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家的技藝:以西門慶為師
某日拜訪羅斯福路三段二八三巷舊香居分店,吳伯伯泡茶招待我,坐下閒聊幾句。他問我最近忙什麼好久沒現身。我說忙著公私事,精力都耗在寫一本不知能否出版的書,過去這一年逛書店的閒情逸致減少許多。況且,想到家中書櫃爆滿,書本似青山亂疊,不理似崩雲亂石,令買書慾望降至低點。吳伯伯說,確實,書爆多很痛苦(他經驗當然豐富),若不賣不送,只好想辦法增加收藏空間。他有位朋友就在台北郊區租了一間房專只收藏書(市區租金貴啊),還不敢給老婆知道。這位先生只要買到書就送到藏書屋,回家進門時當然兩手空空,神色自若,一副安分守己貌。
「書又不在手邊,想讀時怎麼辦?遠在郊區耶。」我訝問。
「所以他必須找空檔時間,背著老婆偷偷溜出門,開車去藏書屋,入門即開燈開窗透氣,整理書櫃,打掃撢灰。放音樂、泡杯茶、坐下來、抱著心愛的書廝磨一番……」
我:「以解相思之苦……這不就等於養小三!」
在藏書家眼中,老婆是正宮,藏書是小三,小三則是小四(如果不幸有小三的話)。藏書家心目中的「金屋藏嬌」,「金屋」不必是豪宅,有四牆一屋頂即可,「嬌」也不必(大概也不可能)是真人,而是辛辛苦苦從外頭帶進門的,珍重保愛、意義非常的每一本書。
若想成為藏書家,真的不容易啊。入門門檻低,但是卓然成一家者幾稀。既要收得廣,還要收得精,況且不見得收得到。「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誠品金石博客來,茉莉奇摩舊香居,進階者更腰纏數十萬貫,征戰國內外各大書店、書街及拍賣場,巡獵中英日歐珍品古籍善本。
尋「嬌」而藏之,必須具備勾搭「小三」的氣魄與條件。欲成就此一不朽盛事,惜乎沒有教科書,必須從中國古典小說取經。《金瓶梅》王婆告誡西門慶,人家良家婦女不勾搭則罷,想勾搭,就要具備五大條件:「潘、驢、鄧、小、閒」。這五條件就是五大心法,好巧不巧也適用於藏書,若能向西門慶學習,必能成為一流藏書家。
潘:
指歷史名人,晉代美男小鮮肉潘安。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杜甫寫過一首詩《花底》,其中兩句「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據說從此人們就把「潘安仁」簡稱為「潘安」了。潘安當過河陽縣令,著力於環境綠美化工程,街頭巷尾鄰里公園皆是花樹,地方社區搞得像花博,所以杜甫用「潘安縣」比喻花之多之美。
後人對於潘安的印象就是貌美奇俊。是那個時代的金城武、孔劉、朴寶劍之流。李白有詩報導潘安出遊實況:「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白嫩如玉的少年郎潘安,駕高級敞篷跑車出洛陽城閒遊,看看花、賞賞景,繞境一圈,回程上「天津高架橋」轉忠孝東路進城,消息傳進社群網站,這下不得了啦,網驚炸鍋,整個洛陽的狂粉、迷妹、迷姊、Army 都擁上來繞著他轉,尖叫呼喚聲不停,要不到簽名,就把水果、鮮花、公仔、巧克力等禮物丟到他車上。就是這麼誇張,《世說新語》、《晉書》都有記載。
潘安不只俊美,還能文學。與賈充之孫賈謐、陸機、陸雲、左思等二十四位晉代文豪,經常在石崇的別墅金谷園飲酒作詩,號稱「金谷二十四友」。他紀念妻子楊氏的悼亡詩是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山作。他的《秋興賦》、《閒居賦》、《藉田賦》也是西晉文學最富有感情的作品之一。
