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國之荒原: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書摘】
236 人閱讀

第十三章

把政治機器砍掉重練

川普能夠像這樣初次在政壇異軍突起,實在是因為這時間點好到有如神助。如果他是在其他時間點出現,主流媒體、教會、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都不會讓他好過—但在二○一六年這個時間點,這些體制都有威信不足、資源稀缺的問題。這時,共和黨領導階層能付出的薪資,甚至低於寇氏兄弟私人的政治網絡。川普的另一好運之處,是他剛好掌握了民主黨危如累卵的時刻。一如民主政治的常態,在白宮當家作主八年後,執政黨難免因為國民積怨難消、惴惴不安而成為千夫所指的目標。隨著選戰的進行,民眾的政治冷感將會開始決定情勢將如何發展,包括哪裡的哪些選民要把票投給誰,還有為什麼。

民主黨在全國各地都有在政壇屹立數十年的政壇巨擘,但他們在這次選舉卻難以點燃支持群眾的熱情。伊利諾州眾議院議長麥可.麥迪根(Michael Madigan)自一九八三年以來只有兩年時間沒有擔任該院議長,而且他是全美史上各層級立法機關中擔任民代時間最久的一位。在芝加哥這個城市,要幫政壇注入新血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過去五十五年中,有四十三年的時間市長都是由理查.戴利與其子理查.麥可.戴利擔任。他兒子在二○一一年退休後,留下的爛攤子堪稱百廢待舉,預算赤字高達六億三千七百萬美元、低收入地區的暴力犯罪猖獗,芝加哥警方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幾乎已快瓦解,信任基礎薄弱。

用來判斷城市健康與否的指標之一看來令人憂心忡忡:芝加哥地區的人口逐漸下降。遷居外地者給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稅金、貪汙與交通都名列其中,但研究人員特別注意的是黑人社群的人口外流現象。自一九八○年以來,芝加哥的黑人人口已經流失了四分之一。二○○○至二○一○年之間,有十八萬一千位黑人居民遷離芝加哥。一開始他們是往郊區流動,但漸漸地愈來愈多人是遷居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陽光帶與美國南方。有些人覺得是房價太貴,自己住不起(這所謂「策略性縉紳化」〔strategic gentri_cation〕帶來的問題),也有人說是南區與西區暴力犯罪問題太嚴重,而且經濟發展疲軟無力。無論他們傳達的訊息內容為何,都有個共通點: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問題遭忽視,而且無法引起市政府的注意。

泰奈莎.巴納對我說:「我們有一種遭人遺忘的感覺。」她是非宗派教區「新開始」(NewBeginnings)的信眾之一,教堂位於帕克威花園的邊緣地帶。牧師柯瑞.布魯克斯(Corey Brooks)把死馬當活馬醫,情急之下到對街那間常有毒品、賣淫交易進行的廢棄汽車旅館,在屋頂上拉了一把椅子就不下去了。他說他要等到募集足夠的資金,有錢把汽車旅館拆除,才肯下去。這件事發生在芝加哥的隆冬,但布魯克斯牧師硬是在屋頂上撐了幾個月,睡在帳篷裡,身旁的電暖器靠延長線供電,而每到做禮拜的時候,包括泰奈莎在內的信眾則是在對街教堂裡透過直播畫面聽他講道。這件事轟動一時,吸引了許多權貴人士到訪,就連伊利諾州州長也曾到屋頂去探視他,還有民主黨內頗具威望的兩位牧師,傑西.傑克森(Jesse Jackson)與艾爾.夏普頓(AlSharpton)。政治人物都只是旁觀竊笑,認為這位牧師為求曝光度而忝不知恥,殊不知,他的確就是要把事情給鬧大。這一招還真的奏效了。布魯克斯在屋頂生活三個多月後,終於募集到四十五萬美元。他下來後那間廢棄的汽車旅館也就順利拆除了。

多年來泰奈莎還是或多或少有在關心政治,但荒謬的是那一切好像愈來愈與她的人生無關。「我還是會看辯論會之類的活動,但總是坐在那裡心想:有誰是我們真能信賴的? 誰是真的值得相信的?誰真的為我們著想? 而我所謂的『我們』不是指黑人。我是指『我們美國人』。我的問題是,到底誰真的在意我們?」

儘管外表看來頗為粗率,泰奈莎其實還滿杞人憂天的。她因為焦慮症狀而去看心理治療師,尤其擔心孩子們。她女兒米凱拉在讀中學,各方都還可以。她兒子安特萬是個好學生,但曾經差點惹上大麻煩。二○一四年時他二十歲,跟某位警官吵了起來,後來遭「毆打罪」(battery)起訴。安特萬並無前科,因此被判緩刑獲釋。其實他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與警務人員相處的機會,像是母親年少時頗受其關照的黑人女警珍妮佛.湯瑪斯,還有一位在警校教書的舅公。但帕克威花園地區年輕居民與警方之間的關係很差,常出現針鋒相對的狀況。泰奈莎對兒子說:「警察也很害怕啊!你可不能挑釁他們,要低調點!」

