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重量級漢學家林培瑞訪台時指出,中共透過語言滲透和媒體影響,刻意混淆認知,並透過孔子學院和TikTok進行全球認知作戰。他亦投書批評媒體不自覺採用中共用語,如將異議人士稱為「分子」之貶義詞,並強調用詞的重要性,避免受中共影響。他主張TikTok是中共傳播思想的工具,支持美國的「非售即禁」政策,並呼籲台灣仿效,以法律措施限制中共影響。他更提醒民眾保持獨立思考,抵禦中共認知作戰。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推動其軟實力(soft power)與銳實力(sharp power),這些策略已逐漸滲透到世界各地,包括台灣。中國透過抖音(TikTok)、小紅書等中資社群媒體,甚至是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上的短影片,將其影響力擴展至各個領域,無論是教育、日常生活還是專業領域。尤其是對於Z世代和Alpha世代的年輕學子而言,他們透過這些平台接觸到的內容,無形中受到了中國語言、思想和文化的影響,逐步融入他們的生活與學習方式中。
一些中國用語如「早上好」、「方便麵」或「西紅柿」或許尚無傷大雅,甚至在特定情境中能補足台灣用語的不足,例如「晚上好」能避免台灣「晚安」中「要睡覺」的隱含意思。然而,部分中國用語的語意表達具有模糊性,甚至與台灣語言的邏輯結構相悖,不僅影響語言表達的精準性,亦對台灣學子的邏輯教育造成潛在傷害。本文將透過幾個具體例子,探討此現象如何影響台灣語言習慣與邏輯思維。
1.「通過」與「透過」的混用:因果與手段的混淆
在台灣,「通過」具有 through 和 pass 的雙重意涵。例如,「通過隧道」表示穿越隧道,而「通過筆試」則代表著筆試已經及格。相形之下,「透過」通常用來表達為達成某目標的途徑或手段,例如「透過筆試進入大學」,指的是以筆試作為媒介或方法。
然而,在中國用語中,「通過」往往取代了「透過」的功能,模糊了二者的語義界線,進而影響表達的精確性。那麼,「通過筆試考上大學」究竟是指以筆試作為入學的途徑(有別於其他多元入學管道),還是指筆試已經及格?這種語意不清的表述削弱了語言的邏輯性與層次感,容易讓讀者對意圖產生困惑。
這樣的用語習慣若被學子接受,不僅可能削弱其區分「因果」與「手段」之間差異的能力,還可能影響其在推理與解釋上的精準性。長期而言,這將對邏輯思維的養成產生負面影響,阻礙學生在學術寫作或正式表達中追求語言精確性的能力,甚至影響批判性思考的發展。
2.「質量」取代「品質」:質與量難以區分
在台灣,「質量」是物理學中的專有術語,用於描述物體的質量(mass),其語義嚴謹且專業。然而,中國用語將「質量」泛化至抽象概念,例如「翻譯質量」或「文章質量」,實際上是為表達台灣慣用的「品質」之意。這種用法不僅模糊了「質量」在科學領域的精確性,還可能混淆學子的語意判斷。
不僅如此,這種用法也使「質量」在語言與文學中失去了隱喻與多層次表達的可能性。在台灣,「質量很高」原本能象徵一篇文章的分量與重要性,帶有如物理「重量」般的隱喻,暗示其深遠影響;但純化為「品質」後,這種表達被削弱為直接的高低評價,限制了文學作品透過多義詞彙傳遞深層意境的能力,也使評論語言失去層次感,進而影響語言文化的美學價值。
更甚者,台灣常區分「質」跟「量」的抽象概念差異,比如常見的「質變」(根本性質改變)和「量變」(數量或程度改變)。在「品質」逐被「質量」取代後,學子要去理解兩者之間差異就會更加困難。比如說,就會把質變視為量變的延伸,認為只要透過不斷提升數量或程度,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本質上的改變。像是誤以為單純增加資源投入(如提升經費或人力)即可達成制度或社會結構的本質性改革。
3.「信息」的雙重指涉:動態的靜態化
