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判決、多種表述──死刑存廢議題已失焦

陳文瀾
363 人閱讀
死刑案釋憲案。圖片來源:司法院官網

台灣的三大敏感話題

昔日,在台灣社會,除了政治立場,有3大議題可讓相親相愛的家人、朋友、同學,吵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甚至反目成仇,依次為核電存廢、死刑存廢與同性戀婚姻是否應合法化。

然而,隨著政黨政治日趨成熟,縱使各政黨依然劍拔弩張、黨同伐異,但政黨支持者已不復昔日激情,因彼此政治立場歧異,而與家人、朋友、同學翻臉成仇的

的案例,已罕有聽聞;如今,台灣核電機組陸續停役,核電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比例逐年下修,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也已數年,台灣社會依然平穩如昔。

台灣未因核電發電量持續下修而嚴重缺電,更未出現民生凋蔽、工商業無電可用的窘境,反廢核者的預言已被證為偽。同樣的,台灣透過釋憲,讓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社會也未因此動盪,反同婚者的詛咒不曾應驗。

今日,支持核電廠者依然大肆宣揚核電廠的優點,反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者依然反對、歧視同性戀,都難以改變既定的事實,但他們的聲量已愈來愈小。雖然,大多數都知道,一如廢核、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台灣若透過釋憲案廢除死刑,明日社會不會因此動盪,或犯罪率激增,但廢死卻愈來愈得不到輿論、政黨的支持。

廢死在台灣是難以跨越的關卡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非核與廢除死刑,是檢驗一個國家人權狀況、現代化進程的3項重要指標;台灣已完成第1項,第2項達標時刻已指日可待,唯獨廢除死刑,恐將是難以跨越的關卡,「人血饅頭等於正義」的前現代信仰,在社會依然根深柢固。

公共議題泛政治化,是阻擋台灣進步的最大障礙;然而,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的政治效應,仍不容小覷。對中央執政的民進黨而言,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雖非民進黨所申請,法務部也聲稱「死刑不違反生命權保障,也不侵犯人性尊嚴及構成酷刑,廢除死刑宜透過立法程序」,但仍將概括承受所有負面效應。

畢竟,對反對廢除死刑者而言,連「討論死刑存廢」、「判處死刑卻不執行」,都嚴重違反社會正義,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判決死刑有條件合憲、但限縮執行範圍,如撫其逆麟。在對法治制度一知半解的藍營、白營支持者眼中,民進黨多位政治人物有支持、同情廢除死刑的記錄,故民進黨是廢死團體的同路人,甚至是死刑犯「膽敢」提出釋憲案的背後靠山,一定得「承擔政治責任」。

無可諱言,許多民進黨支持者亦反對廢除死刑,或期待此議題存而不論,「以拖待不變」。歷經數次政黨輪替後,台灣三權分立已然確立,但在親藍媒體的渲染下,民進黨支持者已遺忘,在此次釋憲案,根本沒有行政權干涉司法權的痕跡,但他們仍會怪罪賴清德政府「哪壺不開提哪壺」。

以暴力、暗殺起家的中國國民黨堅決不廢死

中國國民黨以革命、暗殺起家,馬英九曾以總統任內執行死刑人數遠高於陳水扁、蔡英文任內為傲,並主張「死刑定讞不執行是違法」,其支持者更不會思考廢除死刑有何意義、價值,必定以此釋憲案判決結果責難賴清德,甚至催促賴清德「大開殺戒」,早日將所有死刑犯「正法」。

台灣民眾黨努力將柯文哲案件泛政治化,其支持者尚且相信「賴清德透過看守所的監視器,監視柯文哲」的鬼話,要他們思考生命權等深刻議題,實過度期待。至於力爭黨內主導權的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極可能否認昔日支持廢除死刑往事,並夥同中國國民黨,批評民進黨執政無方、怠政瀆職,以累積個人政治資本。

可悲的是,在媒體、網路輿論的長期洗禮下,許多中間選民將死刑執行人數多寡,視同施政「魄力」高低,縱使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判決並未廢除死刑,但限縮執行範圍,在他們的認知中,與實質廢除死刑無異,必將怒火移轉至民進黨。

憲法法庭「有條件合憲」的判決讓藍白難以興風作浪

不過,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判決的政治效應,不至於劇烈影響各政黨的政黨版圖,因為並未判決廢除死刑,必定「一個判決,多種表述」,大多數民眾難以理解判決前後的差異,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難以藉此翻起滔天巨浪。

可喜的是,台灣朝廢除死刑,又邁進了一小步。可嘆的是,民進黨愈來愈避談廢除死刑,中國國民黨總是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台灣民眾黨對此議題壓根無感;可惜的是,待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新聞熱度消散後,台灣社會又錯過了一次嚴肅討論生命權、死刑存廢的機會!

作者學生時代,醉心科學、哲學、棒球,就業後,出版過政治、教育、體育、財經類書籍,現專事產業研究。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