泰奈莎住在三樓,對於她家附近蕭條沒落的景況可說是一目瞭然。二○一五年,麥當勞收掉了,過沒多久輪到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而且每次有商家消失,彷彿就像是抽掉了一根原本能把社區鎖緊的螺絲釘。她說:「我們這裡沒有地方賣吃的、沒有賣藥的,也沒有醫療機構。」我說這裡跟沙漠一樣,很難覓食,但泰奈莎更正我講的話:「不只難覓食,這裡什麼都沒有。」

讓芝加哥人坐困愁城的核心問題在於沒有政治人物胸懷勇氣。五十多年來,芝加哥與伊利諾州政府的財政狀況崩壞,簡直像危樓一樣隨時會崩塌,究其原因就是民選官員與民代在競選時都很敢開各種芭樂票,但當選後卻沒有人願意加稅,因為那形同政治自殺。到了二○一五年,伊利諾州的財政已經陷入癱瘓。政府預算遲遲無法過關,而且因為債臺高築,納稅人所繳出的血汗錢裡面,每一百美元竟有三十一元是要拿來還債。州政府只能卯起來砍掉各項公共服務,而首當其衝者大多是那些無力抵抗的人,因此無家者的救濟金、家暴受害者的機構都大受影響。將近一半學生都是非裔與拉美裔的東北伊利諾大學(North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也很慘,校方不得不凍結各項支出,學校的銀行戶頭也大多提領一空。

黑人人口下降、暴力犯罪問題日趨嚴重、州政府瀕臨破產,這三個問題感覺起來是息息相關。原本就充滿緊張關係的芝加哥在二○一五年的最後幾週期間更是有危機一觸即發之勢,引爆點是拉寬.麥克唐納(Laquan McDonald)之死。這位十七歲黑人少年在生前沒沒無聞,沒想到死後竟會受到各界如此關注。

拉寬的一生是如此短暫而悲慘。母親在十四歲就懷了他,還遭男友家暴。到了五歲時,拉寬在日間托育中心竟然會自殘,用拳頭打自己的臉。到了青少年階段,他已經屢屢因為攜毒而遭警方逮捕。根據事後的驗屍報告,他的身體在人生最後一夜竟然還有殘留的毒品PCP(俗稱天使塵)。事發時他才剛滿十七歲幾週,盤查他的幾個警察是因為接獲報案才出動,民眾懷疑有人正要偷車或開車門竊取財物。拉寬的手裡持刀,而根據警方對於案發經過的報告,他拿起那把刀刺向一位名叫傑森.范戴克(Jason Van Dyke)的員警,因此傑森開槍還擊。拉寬中槍後當晚就去世,而這樁案件並未獲得媒體太多關注,幾乎沒有人報導。

但過沒多久社運人士圈與政壇就開始有傳聞指出這會是個驚天動地的大案。拉姆.伊曼紐爾掌政的市府在法庭上苦撐十三個月,希望能阻止警車監視錄影器的影片公諸於世。市府的律師團主張,因為調查程序尚未完備,若公開影片將會影響調查結果。此舉引來各界大加撻伐,不少人認為伊曼紐爾市長是為了怕影響競選連任的選情而扣住影片。市府方面絕對早已意識到這件事可能演變成爆炸性的大案,即便死者家屬並未提告,卻早早同意支付五百萬撫恤金。我看到這則新聞時,不禁聯想到許多芝加哥人的命運都是如此,像是一段段由種族、金錢與暴力問題交織而成的重唱副歌。

二○一五年十一月,某位庫克郡(Cook County)法官下令市府必須交出影片,此時社會大眾才恍然大悟,實際情況根本就不是警方陳述的那麼一回事。在這段於夜間拍攝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持刀的拉寬其實是往另一個方向逃開,而范戴克就開始朝他射擊。拉寬倒下後范戴克仍未停手,最後一共開了十六槍,每一槍都讓拉寬倒在地上的身體冒出白煙。

公布影片的幾個小時前,檢方就已經先以幾項一級謀殺罪起訴范戴克,而上一次有執勤警官遭這種罪名起訴,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在社運圈人士看來,這可說是政府典型的招數:搶先在影片公布前起訴,希望能藉此堵住社會大眾的嘴,避免遭受批評。豈料等到影片公布後,還是點燃了芝加哥人的怒火。有人死於非命的案件在芝加哥可說已是司空見慣,但各界仍普遍感到悲憤不平—不只是為了拉寬的死,也是哀嘆政府在各個方面都已失能,才會交疊出如此慘劇,而且政治人物為了自保而悄悄掩蓋這種冤案,更是可悲。到了黑色星期五,本該被血拚人潮擠爆的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venue)高級商店區遭抗議群眾占領。抗議行動持續數週,遊行民眾高呼「十六發子彈,一樁包庇案」,指名伊曼紐爾市長要辭職下臺。

