被美國運用「印太經濟架構」予以弱化。中國因為自身經濟的問題,連帶使其「一帶一路」計畫的執行也出現不少問題,美國在2017年指控中國運用債務外交以掌控區域國家,更隨著斯里蘭卡國家破產、巴基斯坦債務問題的浮現而更具可信度中國欲與南太國家簽署的安全合作協議也因美澳對南太的戰略回防而功虧一簣。中國欲在「南海各方行為準則COC」協商中,排除中國與東協以外國家在南海的行動自由,也無法如願。在2022年五月新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其對外作為更與中國原先期待差距甚遠,是親美遠甚於友中的典型。

如果再加上三月以後對上海採取嚴厲的新冠肺炎疫情動態清零政策,直接導致外資認真思考要撤出中國,經濟成長連操作數字都無法達標,過去所謂的「中共XX大」行情直接消失,中國從年初到年尾的處境並不好過。整體來說,其對外處境是處於戰略被動,搞到後來只能張牙舞爪搞戰狼外交,與藉由秀軍事肌肉欲脅迫其他國家就範。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施壓出現新模式

在2023年一月一日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春講話,對台灣提到兩岸一家親,台灣媒體特別解釋此次演講沒提到「祖國統一」,而蔡總統的2023元旦的新年講話也特別提到「注意到習近平講話方式緩和」,也指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2023年兩岸關係的共同課題是兩岸恢復交流。有人認為,這代表兩岸關係似有朝向緩和方向的趨勢。

但根據國防部公布從去年十二月月三十一日早上六時起二十四小時期間的「即時軍事動態」,有共機二十四架次(含十五架次越過台海中線),共艦八艘次在台海周邊活動。根據國防部公布的示意圖,發現有多架殲十與殲十六戰機深度穿越海峽中線,至接近桃竹外海二十四海里區域,如果看到七天前的聖誕節期間更有破紀錄四十七架次共機越中線,包含多架次飛機其越線位置同樣在接近新竹、台中地區。換句話說,在習近平在年末發表新春講話,以及蔡總統與大家舉行元旦升旗典禮時,中共的軍機正在嚴重挑釁台灣。由於在這些位置的軍事動作就是針對台灣,不是如某些人所言是應對在周邊活動的美軍。因此這些舉措讓人很難相信習近平有減緩對台灣軍事壓力,或對台有釋出任何善意。

中國對台壓力會趨緩嗎?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現在有新冠肺炎疫情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嚴重,同時國際上的處境也因俄烏戰爭而更為孤立,因此中國在內外交征的情形下,在2023年不太可能會多花力氣針對台灣。他們也說,2022年習近平因為有要確保三連任沒問題,因此沒有示弱的空間,現在當三連任已經確保,而中共二十大過程也顯示習近平已經牢牢掌握共產黨,因此內部已經沒有對手,也代表習近平不用擔憂可能的政治挑戰,這會使習近平更專注要優先處理的內政問題,不僅習近平不會對外採激進作為,同時台灣議題的位階也自然會因此下降。他們認為習近平二十大後在G-20會議的軟調作為,顯示以上判斷無誤。

但從國防部公布「即時軍事動態」來看,光在十二月就有四次大規模穿越台海中線作為,在這裡我們談的不是台海周遭的中國軍事活動,甚至也不提中國對台灣本島與東沙島間區域防空識別區的深度穿越作為,而是明白無誤在接近台灣北部的台海中線區域之正面突穿。在聖誕節的七十一架次作為甚至超越2021年五十一架次的最高紀錄。雖然解放軍對其聖誕節的作為宣稱是抗議美國簽署《2023年國防授權法》(NDAA)其中包含的友台條款,但過去美國通過包含各種友台條款的《國防授權法》時,也沒看到解放軍對此大作文章,因此這次對此大動干戈顯然是眾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後中方意圖建立的新常態,亦即對每一個美國友台措施,中國就會大展軍事肌肉施壓台灣以示抗議。

