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總統賴清德於9月26日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確立五大主軸及訂定行動方案,並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概念,主要考量國內外情勢,並依據我國所面對的安全威脅,提出因應之道,確保國人對政府因應危機有高度信心,進而營造更為安全的台灣,成為世界的堅實力量。整體而言,賴總統所確立的防衛大戰略符合我國當前情況,同時指明努力的方向。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令再嚴密還是要靠人執行,同理,賴總統所揭櫫的防衛大戰略,必須有後續周延與可行的方法與手段,才能達成「韌性台灣、民主永續」的目標。本文以戰略三要素目標(end)、方法(way)與手段(means),探討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冀引起對本議題更為廣泛的討論。
二、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
所謂目標即是國家政策所追求的標的(objectives),就「全社會防衛韌性」而言,旨在經由「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建立點、線、面與縱橫交錯的網狀,讓我國在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能達成「維持政府持續運作」、「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及「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等三大目標。然而,要建構網狀面則需要將民力納入,充分整合國力,俾利因應緊急狀況下的挑戰,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三、全社會防衛韌性方法
所謂方法即是領導者如何運用國家可用的權力(資源或手段),「全社會防衛韌性」因事涉國家整體資源的整合,牽涉諸多部門,有其難度與複雜度,故須於平日即律定主辦與協辦關係,遇災難或緊急狀況時,相關規畫便可自動生效。
首先,茲以前述五大主軸為例,說明如後。
第一,就民力訓練暨運用而言,根據《民防法》,民力訓練暨運用業管部門是內政部,故由內政部主辦,另考量緊急狀況及戰時情況,國防部全動署則擔任協辦。
第二,就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而言,因事涉糧食、維生物資與能源,由經濟部主辦,國防部全動署擔任協辦。
第三,就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而言,因事涉維護發電等基礎設施,由經濟部主辦,國防部全動署擔任協辦。
第四,就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而言,因事涉醫療整備計畫、 醫治與照護,由衛福部主辦,國防部全動署擔任協辦。
第五,就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因事涉數發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交通部與金管會等部會,國安會應協調行政院確認主辦部會,其餘各單位及國防部全動署擔任協辦。
其次,確立主辦單位之後,便可針對各主軸所欲達成目標進行資源整合與運用,列舉如後。
第一,就民力訓練暨運用而言,可考量以村(里)為單位,進行民力的訓練與運用,其優點是平時與緊急狀況發生時相結合,平時訓練的龐大民力,在緊急狀況時,便能立即投入運用。
第二,就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而言,考量緊急情況不確定性因素,應減少對能源及資源的依賴,以方便消費者獲得必要食物(如慈濟香積飯或自熱食品)為主。此外,在調整配售方面,統一檢討村(里)的「配售站」、賣場、超商通路的運用,並由「災害協作中心」統籌人力和資源分配。
第三,就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而言,一是開發再生能源,包括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地熱潮汐等,二是「強固電網」使達到降低集中、提升穩定、故障隔離之要求,提升戰時運作韌性,同時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量能,區分內層(保警、保全、特種防護團)、中層(國軍)及外圍(地方警民力) 3層防護架構,落實平日協調聯繫與演練,強化整體防衛能力。
第四,就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而言,檢討現有205家責任醫院、4,601處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6,042緊急避難收容處所、8萬多處防空避難處所,強化供水、供電、環衛機制,以及管理及運用的垂直整合。
第五,就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而言,除了充實消防防災e點通APP之外,未來將海纜、微波、無人機中繼、非同步軌道衛星、跨網行動漫遊及公共安全與救難應變(Public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PPDR)通訊系統等陸海空數位基礎建設,列為增建重點,並具備援備份計畫,以建構數位韌性。
四、全社會防衛韌性手段
所謂手段係指資源,有形資源包括兵力、人員、裝備、資金、設施等。當前台灣所面對的安全環境,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威權時代雖有民防制度,但屬軍管體制,民主時期提倡的是全民自己保護自己。台灣民間資金、設備、人才與技術等資源豐沛,運用上當不虞匱乏,基此,為達成「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須落實以下三個面向。
(一)應有貫徹到底決心
鑒於以往很多政策起初是敲鑼打鼓,最後卻落得虎頭蛇尾,此次政府推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戰略,攸關國家在面對緊急狀況時,能否應對得宜,確保韌性台灣與民主永續的問題,不可等閒視之。是故政府當運用諸般權力(如宣導、教育、訓練、演習、賞罰等手段),整合民間資源貫徹執行,達成五大主軸所設定的戰略目標。
(二)鼓勵民間積極參與
全民了解自己的角色與職責,以及社會大眾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元素,已經清楚說明「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本質。政府除了使用公權力要求民間積極配合之外,同時應考慮運用其他手段(如減稅及獎勵)讓民間組織、社團與大型企業樂於配合政府「全社會防衛韌性」戰略,力求在平時即已做好各項準備,遇緊急狀況時便能發揮應有作用。
(三)綿密組織垂直整合
「全社會防衛韌性」屬跨部會、跨領域、跨世代新的韌性計畫,因此必須透過各項手段,實施完整調查、明確律定任務、做好橫向聯繫、綿密垂直整合,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網狀力量,降低出錯率,達成所設定的預期目標。
五、結語
「全社會防衛韌性」為賴政府推出的重要防衛戰略,對建立全民防衛共識指引方向,同時勾勒出明確目標,未來當在執行方法與手段上妥善規劃,才足以確保「韌性台灣、民主永續」目標的達成。
參考資料
中文
一、吳典叡,青年日報,〈建構40萬可恃民力 內政部負責訓練和運用〉。
二、張曜麟,風傳媒,〈《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能源韌性未談核電延役 這議題成多數發言重點〉。
三、游凱翔,中央社,〈防衛韌性委員會國安會提5任務 明年中央地方小規模無劇本演練〉。
四、劉秀敏,FTNN新聞網,〈五大主軸推「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強調:讓台灣更安全「成為世界堅實力量」〉。
英文
1.Harry Yarger, Strategic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Little Book on Big Strategy.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11項議題之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 年來北約主要國家強調維持台海和平之政治意涵 - 2024 年 10 月 3 日
- 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芻議 - 2024 年 10 月 1 日
- 日澳2+2部長磋商會議聯合聲明之研析 - 2024 年 9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