在非白人的芝加哥居民看來,那影片不只是揭露出拉寬死亡的真相,也讓他們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冷眼旁觀的警車監視錄影器讓大家識破了幾十年來政府的各種謊言與濫權情事,好幾個世代的芝加哥人在與執法單位接觸的經驗中,往往都是承受冤屈的一方:馬丁.路德.金恩牧師遇刺後的社會動亂期間,老戴利市長曾經下達「格殺勿論」的開槍令;一九六九年黑豹黨領袖佛雷德.漢普頓在自家遭警方開槍擊斃;還有曾在韓戰、越戰期間擔任憲兵軍官的強.柏吉(JonBurge)在成為市警局指揮官後,更是於二十年之間(一九七二至一九九一年)對至少上百位市民屈打成招。柏吉的黑歷史讓市府深感蒙羞,因此市議會除了要求市府支付許多蒙冤受害的市民補償金,還把柏吉的不光榮事蹟納入課程,規定公立學校必須以此為法治教育的材料。

拉寬.麥克唐納之死雖是小案,但見微知著,這讓我們可以全國範圍內清楚看到犯罪與懲罰、寬恕與受害等需要重新省思之處,更重要的是社會已經出現極度不平等的狀況,弱勢族群甚至於無法享有最基本的公民權,也就是不受國家暴力侵擾的自由,以及無罪推定的司法待遇。拉寬遇害前大概兩個月,也在密蘇里州佛格森市(Ferguson)發生黑人青少年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遭警方槍殺的事件,讓二○一三年問世的社會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重獲關注。後來的抗議已非針對單一事件,而是開始呼籲美國人要重新檢視全國各地警方的執法方式是否過當。

芝加哥人對於「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特別有感:數據會說話,二○○七至二○一四年之間,總計有將近四百人淪為芝加哥警方的槍下亡魂,但其中只有兩件個案遭市府斷定為有用槍不當的情況。拉寬遭槍殺不久後,一位警方的無線電調度員問在場員警:中槍的青少年傷勢如何?調度員以「受害者」稱呼拉寬,但現場一位員警打斷他,說應該是「犯人」。調度員也同意這說法,她說:「對,我就是那個意思。」

拉寬之死帶出更深刻的一些問題,例如芝加哥市警局對於市民的投訴往往不聞不問、對於有問題的員警也很少施予處罰,還有市政方面往往與警局心照不宣、沆瀣一氣。警方執法不當的問題層出不窮,導致市府為了息事寧人而支付和解金,自從二○○四年以來已經累計多達五億美元。由於這次事件已經發展到怨聲載道的程度,伊曼紐爾市長的支持率也狂掉至僅剩百分之二十七,而他也獲得了「一趴市長」的惡名。抗議人士如影隨形,甚至到官邸外去「站崗」。

活躍於社運圈的天主教神父麥可.佛雷格(Michael P_eger)參與過其中幾次示威活動,他曾當面質疑過市長。我詢問神父當時的情況,他說:「他當著我的面對我說:『麥可,我沒有犯法啊。上帝為證,我真的沒有犯法。』我說:『好,我相信你。』」伊曼紐爾說,他會選擇不公開影片,只是遵守市政府的標準程序,但佛雷格神父仍然認為這是市長失職。最後他是這麼對市長說的:「你知道辦案程序搞砸了,所以就用市府的標準程序來做掩護。」

作者出生於倫敦,1998年哈佛大學畢業後加入《芝加哥論壇報》,並在2002年派駐開羅,負責伊拉克戰爭、埃及、敘利亞等中東事務的報導。2005年遷居北京,擔任《芝加哥論壇報》駐北京社長,他的報導團隊在2008年榮獲普立茲調查報導獎。2008年他繼何偉(Peter Hessler)之後擔任《紐約客》雜誌駐北京特派員,一直到2013年。他目前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負責政治和外交事務的報導。

歐逸文被評價為是繼何偉之後,描述和詮釋中國最好的作家和媒體記者。歐逸文擅長將中國人和中國的公眾事務放置在廣闊背景和歷史脈絡中,勾勒出複雜的中國全景圖。2013年歐逸文離開北京後,將其在中國長達八年的訪談紀錄,鎔鑄成他的第一本著作《野心時代》,該書當年在美國捲起一股旋風,上自政治人物,下到普通百姓,人人都需要一本《野心時代》來理解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野心時代》最終也在2014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殊榮。

歐逸文的第二本著作是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傳記,歐逸文對拜登的採訪始於2014年,前後專訪了四次。為了撰寫《喬.拜登》,歐逸文訪問美國政界超過百位以上的人士,包括歐巴馬、拜登的家人、長期的助理、華府及德拉瓦州等地的反對派及相關人士。

2021年1月6日歐逸文第一線報導美國國會山莊襲擊事件,該事件也觸發歐逸文撰寫他的第三本著作,也就是本書《國之荒原》。


書名:《國之荒原: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作者:歐逸文(Evan Osnos)
出版社:八旗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