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年年有,雖然未必一定會侵襲台灣,但誰也無法保證明年不會。不是唱衰,台灣本來就位處多自然災害的高風險地理位置,既使沒有颱風,每隔幾年或1、20年便可能會發生6級規模以上大地震,甚至單純短延時強降雨也足以造成大大小小的氣候災害,這在過去幾年已屢見不鮮,10月4日中午過後,北海岸的金山、萬里一帶開始下起豪大雨,僅僅半天左右時間,釀成的災害規模幾乎不下於被山陀兒颱風暴風圈壟罩2、3天的高雄、屏東,更是眼前血淋淋的慘痛殷鑑,較早降下豪大雨的基隆也是。
面對這種全球暖化帶來日益難測的極端氣候型態,除應提供氣象署更充足資源投入研究分析以精進預測成效外,政府在第一時間動員人力、物力救災之餘,隨後的災後清理、災戶救助、農損補助,以及記取災害經驗後的防災、減災治理,在在需要經費預算,而明年這些相關預算,都被國民黨、民眾黨聯手以未編足禁伐補償金、公糧收購與健保點值等預算為由拒審總預算,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併被封殺。
藍白立委聯手四次擋總預算
立法院本會期,國民黨、民眾黨團已聯手4次拒審退回明年度中央總預算,其中包括551億元的治水預算,無論總統賴清德或行政院長卓榮泰如何呼籲,國民黨洪孟楷與民眾黨黃國昌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只要將未編足原住民禁伐補償金、公糧收購與未編列健保點值等預算增補編,他們就不會拒審,如此明目張膽地變相要求行政院增加預算,道道地地違反憲法第70條規定。

由於山陀兒颱風在高雄、屏東、基隆與新北的金山、萬里造成嚴重災情,因藍白立委杯葛拒審總預算案而遭池魚之殃的明年551億元治水預算,被執政黨立委拿出來大作藍白無差別地拒審明年度總預算是何等無理的文章,藍白趕緊蒼白地辯解說只要補編足上述三項預算,即可立即開始審議總預算,沒有要阻擋治水預算的意思,剛好自證確實藉由無預算科目差別地綁架總預算來遂行個別政治目的。
更諷刺的是,國民黨立委都知道救災應該視同作戰,要求行政院立即動用截至10月4日仍有的55億元第二預備金應急,來協助此次山陀兒颱風受災縣市,但為了政治目的,卻選擇漠視相同情況明年也可能再度發生,而拒審總預算。
沒有預算,治水問題難以推動
總預算沒有通過,不僅不會有因應突發的臨時需求或意外災害救急的第一、第二預備金,甚至連正常的年度治水計畫預算,更宏觀、更長遠的防災、減災治理,也都將無法動用預算執行,例如從此次金山、萬里短延時強降雨所造成災情,可以整理出當地的雨水下水道與區域排水的平時清淤可能只是聊備一格,而且它們的排洪保護標準也明顯不足,後續應該如何改善提高?萬里的員潭溪出海口是否該拓寬並做分洪道?這些都是因應極端氣候的調適策略項下,長期性防、減災治理的治水工程,絕不是今年預備金所能與所該支應處理的。
再以高雄美術館豪宅特區為例,今年連續在凱米跟山陀兒颱風襲台時出現嚴重淹水災情,不僅馬路成黃河,原本的地景第一排,淪為泡水第一排,因而被戲稱「淹水地標」,眼前致災原因固然可歸咎颱風所帶來的豪雨,但豪大雨會在美術館周邊漫淹,真正致災的實質前因,恐怕是源自美術館的前身是「內惟埤」,原本即屬低窪蓄水的地勢,雖然填平開發當時有預留滯洪池,但滯洪池太小,能容留的雨水量與滯洪的時間,根本不足舒緩豪大雨量的雨水漫淹,加上周邊雨水排水溝的疏洪能力也明顯不足,早已無法抵擋愈來愈極端的強降雨。這些問題,一樣無法透過動用今年的預備金救急因應,仍需靠年度經常性預算支應的減災治理(治水)工程去有效解決。
在山陀兒颱風之前,台灣民眾也許還感受不到藍白立委惡意阻擋總預算的嚴重性,近幾日看著南北災情嚴重,慶幸尚有剩餘的55億元第二預備金可以應急動用,加上藍白立委厚顏爭搶行政院第二預備金優先運用到自己選區或責任區的醜態,慢慢發現逐年編列的中央總預算重要性,輿論風向也已開始轉向不再認同藍白的惡意杯葛。
其實,總預算中重要的不僅僅只是防減災與救助預算,國民義務教育、國防、社福與健保醫療補助等等,也都不遑多讓,藍白盡可以聯手針對每一預算科目逐項嚴格審查,該刪的刪、該凍的凍,無論如何絕不該不分皂白、不問輕重緩急,蠻橫地全部阻擋封殺。
藍白阻擋總預算的三項理由完全講不通
再回頭看藍白用以綁架全部總預算的三項未編足預算藉口,除違法要求行政院增加預算的共同原因外,也全都站不住腳。
原住民禁伐補償金原本就有,中國少數民族立委高金素梅提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第6條條文修正草案」,條文規定自2025年起將原本每年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補償金提高到6萬元,並每2年依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進行調整。修正案在藍白的人數優勢下,於今(2024)年6月4日三讀表決通過,對已經編列完成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尤其是原住民族委員會)等同是偷襲,直接以原民會未編足才剛修法通過的禁伐補償金預算來封殺全部的中央總預算,試問合理嗎?
事實上與其消極性提高原住民禁伐補償金,何不換個思考方式,學習歐盟減碳方案,納入對原住民朋友非常相對有利的森林碳匯(進一步擴及改善優化棲地,增加生物多樣性與復育劣化森林等),聯手農業部、環境部建立方法學給予有市場交易價值的碳權,讓原住民可以傳統自然知識經驗積極參與當前首要的國家減碳治理行動方案。如此換位思考,不僅可以發揚原住民傳統對大自然知識經驗,又能呼應國家減碳政策,更從積極面增加原住民收入,豈非兩全其美?
至於源自幾乎壟斷掌控全台農會系統的雲林張家提案,由立法院決議將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調漲新台幣5元,則更加離譜:一是完全沒有法律依據,二是立法院決議原本即對行政院沒有強制拘束力,三是立法院是在今年7月16日才做出決議,立即要求應已送至立法院待審的總預算因此而退回重編,藍白立委如此蠻橫自大,台灣公民要買單嗎?
健保點值應於民國114年6月30日前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也是立法院會於今年7月16日藉由通過主決議,要求衛服部配合辦理,違法、不合理情況,與調漲公糧收購價情況如出一轍。
從以上逐項攤開分析,便可清楚知道藍白的杯葛阻審明年總預算,手法是如何粗糙、用心是如何惡劣,心態是如何蠻橫,行為是如何無法無天,雖說完全經不起法治國與權力分立憲政原則的檢驗,但可悲的是,承擔苦果的台灣人民,除了選票之外,似無他法可以讓藍白政客懸崖勒馬。
作者是因為喜歡大自然與賞鳥,而把法律用到保護環境與土地上,卻滿身不合時宜的律師。
- 毫無章法且文不對題的反廢死、反戒嚴公投 - 2025 年 3 月 26 日
- 賴政府日漸迫切的多重憂患 -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四接環評也是一場對環境部與環境運動的體檢 - 2025 年 2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