藏書家不需要潘安的俊美(如果有更好),但要有他賦詩為學的素養。能讀書,能寫文,能研究。歷代出名、留名的藏書家,通常也會留下藏書記、題跋或藏書目錄。絕大多數藏書家,身後藏書經時光沖洗已不存、失散,只有他下功夫編寫的題跋、藏書目錄、書話等著作,才能證明他曾經輝煌耀眼的藏書成就。藏書家必須留下著作,這是一張留給後世的證明。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私人藏書很難永存不朽,但是著作屬於「立言」,只要公開發表或出版,有機會不朽。
此外,藏書家確實也有姓潘的大名家,例如潘祖蔭、潘景鄭等。
驢:
王婆指的是驢的「那話兒」。至於本書說的當然不會是「那話兒」(藏書家的「那話兒」沒用,呃,不是沒用,而是於藏書之事沒用)。而是說,在意志方面,須鍥而不捨,秉持一股驢脾氣,咬緊目標不放,歷幾十年亦不得放鬆。追蹤珍本逸品常常需好幾週、好幾月到好幾年,甚至數十年,需有傻驢般固執的心理耐力。
在體力方面,藏書淘書要如驢兒般承重負荷。書這東西就是蠢物,密度忒高,才幾本就很重。如果一次拿十本書,相信一般人也走不了多遠。但是藏書家就有本事扛著、揹著獵物上車下車、上樓下樓,硬是把十幾二十本書一口氣帶回家。肌耐力、膝蓋關節、體幹核心力都要有。手能提、肩能扛、腰能挺、腿能走。活脫一頭笨驢方能勝任。總合意志與體力,大概就是人家說的「心、體、技」吧。
上了年紀後,我這老驢也知道省力大法,逛國際書展必定拖一口帶滾輪的背包箱,省力又輕鬆,俟裝滿書就知該回家了。平常倒是不用,因台北二手書店有三分之一在地下室,三分之一在二樓,拖背包箱反而不方便。寄望二十一世紀猛進的AI 科技及無人機技術趕快製造出「智慧型自走跟班載書機器人」,就是一台有腳的行李箱,可以跟著主人我屁股後面走,逛街、上樓、下梯,活動自如,主人我累了還可以乘坐它走一段。
東京神田神保町除了舊書店群之外,拉麵、咖啡廳及咖哩飯餐廳亦四處林立。近七十年老店「喫茶店さぼうる」已成傳奇。原因無它,就是藏書家驢兒們蒐書揹書大半天逛下來,必須先找家喫茶店坐下來喘口氣,驢兒喝水吃草,喝杯咖啡,幹掉一盤咖哩蛋包飯,伸伸腿吹吹冷氣,充分休息才能打道回府。癱坐店內沙發座椅,芳甘香美的咖啡入喉,慵懶的Bossa Nova入耳,把剛剛擄獲的戰利品們從書包中取出來,擺在餐桌上,逐一撫摸凝視、耳鬢廝磨一番,那份得意,那份快感,那份滿足,當驢都甘願。
鄧:
要有鄧通的財富。鄧通是西漢文帝的寵臣,擁有御賜銅礦山,有錢得不得了。書是商品,都有價錢,要花錢才能弄到手。越是珍貴的書越是得花錢。而且要捨得花下去,咬牙也得買。吝嗇的人買不到好書。網路拍賣或實體大拍賣場競拍的書,價格一定高,但正因如此,它吸引散佈四面八方各角落的好書群聚。經過拍賣主辦公司鑑定篩選,也有某種程度保障(但並非斬釘截鐵的鑑定)。某些古本屋、古書店亦是。或許他們店的書價高些、貴些,但敢這樣標價的必定是好書或逸本。
不管想買的書是一本三萬或三本一百,前提是口袋裡必須有錢。古往今來不少書痴有過典當衣服、當棉被、厚臉皮賒欠、挪用餐費寧願挨餓等辛苦事蹟。所謂「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也有現金不夠,改用等價品換書的。那就是明代藏家華亭人朱大韶,用婢女向書商換一部宋版《後漢書》。另外還有明代弇州山人王世貞以一座莊園換宋版《兩漢書》。王世貞逝後,此書流落民間,輾轉由錢謙益收藏。據說錢謙益也是花了一百二十金高價購得。這些人都瘋了傻了。
