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菲舉行首次海洋對話之政治意涵

國防安全小組
1.3K 人閱讀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一、前言

中國在印太區域的持續擴張,引起周邊國家高度不安,尤其對與有海上領土爭議的菲律賓,以其船艦噸位優勢採取強硬作為,更是引起民主夥伴國家的嚴厲譴責。為應對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印太地區持續升高的挑釁脅迫行動。12月11日,美國、日本與菲律賓三國在東京舉行首次的美日菲三方海洋對話(trilateral maritime dialogue),對於中國在南海擴張海權,三國重申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並規劃舉行聯合演習,以及深化海洋合作。本文分從三國首次海巡演習、三國領袖峰會和平與安全共識、三國首次海洋對話、政治意涵與政策建議等面向,分析如後。

二、三國首次海巡演習

2023年6月1日,美國海岸防衛隊、日本海上保安廳及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舉行首次「肩並肩」(KAAGAPAY)三邊海事演習以強化聯合行動力,俾應對日益嚴峻挑戰的區域情勢。由於此次是美日菲首次舉行是項演習,有其重要意義,演習概況摘要如下。

(一)演習想定

演習想定為一艘涉及海盜活動的「目標船隻」,由美日菲海防人員組成的聯合執法小組登船檢查,以及展開搜救。

(二)演習目的

透過通訊、機動、攝影等演習及海上執法訓練、搜救演練等,加強彼此的聯合行動能力。

(三)演習地點

位於呂宋島中部巴丹省巴丹半島馬李威勒斯鎮(Mariveles)與馬尼拉灣口軍事要塞柯里幾多島(Corregidor)隔海相望之海域。

(四)演習兵力

由於當時菲律賓與日本尚未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故美菲「肩並肩23」演習,日本僅派軍事觀察員參與,此次美日菲海防聯合演習,可算是三方準部隊性質首次聯合演習,各國派遣兵力如下。

1.美國派出「史崔頓號」(Stratton)巡邏艇一艘。

2.日本出動「秋津島號」(Akitsushima)大型巡邏船一艘。

3.菲律賓派遣「梅秋拉.艾奎諾號」(Melchora Aquino)多功能巡邏艦、「嘉布瑞」(Gabriela Silang)近海巡邏艦、「長灘島號」(Boracay)巡邏艇和多功能巡邏艇各一艘。

註:2024年7月8日,日菲簽署相互准入協定;12月18日,菲律賓參議院批准該協定。

三、三國領袖峰會和平與安全共識

2024年4月11日,美國、日本與菲律賓在華府舉行首次三國領導人峰會,議題聚焦印太地區局勢及南海問題等。中菲兩國近來因為南海領土爭議衝突不斷,此次峰會明顯是為了應對北京在南海地區日漸升級的軍事威脅。美日菲三國領導人同意繼續加強安全和國防合作,包括透過國防部門之間的對話和聯合演習,以及海上安全合作,包括透過海巡之間的協調與合作。

此外,拜登(Joe Biden)總統在峰會上表示,要為所有人創造自由、開放、繁榮和安全的印太地區,並強調美國對日本、菲律賓兩國的防衛承諾是「堅不可摧的」(ironclad)。拜登還再次重申,在南海對菲律賓的艦艇、飛機以及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U.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的承諾。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表示,美日菲這種夥伴關係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三國關係加深的自然結果。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Fumio Kishida)將美日菲三個太平洋海洋國家形容為天然的伙伴,彼此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和原則,並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為了確保印太地區和平繁榮,我們重申美日菲加強合作的意向。

四、三國首次海洋對話

2024年4月,美日菲三國舉行領袖峰會,海洋安全保障成為最重要議題,當時三方決定成立美日菲海洋對話,擴大三國海上聯合演訓。12月11日,美日菲召開首次海洋對話,美方代表為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及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東亞暨大洋洲事務資深主任芮普胡伯(Mira Rapp-Hooper);日方由外務省南亞部長中村亮(Nakamura Ryo)出席;菲國代表則為外交部次長拉薩洛(Maria Theresa Lazaro)。此外,美國國防部與海岸防衛隊、日本防衛省與海上保安廳,以及菲國國防部與海岸防衛隊等均派代表出席。從美日菲三國派出高階官員出席首次海洋對話,以及有關海洋安全部門官員與會,顯示三國對海洋安全合作的重視。

五、政治意涵

美日菲從舉行三國海巡聯合演習,再到三國領袖峰會達成和平與安全夥伴關係的共識,進一步推進三國召開首次海洋對話,凸顯之政治意涵,歸納如後。

首先,4月11日,三國領袖峰會已經為後續加強安全和國防合作定調,此次美日菲三國外交要員齊聚日本東京,召開三國首次海洋對話,旨在貫徹三國領袖峰會共識,並尋求海洋安保合作、執法及擴大三國海上聯合演訓建立共識。

其次,三國與會代表直陳中國在南海的壓制性非法行動令人擔心,菲律賓的合法海洋權益,正因中國非法、脅迫和攻擊等行為遭到漠視,故三國必須體認艱難且複雜的情況,並與擁有共同價值和原則的國家進一步強化合作。2025年1月20日川普將就職,其政府政策目前尚難預料,在政權交接期間舉辦三國海洋對話,彰顯三國的合作不可動搖。

再次,從本次美日菲參與海洋對話的層級,以及美國國防部與海岸防衛隊;日本防衛省與海上保安廳;菲國國防部與海岸防衛隊,均派代表出席來看,顯見美日菲正全面整合國防及海巡力量,制衡中國在南海擴權,以及因應中國所採取的各項灰色地帶行動意圖明顯。

六、政策建議(代結語)

日本與菲律賓兩國地理位置各位於我國右上方及右下方,且同屬第一島鏈國家,三國之安全實屬唇齒相依關係,我國應持續表達共同分擔區域安全責任的意願,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強化台美台日台菲之海巡合作

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啟與美國及日本海巡的合作,例如2024年7月,海巡署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進行搜索及救難演習,為1972年9月台日斷交後,雙邊首次共同海上訓練,未來應將合作的層面擴及我與日本及菲律賓海巡的常態性合作,深化第一島鏈國家在維護海洋安全的能力。

(二)爭取參與美日菲三國海洋對話

台日菲同屬第一島鏈國家,且台灣居於重要關鍵位置,美日菲召開海洋對話,不應因中國因素,不邀台灣參與攸關第一島鏈國家共同利益的對話。我國應持續表達對於有助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合作,都樂意貢獻一己之力,積極爭取參與美日菲未來有關海洋安全的對話及聯合演習。

參考資料
中文
一、BBC News 中文,〈美日菲峰會聚焦南海問題 拜登稱對兩國防衛承諾「堅不可摧」〉。
二、林翠儀,自由時報,〈美日菲首次海洋協議 制中擴權〉。
三、陳妍君,中央社,〈美日菲海巡展開首次三邊聯合演習保衛海域安全〉。
英文
1.The White House, Joint Vision Statement from the Leaders of Japa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2.The White House, Inaugural United States-Japan-Philippines Trilateral Maritime Dialogue. 3.U.S. Indo-Pacific Command, U.S., Philippines, Japan Coast Guards Conduct Trilateral Engagements in the Philippines.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