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兒虐案」的目前的檢討方式,媒體曝光的細節,造成社會群眾集體的難以言欲的痛苦感受,之後衍生的「社工上銬事件」也重傷了基層社工的心。而相關要負責的單位除了甩鍋基層之外,就是把社工每月訪視的案量加倍。
社工工作加重,且成受指責焦點
如果你在一家很大的公司,有同仁犯了被移送法辦的錯誤。但是認真工作的你,因此接到老闆的要求,要工作量加倍(訪視一次變成二次)、薪資不變。而忽略大家現在的處境是加班都做不完的工作量。如果是你,可以接受這種要求嗎?
因為兒虐案被曝光後的大眾的驚嚇無處宣洩,就轉而鋪天蓋地的指責社工。但換個角度說,大家知道如果要把事情做好?要花多少金錢、時間,需要多少訓練和需要怎樣的專業人材。
為什麼說是系統性的問題?
1.通常只有家暴系統的兒少保社工,會有辨識傷勢和確認是否為兒少虐待的專業?而辨識傷痕和確認虐待這件事情,不是一件易事。目前只有在家防中心工作的兒少保護社工有這樣嚴格且專業的訓練。
特殊蓄意隱瞞的照顧者,要調查清楚,因為孩子出於恐懼,也不一定會說,過去曾有歷經數年,有不同經驗兒童的社工多次調查,才使真相水落石出。但只要其中一位忽略這種隱微的線索,其實也不一定會發現。
2.再來一個兒童虐待案件,從通報後安置,到平安出養。這個過程,常常也需要多單位,多重專業人員,多年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簡單來說,光是社工,就會有好幾種,兒少保社工(主責社工)、安置端的社工、照顧孩子的人(育幼院、保姆、寄養媽媽)、出養端社工、兒科醫生、兒童身心科醫生、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法官、律師…等。
過去成功的案件,都是以上這些人歷經數年歷經數任,每一天都兢兢業業下的成果。而這個還是微視的角度來看,鉅視的角度,還需要符合國家的政策和配合相關的規定與規範。及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的各種要求。
3.再者,一個能夠獨立判斷也足夠成熟的社工師,到底需要多少的養成教育?
以我的督導經驗來說,我覺得一個要能獨立且成熟的社工,以兒少婦家領域來說,如果是碩士,至少要再6年專業督導,如果是大學,需要再8年督導才能成獨單一面的專業工作者。專業的養成是沒有捷徑,而社工的專業,除了愛心,也必須經過千捶百鍊的過程。
4.再來失依的兒童要安置到哪裡去?
其實機構的安置和寄養的安置越來越少,育幼院的機構評鑑要求越來越高,文書要求多如牛毛,績優的團體早就自主關門,還留在場上的,除了年資尚淺沒有經驗的單位,就是成績不佳的機構。所以,才要請民間機構協助媒合媬姆資源,但要照顧政府安置的孩子,訓練要求也是很多,所以願意配合的媬姆,相當不足夠,在需求和供給總是有很大的差距。
而以上這些都不用管,現在大家好像只要怪社工,並且覺得把訪視加量,問題就會解決?有這麼容易嗎?
社工師們已噤若寒蟬
3月12日那天晚上,我被我周圍的資深社工師們的反應嚇壞了,我以為大家有了足夠的經驗和經歷可以處理各種事情,但是,面對那麼多社會上的不友善。大家的心,還是碎了。
曹小妹的事件過去14年,社會對社工非理性的期待一樣沒有改變。
有人和我說,其實家防中心的社工,有常有面臨被兒少虐等加害人告瀆職的風險,大家還願意繼續撐著。但業務過失致死的罪名,實在讓人承担不起。
也還有人還和我說,大學裡還有很多,法律不唸,跑來唸社工的傻瓜,現在惶惶不安的,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
我不知道會不會衝擊到社安網,但社安網的問題早就不只是人不夠,離職率太高也是個問題,有些地區的社安網,待滿6個月就成資深同仁。而大家朗朗上口的社安網,大家可曾知道裡面不只有社政、還有警政、衛政、教育和民政嗎?
如果沒有全面性來看待這些問題,事件會再重覆發生。而把不合理的期待和工作,丟到基層社工的頭上,只會逼走更多的社工。我們需要的是務實且可行的全面計畫,而不是連坐法式的懲罰。同樣的,我們也會期待社會給予社工專業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讓社工的專業因為有社會眾人的善心為後盾,可以繼續往前。
作者為行動社工師,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外聘督導、從業24年。主要領域在家暴被害人、相對人、弱勢家庭與兒少。
- 當兒虐案的檢討變成連坐式的懲罰 - 2024 年 3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