有人說,有時候可以在冷攤遇到熱書,只花一點小錢即可買到珍本逸品。是有這種機會,有這般巧遇。但是機會不多,必須搭配另一個技能「閒」。
小:
年紀輕。建議從年輕時就培養藏書興趣。提早進場、超前部署總是對的。不過,細細思量,似乎「鄧」與「小」略有衝突。年輕時沒本錢,等有本錢時,已不年輕。除非有特殊機遇或投胎投得好,一般年輕人財力平平,手頭不至於很多錢。學生就只有父母給的零用錢。但藏書這件事妙處就在此。有錢有有錢的玩法,沒錢有沒錢的玩法。書有新舊之別,身價有貴賤之分,買不起新書就買便宜二手、三手書,此所以舊書店、網拍存在之必要。一本四十、三本一百的特價區,常有好書可淘。
年輕也是一種優勢。趁年輕趕緊充實藏書知識,越年輕越記得住。抓緊所見每一本買得起的珍本(珍本書價就像蛋黃區房價,只會逐年上漲,而且物件逐年稀少),累積在書市書界縱橫跑跳的經驗,將來你會理解,如同長期投資績優股、基金、ETF,時間就是財富。
閒:
能逛就是閒,不閒無法逛書店。藏書家必須學習西門慶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在百忙中抓出空檔逛遍每家書店。自由業者比較能調控時間。上班薪水族必須打卡上下班,除非跑業務的,否則被綁在辦公處所,實在很不易。能夠逛書店的時間只有午休、下班後及假日。但是這三個時段也很夠瞧了。我的辦公室很幸運地離某大型連鎖書店及百貨公司書店很近,午休時段可以溜達過去逛一圈。或者下班後繞過去走走再搭捷運回家。
「閒」必須與勤勞掛勾(好像概念又略有衝突)。想在舊書店淘到寶,唯一秘訣就是勤勞常逛。這周逛,下周也來逛;今天逛,後天也來逛;中午逛,晚上還來逛。因為舊書店的書之流通完全是未知數。老闆會取哪些書上架,何時上架,恐怕老闆自己也沒把握。中午才逛過的書架,可能老闆在下午又補充一批書進去,那麼情勢就變更了。怎能不在下班後再來巡視一遍?獵書場狀況瞬息萬變,稍一閃失可能嚮往的那一本書就擦肩而過,流入他人手中。他人眼中看你,也太閒了吧,早晚都來啊?小店門檻都給踩破啦。殊不知這就是藏書技藝五大心法之「閒」字訣。
王婆揭櫫的勾搭良家婦女五大條件可以變成藏書五大心法。西門慶先生收藏艷妻美妾的範例可以挪用於藏書。不過,西門慶掠奪式收藏法過於苛猛,我們勿學其損人不利己的心術,僅能學其方法論,否則下場堪慮。是以讀書不能只讀表面,讀《金瓶梅》不能只讀被刪除禁毀的段落。藏書的世界充滿奇想,藏書之用充滿各種可能。這也是一條心法。
作者為大叔。寫字人。工程技師。酷嗜訪書、蒐書、藏書,詩人楊澤認證「國民藏書家」。亦為資深動漫御宅族、大眾類型電影愛好者、串流平台追劇粉。文字作品散見於臺、港、中報章雜誌。著有:《人間書話》 《禁斷惑星》。
書名:《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
作者:高苦茶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 【書摘】左膠是如何煉成的:左派理論如何讓一切都成了問題?危害社會民主價值》 - 2025 年 1 月 17 日
- 【書摘】《張忠謀自傳:下冊 一九六四 ── 二〇一八》 - 2025 年 1 月 16 日
- 【書摘】《美式資本主義時代:商業帝國的誕生與經濟循環的死結》 - 2025 年 1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