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江湖.走唱人生

李志銘
209 人閱讀

在台灣,無論你是本地人或者觀光客,不妨趁著傍晚時分去逛一逛鬧哄哄的夜市,在蒸氣氤氳的小吃攤前點一碗肉羹麵、魚丸湯和滷肉飯,要不品嚐一下鴨血臭豆腐還是蚵仔煎,閒坐在簡單擺設的方桌圓凳上大快朵頤,另外還有烤架上烤得滋滋作響的香腸及魷魚,抑或是外帶一份鹽酥雞、珍珠奶茶或大腸包小腸,怡然自得地邊走邊吃。

這裡既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也沒有特定的採購清單,當人們白天做完例行公事之後,就只想單純地去享受臺灣夜市裡那份獨有悠閒從容的自在氛圍。

夜市之國,美食天堂

回顧過去,看在愛好大自然的登山者眼中,台灣是個令人驚艷的「高山之島」,在這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單是3000公尺以上被命名的高山就多達268座。與此同時,對於絕大多數一般民眾而言,台灣其實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夜市之島」。根據經濟部統計,全台各地傳統夜市、觀光夜市,再加上其餘「逐水草而居」的流動夜市,總計至少超過300處之譜,幾乎每個縣市鄉鎮、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夜市可逛。

台灣夜市歷史可上溯到100多年前,現今許多飲食名店,早年都是從路邊攤起家,他們往往先是在碼頭、廟口或是漁港旁挑起扁擔,沿街叫賣各種美味實惠的冷、熱食,以供周遭討生活打拼的市井小民一頓粗飽,之後逐漸吸引眾多人潮而發展為定期規模的市集。譬如臺南最早形成的小吃群聚地「沙卡里巴」,即為日治時期該地原名「盛り場」(さかりば,Sakariba),乃泛指在都市裡的人潮匯聚熱鬧之處。此外,作為地方信仰中心的廟宇附近也經常吸引攤商形成夜市,比如基隆奠濟宮的廟口夜市、新竹城隍廟夜市、台北慈祐宮的饒河夜市等,台北萬華夜市最初亦是在龍山寺周邊興起。

還記得60年代「寶島歌王」文夏曾經唱過一首台語老歌〈遊夜街〉:「夜暝的紅燈青燈,照落滿街市,招朋友大家做伴,返來也快樂」,歌中娓娓訴說著古早市集的夜遊之樂。及至90年代,又有「音樂鬼才」鄭進一譜寫一曲輕鬆歡快的〈迺夜市〉(台語又稱「踅夜市」se̍h iā-tshī):「下暗咱相招來去,咱來去來去迺夜市,一攤一攤的山珍海味,頭家好禮擱好嘴,嘩過來揪過去,充滿人情味可愛的夜市」,字裡行間更是生動地描述了台灣夜市從古至今始終熱鬧喧囂的庶民小吃、人群中夾雜著汗水與吆喝聲不絕於耳,卻又最樸實無華的常民風景。

傳遞台語歌謠文化命脈的庶民場所

享受「隱於鬧市」的自在人生

夜市之所以引人誘惑,除了滿足衣食、購物、娛樂等多種日常需求之外,亦為提供人們一處不受禮儀約束、容許歡暢踰矩的地方。你儘可隨心所欲,邊走、邊吃、邊看、邊玩。古人有所謂「隱於鬧市」的說法,正是因為沿街的流動空間可以讓人「藏身」在一個極度擁擠卻又自由的環境中。環顧四周摩肩擦踵的人潮,反倒更容易令你忽略了他人的眼光,你既可以毫不忌諱地穿著拖鞋來消費,當然也不必裝什麼身段。萬一真的碰見了熟人,而彼此也裝著陌生,且仍能各自保有某種喧囂中的寧靜,到處悠哉悠哉。其實,夜市才是最具私密的隱處、人我兩忘的江湖之地。

「台語爆笑劇」錄音帶。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夜市裡「踅街」(se̍h-ke,台語詞,意指在街頭散步閒遊),人們多貪的是價廉,我則是隨緣碰巧,尤其喜愛搜集一些奇異有趣的手工小物、舊書或錄音帶,比如多年前我就曾在饒河街夜市買到一套迄今已是絕無僅有、早期由「龍鳳唱片」製作的手提式盒裝「台語爆笑劇」錄音帶。往昔印象中,當初亦曾在板橋南雅夜市遇見不少這類有聲出版物,攤位上有流行歌曲,也有民謠唸歌,如著名廣播主持人陳京推出的《台灣鄉土民謠勸世歌》、《台灣民謠勸世歌》,其中收錄了呂柳仙〈十殿閻君〉、黃秋田〈林投姐〉、徐鳳順〈勸君勿賭博〉等台灣傳統唸歌,還有如廖峻、澎澎一系列「大爆笑」的餐廳秀實況錄音等卡帶專輯。

追想我出生那年(1976),國民黨政府開始實施推行《廣播電視法》,明令「電臺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1980年起限制最苛,電視每天只能播放半小時方言節目、播放兩首方言歌曲。這段期間也正是國府當局加強打壓、限縮臺灣本土語言的時代。