在台灣的語言環境中,「資訊」通常指資料的集合或整體(如「資訊管理」),而「訊息」則指具體的單一傳遞內容(如「傳送訊息」)。也因為「訊息」一詞的性質,常被轉品為動詞使用,例如「我訊息你」意指「我傳送訊息給你」;反之,「資訊」則較少出現轉品修辭,可見較具有靜態屬性。
然中國用語中的「信息」同時涵蓋雙重意義,模糊了「資訊」與「訊息」的界線。例如,「個人信息」在中國語境中通常指「個人資訊」,身份證號、聯絡方式等資料集合;當「個人信息」被置於台灣語境時,常會被誤解為通訊軟體中的聊天記錄內容。同樣地,「信息安全」容易被理解為與訊息傳遞相關的安全議題,如加密聊天或防止通訊內容洩露。而「信息處理」也容易誤解為通訊的處理,而非資訊的整理與分析。
這種混淆已逐漸滲透到日常用語中,甚至有意避開中國用語的台灣人,也不自覺地使用如「健保卡訊息」這類不合邏輯的表達方式。這種用法不僅改變了「訊息」的語義重心,還在無形中削弱了它原本帶有的動態傳遞的過程。然若「訊息」開始被用來指涉靜態的內容或資料集合時,不僅使得表達變得更加含混,也可能影響語言使用者對動態與靜態概念的感知與理解。
4.「水平」與「水準」:方向的錯位
在台灣,「水平」通常指橫向位置,例如「水平線」、「水平尺」;「水準」則用來表示標準或程度,例如「語文水準」。但在中國用語,「水平」被泛化至多重語境,如「英語水平」、「技術水平」、「酒精水平」及「荷爾蒙水平」等用法。因而「保持水平」也會有兩種含義,既可能是指維持水平方向上的穩定,也可能是表達保持某種能力或程度穩定的意思。
由於「水平」和「垂直」相對,才能衍生出許多描述不同分佈或流動模式的概念。例如,在社會流動研究中,「水平流動」指相同社會階層內的橫向移動,而「垂直流動」則描述向上或向下跨越階層的移動。同樣地,在性別職業隔離的討論中,「水平隔離」用於描述不同性別集中於各自不同類型職業(護理女性集中、工程男性集中)的情況,而「垂直隔離」則指出在相同職業中,不同性別因地位差異而形成的分層現象。
然而,當「水平」被賦予「水準」的程度意涵後,這樣的概念區分可能會被模糊化。例如,若在性別職業隔離的分析中,將「水平隔離」理解為能力或成就的高低差異,便可能不自覺地混淆了職業分佈類型與性別成就高低之間的界線。如此一來,不僅使分析難以聚焦於結構性因素對職業分佈的影響,還可能在解釋模型中產生錯誤的因果推論,例如誤以為「水平隔離」與「垂直隔離」具有相同的成因或對個體影響力等同。
結語:語言精準性對邏輯教育的重要性
語言是邏輯思維的基礎,精準的語言能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的邏輯結構。然而,中國用語的語意模糊性,不僅削弱了表達的清晰度,也影響了學生對概念的辨析能力。在邏輯嚴謹的教育環境中,學生需要培養語感以區分細微的語意差異。這種能力不僅是培養批判思考的關鍵,也是年輕學子未來投入政策、法律及人文社會等專業領域時,可能會面對的困境。
隨著中國用語在台灣的滲透,我們必須認識到其影響不僅僅是語言上的「習慣改變」問題,更涉及邏輯教育與文化獨立性的維護。因此,不僅要盡可能減少抖音、小紅書等社群媒體影響,甚至可能在必要時禁絕。同時,在台灣教育體系中,也要更加強調語言的精準性,並培養學子對語意的敏感性,正是當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筆者建議,與其完全避免談論中國用語,倒不如像本文所呈現的那樣,將中國用語及其可能帶來的語意問題直接列出來,並在各類課程中進行討論。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加了解中國語言背後的文化與政治意涵,還能引導他們深入思考語言與權力之間的關聯。透過討論中國用語如何被用來塑造思想、引導行為或改變語境,學生們能夠提高對中國用語滲透的敏感度,從而培養批判思考和邏輯建構的能力。
作者為學生,主要專業在性別研究、社福研究和翻譯研究。
- 抖音危機:中國用語如何傷害台灣學子的邏輯教育 - 2024 年 1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