不僅中國對台軍事施壓力度在加強,中國也對印度採取新的侵犯作為。十二月九日中國與印度在達旺地區發生新一波衝突。中國意圖利用印度冬日軍隊輪休導致哨所空虛之際,派遣三百名士兵攀高強襲意圖佔領該哨所,但未料印度軍方有所準備而功敗垂成。這個區域與兩年前發生在加拉萬谷地區域流血衝突的位置距離甚遠,行動模式也與過去中國慣以三十人左右排級兵力的任務不太一樣,此次中方派遣了兩個滿編連以上的兵力展開強攻,想要奪取位處高地的印度哨所以逆轉其戰略劣勢。這基本上被認為是經過軍委會許可的對印軍事作為。如果習近平真的在中共二十大後對外有意拋棄戰狼外交,那又如何解釋其對印度的作為呢?

從過去習近平的作為來看,不管是在2020新冠肺炎開始後中國才結束武漢封城立即展開對南海的軍事演練,並提出港版國安法,或是去年初上海清零大封城時依舊強硬的戰狼外交,我們從沒看到習近平會因為國內的經濟問題而停止對外的強勢作為。再以習近平2017十九大結束後沒過兩個月立即推出503航線施壓以及要求跨國公司更改對台灣的標記與規章等紀錄,預期二十大後習近平應該會有新一波的對台作為,因此宋濤擔任國台辦主任,或可能代表不一樣的訊息。

此外,是否習近平看到2024的台灣與印度選舉,認為要透過對台灣與印度施加壓力,加大這兩個國家的綏靖聲浪,並讓這兩個國家的抗中保台、抗中保印政治力量受到挫折,即便不確定是否會使其在選舉中敗北呢?以台灣2023就直接進入總統與立委的選舉時程,以每次中國都一定會介入台灣選舉的「慣例」,我們應該合理預期中國不會壁上觀,一定會利用各種工具干預台灣選舉,並建構將台海中線抹消,以及意圖降低台美互動的種種新常態。

兩岸缺乏對話的原因,非台灣不與中國談,而是中國不與台灣談

藍白政治勢力與部分學界人士,針對戰雲密布的台海情勢,批評執政黨「抗中保台」的作為只是將台灣擺入與中國對抗的惡性循環,也讓台灣「無故」捲入美中戰略競爭漩渦,主張要透過與中國對話才能降低台海緊張,認為對話比打仗重要,也主張執政者應該盡全力避戰才是負責任的表現。國民黨認為還是要有「九二共識」作為通關密語以開啟兩岸對話,認為執政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導致兩岸緊張的根源。

但這些人完全沒注意到,今天兩岸無法對話不是因為執政黨不願與中國對話,蔡總統多次提到願意不預設前提與中方展開對話,這意味著台灣沒有要求中方須先放棄統一立場作為與中國對話的前提,但今天兩岸沒出現對話的原因是中國不願與台灣對話,中國要求台灣必須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特別是在2019年1月2日習近平講話中,將九二共識的內涵改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讓台灣更沒有承認這個新九二共識的空間。

國民黨對此說我們堅持一中各表,無須接受「陸版」的九二共識,但問題是習近平已經明確定下「九二共識」的內涵,而且中國官方過去也多次公開反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此時如果還說要以九二共識為兩岸對話基礎,無異向世界表示台灣不否認「陸版」的九二共識。還沒開始對話就先被中方的定義矮化到危及台灣國際地位的程度,更嚴重破壞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馬政府時代面對的是相對溫和的胡錦濤與羽翼未豐的習近平,但即便如此,台灣因為這個操作反讓自己更被鎖入中國在國際佈下的一中框架,無論是ICAO或是WHO,台灣都因此失去獨立參與的空間,國際更開始認為與台灣的交往都要經過中國的同意在先,台灣參與聯合國相關功能性組織大會的模式,以主席/秘書長的特別賓客身分參與更似乎成為慣例。這些狀況讓往後包括蔡政府在內的所有政府都要花費更多力氣與資源,以避免使自己在這個國際流沙越陷越深。

基本上,「要對話不要戰爭」的口號很好聽,但請問當中國將對話前提設定為台灣不能對中國擁有台灣的主張說不,否則北京是不願與台灣對話時,這些政治人物與在學院中坐擁高深理論的大學者們要如何面對?或是根本不願面對這個現實呢?