曾經台語流行歌潛伏於夜市不死

面對不友善的官方媒體環境,備受壓迫的台語流行歌謠,卻在各地夜市販售錄音帶攤商們的「地下」傳播過程中持續不斷滋長茁壯。甚至經常有台語歌手跑夜市宣傳賣唱片,進而帶動當地夜市觀光的蓬勃發展。比如最初由蔡振南的「愛莉亞唱片」所發掘出版、沈文程的第一張台語專輯《心事誰人知》(1982年),在未上任何媒體宣傳打歌之前,就已經在全台各大夜市熱賣。

另外,國民天后江蕙過去曾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早期(80年代前後)由於電視上不了,電台無法露面,台語歌手只有在夜市才能現聲又露臉,「以前要賣卡帶,就是一定要去跑夜市,現唱現賣,生意還不錯。」(參考《中國時報》編輯部製作團隊,2014年,《人生雙重奏》,天下文化出版)當年約莫同一時期的洪榮宏、黃乙玲、陳小雲、葉啟田等台語歌手,主要也是透過夜市走唱與餐廳秀傳播,才得以將臺語歌曲持續流傳、擴及廣大的歌迷聽眾。

癡情台西港的夜市歌后:台灣史上第一位跨性別歌手

著有《歌唱臺灣》的中研院台史所學者陳培豐,前年(2022)在成大校內一場標題為「民歌之戰」的演講中曾經這麼說過:1970年代臺灣知識份子聲稱要關懐社會弱勢,但當他們抱著吉他、頂著「中國民歌運動」和鄉土文學的光芒,以清純模樣唱著「校園民歌」時,同樣抱著吉他的江湖走唱,卻在夜市廟埕的塵囂中賣藥討生活。賣藥團的音樂被視為無物、庸俗無比。但即便淪為地下經濟,他們發行的卡帶卻賣得嚇嚇叫。緊接其後,陳培豐強調:如今「夜市民歌」─「歌仔」,把台灣的傳統歌唱文化保存下來了。

在所有大城市中,幾乎都有某些地方如夜市這般,只在黃昏之後才會逐漸展開熱烈活動,包括部分失業人士、底層勞動者抑或清倉庫存的切貨商每每選擇來到夜市聚集擺攤,另闢謀生空間,乃至還有那些遭受主流社會價值觀所賤斥(abjection)、貶抑和壓迫的邊緣人或畸零群體,也能在夜市裡尋得一處容身之地。

不久前,公共電視線上首度播映了中國導演賈玉川拍攝中國跨性別人士李二毛的紀錄片《李二毛的雙重人生》(The Two Lives of Li Ermao),向外界揭露了跨性別者一生的悲歡離合,也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他(她)害怕孤獨、渴求愛情的暴烈性格。影片中,李二毛渴望能變成真正的女人,在變裝舞台上大紅大紫,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出唱片、成為大明星。

無獨有偶,不知是否有人還記得,前幾年台灣本地也曾經出現一位跨性別的台語歌手唐飛(1969〜2017,本名吳俊華),她也是台灣史上第二位變性人(第一位乃是50年代的謝尖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時有一陣子她的歌聲很常在AM廣播電台裡播送,亦曾在1997年出版過一張個人專輯─唱片名稱就叫《寧為女人》,偶爾也會到中南部各鄉鎮的廟會、夜市巡迴演出。其中一首傳唱度最高的成名曲〈痴情台西港〉,乃源於歌中主角年輕時曾前往新加坡發展,因思念故鄉雲林老家而寫下這首歌,後來幾乎紅遍南台灣各地大小夜市,許多人也因為這首歌而開始認識唐飛。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自幼家貧的唐飛,起先是在餐廳駐唱賺錢,退伍後又為了替父親還債而遠赴新加坡謀求發展,不料卻在新加坡駐唱餐廳老闆半哄半騙之下,簽署了變性手術同意書。然而,當她合約期滿回到台灣之後,卻遭異樣眼光的對待,甚至無法獲得長輩諒解而被趕出家門、一度流落街頭。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伴侶─綽號「龍哥」的經紀人楚龍,才開始以「台灣第一位變性歌手」稱號出道,並且致力於經營夜市廟會走唱和販賣專輯等事業,因而逐漸打響名聲。

除了歌唱之外,唐飛還擅長與鄉親互動說笑,亦能坦然接受媒體專訪、公開分享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你看我是男的,我就是男的;你看我是女的,我就是女的。」許多觀眾深受其感動,也使得「廟會天后」之名不脛而走。

後來在48歲那年(2017),唐飛因腹膜炎病情惡化,感染引發腎衰竭及敗血症過世。

夜晚使人沉澱,也讓城市得以暫且卸下白晝冠冕堂皇的面具。無論是流動攤商或者夜市歌手,他(她)們往往在白天消失,晚上突然匯聚,趕忙在某處廟口前、街邊空地旁,紛紛拉燈架電、輪流跑攤。各階層形形色色的庶民生活百態由此展露在世人眼前,揭示了一個人們在大白天時看不見、也意想不到的城市面貌。

作者為作家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