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日本學者有來台與我討論兩岸經貿的相關議題,有名學者提到日本對中國的投資似乎沒有顯著消退,她觀察到台灣也有類似的現象。我提出了幾個質性上的觀察供其參考,在本篇專欄中,我也想跟大家稍作分享。
從最總結的觀察來說,我認為工業上的大宗原料產品在中國正處於深水區的決策難題,一方面中國本身為了維繫跟歐洲的貿易關係,加上中國政府也想主導國際減碳議題的相關規範,以因應美國大選後可能在碳邊境關稅上的立場變化,因此也積極的推動鋼鐵,石化等產業的減碳與轉型,政策目標並配合從過去的約束高耗能,轉變為約束高排碳,藉以進一步騰籠換鳥,改大為強。
中國業者與台商,在投資上產生一種賽局變化
最近的這種政策轉變,使得這一類產業的中國業者與台商,產生了投資上的一種賽局變化。由於石化鋼鐵這類的產業具有相當大的固定成本,一旦放棄轉型而在競爭上處於劣勢,就可能導致業績上更雪上加霜,而蒙受財務上的顯著損失。這是為什麼有些台商還需要再階段性加大投資力度,發展相關應用的原因,然而這樣的趨勢,卻不容易得到台灣直接金融資本市場的支持,若改走間接金融的銀行放貸,則可能因這樣的趨勢而使銀行持續擴大曝險,因此這個困境,值得政府加以重視。
日本學者同樣也問到電子資訊業台商在中國的動態,當然許多EMS業者已經選擇把若干已經折舊的廠房設備賣給中國的同業,但每一家的考量也不盡相同。雖然大部分業者著眼的是下游品牌客戶的決策,但在供應鏈移轉的過程中,的確會產生許多轉移的隱性成本,最顯著的就是移地生產所需要的時間與調整成本,這其中又涉及到人力資源,政府效能與相關供應鏈的完備性。所以有業者去了中國下方的主要鄰國後,選擇再度移轉到他國,或選擇在原先中國的生產聚落回復部分的投資計畫,這都再再顯示不管是因應友岸外包或外交價值同盟間的產業合作,都考驗在地國的實際投資條件。
台商在歐洲有不少難題
這兩三年來台灣也積極拓展在歐洲的機會,特別是與我國在外交關係上共享民主價值的中歐國家。不過供應鏈台商在當地考察後,往往反映需要在地國提供單一窗口,解決基礎設施,商業法務程序與政府補助等議題,然而筆者觀察這些國家在政府體制上很難短期內提供這樣的條件,代表供應鏈中小企業移轉相關產能上,勢必也會遭遇許多挑戰。
目前觀察到可能較好的解方,是透過在當地已經略有布局深耕的大型EMS做為領頭雁,協助供應鏈業者協尋土地,解決水電基礎設施,並且媒合建廠當地團隊等,加速生產基地移轉的速度。另外供應鏈台商在這些在地國投資,目標絕對不只是供應大型EMS或像台積電這樣的領頭雁業者而已,也需要打入歐洲在地指標型企業的供應鏈商機,這才能符合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博士在九月三日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上提到的,台商必須以全球為市場,擴大生產規模的呼籲。
因此筆者觀察到的另外一個重點是,大型EMS業者若在重要投資在地國已經有建立供貨商管理庫存系統(Vendor-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則不妨把它開放出來,服務後續落地的供應鏈台商企業,如此一來包括VMI服務也將是一項相當可觀的生意,甚至可以跟中歐如立陶宛等國有競爭力的在地物流倉儲業者合作,創造經濟外交上的雙贏。
此文章與信傳媒同步刊登
作者為台北海洋科技大學代理校長
- 台商在全球的投資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刻 - 2024 年 9 月 9 日
- 我對財政收支劃分制度變革的若干想法 - 2024 年 7 月 29 日
- Computex熱潮後所顯現的若干隱憂 - 2024 年 6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