勿讓台海危機的應對變成灰犀牛事件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中方首先就先禁止陸客來台自由行,之後連來台旅遊的團客也被禁止,接著在2020年四月以防疫為由,不讓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從2021年開始,中方更接連對鳳梨、蓮霧、釋迦、石斑魚、以及去年的食品、酒類、水產等物品以種種技術理由直接禁止銷往中國。可以說從2016年以後,都是中國在封閉兩岸人員交流,對台灣展開經濟制裁,同時還對台灣加大軍事襲擾。2021後更聲稱台海中線不存在,2022年解放軍直接說台灣海峽就是中國內水等主張。這些都是中國單方面的對台作為,而台灣則是什麼都沒做。

如果再加上習近平剛上任未滿周年的2013年,在印尼公開對擔任總統特使的蕭萬長說出「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傳一代」,習近平明顯的是「促統高於反獨」且在積極促統。我們不能無視於習近平的這些行為與紀錄,甚至以為能透過對話安撫習近平來和緩兩岸關係。公開提出這樣的主張,要嘛是極度天真到愚蠢的程度,或是根本有意協助中國併吞台灣。如果對這麼多次出現的警訊還視若無睹,台海危機的處理就會變成灰犀牛事件。

中國有可能改變對美戰術,但對台壓迫卻變本加厲

外界對習近平二十大後出訪的外交作為,多發現習近平似乎有意採取低調態度,不僅即將接任外長的現任駐美大使秦剛在二十大後的發文或演講都表示出與先前戰狼作為不一樣的姿態,習本身在峇里島的態度,也讓西方感覺沒那麼咄咄逼人。在最具指標性的拜習會上,習近平雖然神情嚴肅,但起碼沒有板著臉罵人,與2021年三月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議指著布林肯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的說教非常不一樣。

當習近平對美國現在可能採取低姿態,對台灣卻完全相反。中國對台灣的軍事侵擾,現在變成是海軍船艦與空軍戰機一起來。對台灣的假訊息作戰不僅增加,手法也更為靈活。

二十大後很明顯的,中國是有改變戰術,過去是直接嗆美國,也對「四方安全對話」國家採強硬態度,並意圖讓包括東協在內的印太國家與美國保持距離,現在則是與美澳等與中國有若干距離的國釋出和緩訊號,但對台、韓、日、印度等中國周邊國家強硬施壓。中國作為的目的都是要離間美國在印太同盟體系,只是過去是直接與美國對著幹,中共二十大後則是對美改採低姿態,但把壓力轉向美國在其周邊的友盟。

烏克蘭自衛戰爭結果對台海局勢會有重大影響

去年展開的俄烏戰爭是形塑全球地緣政治版圖的重大事件,戰爭也至今未歇。一般預期是烏克蘭抗俄自衛戰爭很可能在今年會有結果,因為俄羅斯基本上後繼無力,兵力折損大半,普丁現在是透過對歐能源禁運以弱化對烏克蘭的歐洲支持力道,並攻擊烏克蘭民用設施以對烏克蘭平民展開報復並壓制其抵抗意志。烏克蘭則開始反攻迫使俄羅斯退回去年二月發動攻擊前之疆界,並試圖奪回克里米亞半島,以終結2014至今的侵略狀況。雖然彼此目標相互衝突,但普丁與烏克蘭總統都有提出和談條件,此舉顯示雙方對於展開和談是有心理準備的。

