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聽出了什麼?

陳力航
2.4K 人閱讀

近年來,有關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東南亞的活動,學術界如藍適齊、鍾淑敏等學者,已累積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亦有不少非虛構、小說、影視改編的作品。其中《聽海湧》算是一部非常好的影視作品。

《聽海湧》劇照。圖片來源:聽海湧臉書

「夾縫」

《聽海湧》堪稱近年來最無可挑剔的臺灣歷史劇,它透過戲劇的形式,讓一般民眾可以用視覺感受日治時期在海外臺灣人身處的「夾縫」情境。

裡面有兩個場景,我認為將這個「夾縫」詮釋得非常完美,像是繳獲戰俘身上的物品時,日本人先挑,然後才有人說要留一點給臺灣人,還有新海站在羅領事和指揮官之間翻譯的那個場景。

翻譯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以前《南京‧1937》這部電影,裡面也有一個臺灣兵,若將這兩個人對照一下,那會非常有趣。《南京.1937》當中的台灣兵,述說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之下的痛苦。《聽海湧》的新海輝則否,他大聲的對了羅領事說,自己吃日本米,讀日本書,是日本人。

日治時期台灣人海外活動史的意義

研究日治時期臺灣人海外活動,其中最吸引人之處,就是將臺灣人放在整個東亞、東南亞的脈絡下看,而不僅是侷限在台灣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透過這樣的視角,會讓臺灣人的形象更為立體。

過往的日本研究,雖然有部分的研究提及台灣人,但大多仍以日本的視角,探討戰前日本人在南洋的活動, 另一方面則是華僑的研究。不管是從日本或者是華僑的視角,都無法完整的呈現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東南亞的主體。這也是鍾淑敏《日治時期在南洋的台灣人》一書的價值所在。

我認為《聽海湧》就是讓觀看者可以更強烈的感受到這樣子的臺灣,知道說過去在南洋,還有台灣人的存在,而不是只有華僑和日本人,因為在那個時代就是這樣,多種語言、族群在一個地方交會。沒有任何一個族群應該被忽略與遺忘。

戰俘營管理員

日治時期台灣人在南洋從事的職業很多元,有勞工、醫師、公司職員,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許多人台灣人以士兵、軍屬、軍伕來到東南亞。《聽海湧》三位主角的身分一開始是軍屬(後來有一位被現地徵召成為士兵)工作是戰俘營管理員,相對於其他的職業來說,戰俘營管理員必須一面聽從日本人的命令,一面面對戰俘,就職業特性來說,它是一個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的角色。而且當他們面對中國戰俘時,這種特性會更加明顯。

根據藍適齊的研究顯示,二戰後,有190名臺灣人被控涉及戰爭罪行,在各國軍事法庭受審。其中95人在澳洲受審,26人在英國,7人在荷蘭,4人在美國,58人在中華民國。共有21名臺籍戰犯被判處死刑並執行。在澳洲的審判中,一個重要案件發生在拉寶爾,涉及殺害中國戰俘。7名臺籍嫌疑人中,2人被處以絞刑,5人減刑。這些臺灣人原本是以「臺灣特設勤勞奉公團」身分被徵用,負責翻譯和管理中國戰俘,但在無法抗命的情況下捲入了戰爭罪行。臺籍戰犯的經歷反映了臺灣人在二戰期間面臨的複雜處境。他們往往是被迫捲入戰爭,在多重身分和文化間掙扎。

劇中細節

《聽海湧》基本上是以此為背景,完整的呈現當時的氛圍與軍隊文化。裡面一些場景,我覺得非常寫實,像是新海輝被升為二等兵,從軍屬變成軍人,然後被老兵揍的畫面。

還有指揮官命令大家互相掌嘴的畫面,這都是日本軍中一定會出現的情景,我祖父陳以文的口述也曾提到。只是說這部分,我認為有一種呈現方式會更自然一點,那就是指揮官應該下令讓大家掌嘴,但是大家不敢打太大力,最後龜田副指揮官親自示範要怎麼打,然後大家打完之後晚上再和大家說抱歉,這樣子會比較自然一點。

