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背刺的國家

黎時潮
1K 人閱讀

臺灣大概是近現代全世界最倒楣的國家!先不論三、四百年來被各方勢力侵略殖民的過往,光是曾經的殖民政府轉化的政黨至今仍能掌控國會,導致目前的政治亂象,就讓人懷疑臺灣人是不是被殖民到忘了自我?

舊黨國體制就是台灣的絆腳石

過往的黨國體制為了合理化自己的統治,在教育與宣傳上不斷強調自身由文化繼承而來的法統正當性,於是「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也是國民黨著力宣傳的重點;時至今日,該黨仍然堅持臺灣與中國之間不可切割的立場,導致臺灣面對中國統戰,始終存在難以徹底解決的困難。

最近,NHK拍攝的紀錄片《追踪中国泄露的文件》逐漸在臺灣散播開;從影片中可以看到,中國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地透過網路對世界各國發動認知戰,而臺灣位於面對中國的第一線,自然就是中國認知戰的最大受害者。(日本NHK年度重磅纪录片「追踪中国泄露的文件」日本记者用半年時間,走訪7個國家,找寻577份泄密文件之真相。这些文件均涉及中国政军民三界,集体进行跨境网络攻击及舆论操控的「认知战」行为。

緣於這種深入腦袋的黨國教育,加上改革開放後中國市場與資金的誘惑,多年來無數臺灣人過去中國尋求更高的獲利與事業發展,這當然無可厚非,畢竟多數人都是趨利的;真正讓臺灣人反感的,是那些靠著臺灣資格得利,卻又反咬臺灣的人。

隨著中國加入WTO,成了世界工廠變得有錢,加上胡、溫時代「打臺灣不如買臺灣」的攻臺策略,導致統戰經費越加豐厚,以至於廿年來去中國討生活卻惡意批評臺灣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具有公眾影響力的演藝人員,更是習慣睜眼說瞎話。黃安、劉樂妍是此中代表,李立群算是老來番顛,歐陽娜娜、張世算是此領域的後起之秀。至於吳慷仁,從後續發展來看,他或許是上了詐騙的當。

莊家姊妹的荒謬劇演出

不過,上星期最好笑的事情是,兩位中國統戰單位不敢想也買不起的人,扮演了類似腳色。

廿二歲就因婚姻移居並歸化德國的莊祖欣,雖然常常回臺度假,但對臺灣的真實面貌,恐怕早已不清楚了。於是今年(2024)回臺九天後,臉書發文感嘆她過去熟悉的中式餐飲店,已經因「去中國化」而凋零不見。

圖片來源:翻攝自莊祖欣臉書

由於文中用了諸如「廉價的便當菜」、「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吃」等等,站在高人一等心態下的蔑視字句,幾乎是瞬間炎上。一方面,許多人指出她所謂的去中國化而消失的中菜館,實際上是因社會變遷造成的經營困難才消失;另一方面,如她文中所說「中式熱炒如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獅子頭、梅干菜扣肉等,都成了廉價的便當菜」,試問,都成了便當菜了,何來去中國化?應是更中國化才對吧!(當然啦,音樂家邏輯不太好還算正常)

也許因為受不了批評,莊祖欣刪文了事,完全忘記最中國化的《論語》:「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之後其妹、名氣大到《維基百科》都有獨立條目、因婚姻歸化美國、成了外交官夫人的作家莊祖宜也發臉書長文緩頰。(莊祖宜 – 搜尋結果 | Facebook

對我來說,莊祖宜的長文比莊祖欣的短文更加可惡!

莊祖欣的文章,最可議的是心態;或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文字流露出來、潛意識中的優越感,臺灣人讀起來有多討厭。(管仁健觀點》莊祖欣為何要從基因上「去中國化」? | 社會 | Newtalk新聞)本來嘛,針對此點道個歉就沒事了,何勞莊二小姐長文辯解呢?只可惜這類自以為優越的人,是不可能道歉的啦。

莊祖宜不愧是外交官夫人,緩頰長文完全避重就輕,提都沒提乃姊短文中的問題,而把焦點轉移成「姐姐遺憾的是過去那種不用去信義區花大錢和及早訂位就能享受的各色中菜小館」,卻忘了短文中寫的是「裝潢典雅、料理精湛、服務周到的館子」這類看描述就不廉宜的餐廳。

搞不清實情卻妄自發言的外國人

長文中這句:「無論當年國民黨高壓政權如何不公不義,飲食本身是無辜的」竟然讓我的好友、政大教授孫秀蕙極為生氣,臉書發文表示:「飲食怎麼可能無辜啦,日治時期那些高級料亭跟酒樓不都是因為政權轉移而沒落嗎?如果只會煮菜而不好好讀書,那就別將自己包裝成文化觀察者啦。」

同時,孫老師也引用陳玉箴教授關於台灣飲食史的經典論文〈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佐證。(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pdf

但長文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將「去中國化」說成「這本來就是台灣近年來的文化策略」。文中還寫著「當對岸政權時時文攻武嚇,整體價值觀和生活型態也與台灣人民相悖甚遠時,我們想要劃清界線,建立文化上有所區別的身分認同本是理所當然」這段看起來很公道的話。

問題在於,去中國化從來都不是臺灣的文化策略。因為去中國化的文化策略,說的是從政府到民間一起主動推開中國。事實上,如網友徐閉所說,臺灣根本就是「深中國化」!抖音、小紅書的氾濫,滿街麻辣燙、酸菜魚、螺獅粉,小孩超愛魔芋爽,中國文字、語句用法越來越深入侵蝕;臺灣的文化策略哪有去中國化?莊祖宜文中說的,應該是「厭中國化」,臺灣人只是因中國的行為被動地討厭中國。

當然,或許對莊氏姊妹這種家庭背景的人來說,在課綱上要求多關注自己腳下土地的歷史地理就是去中國化;每週花幾小時上母語課就是去中國化;沒在國慶晚會合唱〈松花江上〉就是去中國化;沒在跨年晚會唱〈中國我愛你〉就是去中國化!

或許,前幾天中國影協副主席在小巨蛋開演唱會,大唱〈我是中國人〉,也算去中國化!

莊祖宜長文最後提到「不應該也不需要時時宣示忠誠度和正當性」,臺灣連立委的忠誠都無法要求了,外國人的忠誠請留給自己的國家,不需要向臺灣宣示,臺灣擔不起!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卑微的請求:在沒搞清楚狀況前,外國人,閉嘴!

作者為爵士樂評人,政治觀察者。有資訊焦慮症,喜歡收集並閱讀大量資料。目前主要擔任幾處音樂講堂講者,同時也持續觀察台灣前途與世界變化。

留言評論
黎時潮
Latest posts by 黎時潮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