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就業保險的女性被保險人人數已超過男性
筆者在查詢相關勞動統計資料時,無意間發現,台灣就業保險的女性被保險人人數,居然在2022年已經超越男性,而且這個差距還在持續擴大中,這代表過去台灣長期以男性為多數的就業市場,已經悄悄地轉變成以女性受雇者為主,這個巨大的改變,到底是哪個因素所造成?筆者大膽推論應該與政府近年大力投入照顧老人與幼兒服務產業的建置,包括長照2.0制度,新增創造近十萬人的照顧服務員工作機會,以及非營利幼兒園的創立,新增幼保人員投入,有很大關係。
就一般人印象中,台灣的就業市場是以男性為主,因為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一直低於男性十幾個百分點,2023年的勞動參與率為男性67%、女性51%,女性因為育兒、扶老等家庭因素常退出勞動市場。因此,時常可以看見政府部門在鼓勵女性投入就業市場,以提升女性勞參率作為政策目標。
不過,因為勞動參與率的計算是:勞動力/15歲以上民間人口 ,其中勞動力是包含就業者與失業者,而就業者只要是領有報酬,包括自營作業或上班受雇者都包括在內,而失業者則是只要有工作能力、隨時可以工作或有求職意願正在找工作都可算是失業者。因此,男性的勞動參與率高於女性,不過受雇者人數卻低於女性,也就是男性成為勞動力的人數高於女性,這背後的意涵是代表男性的失業者、待業求職者與自營作業者等非受雇性型態的工作者,遠高於女性,導致男性的勞參率高於女性。另外,女性因料理家務成為非勞動力的比例遠高於男性,也是造成女性勞參率低於男性的原因之一。
涵蓋了受雇者與自雇者的勞工保險是最為人熟知的保險,不過其五人以下事業單位勞工並非強制加保對象,因此還是有些小企業受雇者沒有被計算進來。我們根據勞保統計年報當中,包括本國、外國受雇者與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勞工的被保險人數統計可發現,2023年,勞工保險的男性被保險人有523萬人,女性515萬人,男性占50.4%、女性占49.6%,男性依然是多數,不過也僅相差8萬人。
接下來,依照《就業保險法》規定,職業工會的無一定雇主勞工、自營作業者與外籍移工都排除加保,另外也不受勞工保險五人以上事業單位才需強制加保的規定,等於是只要是本國籍受雇勞工,即使是五人以下小型企業勞工也必須加保,也就是說,只要有受雇事實就必須依法加保的就業保險,其被保險人的生理性別組成來觀察,可以發現有很大的改變。
根據就業保險統計年報的資料,以上班族為主體的受雇者,在2022年,女性首度超越男性,成為就業保險被保險人的多數,女性就業保險被保險人在2022年開始,以50.20%超越男性的49.80%,2023年差距持續擴大到女性50.38% VS. 男性49.62%。若以人數來看,2023年就保被保險人為女性370.6萬人VS.男性361.7萬人,女性多了8.9萬人。如果與五年前的2018年作對照,女性342.6萬人VS.男性346.7萬人。也就是說,就業保險女性被保險人從2018年到2023年增加了約28萬人,同期男性則僅增加約15萬人,遠低於女性的增加數。
如果再觀察2023年,勞工退休個人儲蓄帳戶,也就是勞退新制的提撥人數,其法定排除外國籍勞工適用,若在統計上排除自營作業者與雇主自願提撥部分,僅就《勞基法》強制提撥的受雇勞工的人數來做比較,得出:女性366萬人VS.男性364萬人的結果,女性也多出兩萬人,此結果與就業保險的趨勢相符合。
女性勞動者大增和長照有關
如果進一步分析就業保險被保險人,可以發現這一波女性受雇者的增加,主要是40歲到59之間的中高齡女性,在過去五年(2018-2023年)共新增加了33.1萬人投入企業職場,其中40-44歲8萬人、45-49歲10.8萬人、50-54歲7.1萬人、55-59歲7.2萬人。而這過去五年台灣的產業並沒有大幅改變,反而是製造業與半導體產業,在地緣政治之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訂單有回流到台灣的趨勢,只有台灣就業保險的女性被保險人人數在政府支持之下,有大幅成長其就業人口的現象。
首先,面對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老年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政府大意推動長期照顧制度,長期照顧預算從2016年的近50億元,2025年將編列927億元。在長照制度的推展之下,照顧服務人員從2017年的28417人,到了2023年底已經增加到97178人,其中居家照服員佔最多數成長也最快速,從2017年的10478人,增加到2023年的51160人。根據衛福部長期照顧司的「112 年長期照顧居家服務使用者及照顧服務員性別分析 」,女性照顧服務員佔了84.5%,且35-65歲者佔了80.4%,中高齡女性確實構成了照顧服務員的主力。
其次,在學齡前教育的非營利幼兒園與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也在近年快速發展,在傳統的私立與公立幼兒園之間走出新局,讓原有私立幼兒園的惡劣勞動條件之下,大量流失的幼保畢業學生找到新的優質從業環境,根據統計,民國111學年度整體包括公私立與非營利幼兒園的園長、幼教老師、教保員與職員人數提升到80606人,對比五年前的民國106學年度65410人,也就是近年增加的337家非營利幼兒園再加上新增的公立幼兒園,大幅提高了幼保人員的就業人數。而這337家非營利幼兒園以及私立幼兒園接受政府補助的1854家準公共幼兒園,依規定依定要幫其員工加保相關社會保險,而教保人員女性比例高達98%,這也是推高就業保險女性被保險人大幅提高的因素之一。
女性量增但質的部分並未隨之改善
女性雖然已經成為受雇者就業市場的主流,在數量上多於男性,不過,在質量上還是有待加強,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女性在2023年的平均時薪為318元,僅為男性373元的85.3%,兩性薪資差距有14.7%,等於女性一年還須多工作54天才能與男性同酬。 而女性在職場上遭受到就業歧視的比例依然很高,除了同工不同酬、懷孕時被逼退等歧視現象之外,傳統上女性更被賦予家庭照顧者角色,因育兒生子而退出職場的比率也很高,雖然就業保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在近年大幅修改,讓夫妻可同時請領共同承擔育兒責任,可以讓男性與女性不因為要照顧幼兒而辭職,能夠持續穩定就業。
根據統計,在2022年,女性僅有25.42%在工業部門就業,有高達71.57%投入服務業工作,對比十年前的統計幾乎沒有改變。另外從國科會2024年8月的最新統計,北中南三個科學園區的29.5萬名本國籍勞工當中,男性占了64.4%,而根據2022年經濟部統計,其所屬國營事業(台糖、台灣自來水、台電與中油)的5.3萬名員工,男性佔了82.2%。從上述這些統計可以看出,台灣的不同行業之間的性別隔離高牆依然難以跨越,面對女力時代的崛起,台灣的製造業,過去以男性主體所建構出來的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企業必須調整因應,不分行職業,共同打破行職業別的性別隔離,創造合宜的工作環境,讓適才能夠適用,不分性別都能發揮所長。
作者為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 迎接就業市場女力時代的到來 - 2024 年 10 月 3 日
- 以「薪資透明」政策達成實質平等 - 2024 年 9 月 6 日
- UBEREATS收購FOODPANDA下的勞動者權益 - 2024 年 6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