再來,新海志遠的部分,首先他想要一個人扛下罪名,然後回憶過去,出征之時被戀人父親告知說已經為她在日本內地找到一位東大法學部畢業的日本人,在獄中得知戀人動向,然後年輕的渡邊律師(也是東大法學部)想要追求真相、反省戰爭的樣子,這部分為作品加分很多,也是我最喜歡,到目前讓我的情緒最為波動的部分。

製作的角度

這部作品的編劇處理各支線的能力很強,日本人的部分就是讓你很像在看日劇,澳洲人的部分就很像在看外國影集一樣。此外,這部從片頭的風格,一直到片中的音樂、語言、細節,我認為都很到位,不會輸給大河劇。我們臺灣終於做出這樣的作品了,令人感動。

我認為最後一集情緒的最高點,大概是新海輝要上絞刑台前對新海志遠說的那些話,讓我想起《不毛地帶》其中一幕,有位名叫堀敏夫的戰俘奪走蘇聯兵的手槍,跑到河中間對著壹歧大喊:「壹歧,如果你有機會回到祖國的話,請向我在福岡的父母轉達,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再見他們一面」,接著就舉槍自盡,倒在河裡。

當然,相對於西伯利亞的日本戰俘,《聽海湧》設定的地點在東南亞戰場,又是年輕的台灣人,又要有點戲劇性,新海輝這樣的告別方式我認為無可挑剔。

由於《聽海湧》的劇組作了非常多的功課,這點從田中指揮官和澳洲的法官在爭論時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最後紀錄片的部分,我認為劇組利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製作過程的艱辛。至於劇組與藍適齊老師之間的模式,比如說討論現實與劇情張力之間的取捨,透過藍老師再述說那段歷史,我認為是之後許多台灣歷史劇可以仿效的模式。

此外,由本劇演員直接走訪當地,由地方嚮導帶領下,去走一次當年真正的死亡行軍路線,讓飾演的演員能更加認識那段歷史,這些都是我認為很不簡單的事情。大河劇每一集演完是有歷史紀行,但那個就是去拍相關的歷史場景,有個老人旁白,而不是演員親自去走一次。

《聽海湧》當中還有很多細節作得很好,我認為就一個台灣歷史劇,如何在紮實的田調、歷史研究之下,又能以非常有戲劇張力、面面俱到的方式呈現,目前為止《聽海湧》算是做得最好的。事實上,只要拿捏得宜,許多田野調查以及歷史文獻,往往更能豐富影視作品的細節,甚至為影視作品提供靈感。

結語:歷史學的價值與《聽海湧》的啟示

《聽海湧》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劇作,更是歷史學研究與影視創作完美結合的典範。這部作品展現了歷史學作為人文素養基石的重要性,同時也凸顯了歷史研究對於豐富我們對過去認知的關鍵作用。

通過精心構建的劇情和細節,《聽海湧》成功地將觀眾帶入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東南亞的複雜處境。它不僅呈現了歷史的真實面貌,還激發了觀眾對這段被忽視歷史的興趣和思考。

在當今社會,常有聲音質疑人文學科,特別是歷史學的實用性。然而,《聽海湧》恰恰證明了歷史學的不可替代性。它展示了如何將嚴謹的學術研究轉化為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作品。

歷史學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考方式和文化素養。它教會我們如何在複雜的歷史脈絡中理解人性,如何批判性地分析資訊,如何理解不同文化和觀點。這些能力在任何領域都是寶貴的。

《聽海湧》的製作過程,從深入的台灣史研究到實地考察,再到與歷史學者的密切合作,都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真實的追求。這種態度不僅提升了作品的品質,也為其他台灣史題材創作樹立了標準。

作者為宜蘭市人,出身醫藥世家。成功大學歷史系學士、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特別是醫療史、人群移動史,現為采松有限公司研究統籌。著有《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前衛出版)與《慢船向西─日本時代臺灣人醫師在中國》(前衛出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