俄烏戰爭如果透過和談結束,可能會有幾種結果。第一是就地保持現狀,俄羅斯雖然軍事上損失慘重,日後與歐洲關係也會大幅下跌,但卻取得比2022年二月發動戰爭前更多的土地,烏克蘭即便之後反攻展現軍事能耐,但依舊無法將俄羅斯驅離回戰爭原點,普丁也因此順勢維持對俄羅斯的掌控。這是對烏克蘭、北約、美國等最不利的後果。因為這相當於實質承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土地,也代表美國及北約畏懼俄羅的核武威脅,導致其坐視烏克蘭被侵略而無法有效處理。

第二是俄羅斯軍隊被逐回,烏克蘭還來不及收復克里米亞,所以普丁依舊大權在握。這基本上沒改變衝突的權力結構,只是俄羅斯本身會更弱化也更被歐洲孤立,北約的信用也會被確保。但只要普丁掌政,對烏克蘭的侵略肯定會再發生。因此歐洲將進入一段長期北約對俄羅斯的對立關係。

第三是烏克蘭成功將入侵俄羅斯軍隊逐出烏克蘭,並收復克里米亞與位於烏東的盧甘斯克及頓內次克地區。失去克里米亞會使普丁根本失去在俄羅斯的威望,屆時很難保持政權,即使可以保持政權,普丁也會飽受批評使其無法對外發動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如果普丁為此下台或甚至遭到政治追放,因出現更極端領導者的機率不高,可以預期俄羅斯與歐洲關係會出現很不一樣的轉折。這個發展也會讓北約與歐盟不僅保持其戰略信用度,聲望也會達到高峰。

不論是哪個結果,俄羅斯都會被大幅弱化,除了第三個結果可能會讓俄羅斯重審與中國的關係,前兩個結果都會讓俄羅斯更聽命於中國,或起碼更配合中國。但北京應該是最樂見第一個結果,因為不僅北京要採對台軍事作為時會受到更大鼓舞,也代表北約與歐盟的國際聲望重創,會使其援台的意願與能力都大幅減弱,使中國對台強硬態勢能更得心應手。

北京會最不希望看到第三個結果,除了援台力道肯定會因此加強外,以習近平與普丁已經密切綁在一起的關係,普丁被趕下台也會弱化習近平對內的威信。因此當俄烏戰爭的戰事發展到對俄羅斯很不利時,面對普丁的請求,習近平幾乎一定會提供支援以力挽普丁於既倒。

分處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台灣與烏克蘭,雖然面對的敵國不同,戰場環境也很不一樣,但因為中俄形成的無止境夥伴關係使台灣與烏克蘭的命運已緊緊綁在一起。對台灣而言,烏克蘭的抗俄自衛戰爭如果能取得勝利,包括收復所有失土等,不僅會重挫習近平對內的威信,更會遏制習近平對台灣採取冒進政策的動機。在這個戰略脈絡下,撐烏克蘭有助於挺台灣,烏克蘭的勝利更有至於遏制中國冒進,讓中國原本引以為戰略脊梁的「俄中聯盟」,變成「遏中聯盟」。

2023比2022存在更多風險

展望2023年,俄烏戰爭預期會有結果,中國經濟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因此現在的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也需要關注,但同時間世界進入後疫情解封時代,此時又出現因俄烏戰爭與俄羅斯能源勒索而被惡化的世界經濟走勢。這個趨勢是否會因中國經濟回復無力而加速世界經濟的弱化,或是世界經濟的硬著陸導致已經欲振乏力的中國經濟步入衰退,這些會是形塑2023世界趨勢的大型事件。

就台海的氣候而言,不要預期中國會因內部經濟問題而對台灣會有任何減壓行為,因此台海局勢會更緊張。更因為台灣已經成為世界地緣戰略的衝突中心,因此來自朋友希望台灣自立自強的壓力也會更大,偏偏國際經濟前景又會是非常的不確定,導致對國內經濟的預期也無法有樂觀想像。我們會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要選出後蔡時代的領導者。這也意味著有志於在2024領導台灣者,必須對2023趨勢與回應有所著墨,否則將無法面對2024的艱鉅挑戰。

留言評論
賴怡忠
Latest posts by 賴怡忠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