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修改選罷法,規定未來罷免案提議人及連署人應附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隱性增加罷免連署的難度,加上這第9屆立委就任以來,藍白聯手透過修法、刪減預算癱瘓國家機器,摧毀台灣自由民主憲政,逼得不同選區公民紛紛趕在修惡的選罷法生效前發起大罷免活動,目前預估泛藍立委有34名會通過第1階段罷免提案(本文截稿前已送31件),另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也將通過罷免提案。
這將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罷免提案
這是台灣有史以來同一時期規模最大的罷免提案,提案連署也在全台各地獲得熱烈響應,可預期通過第2階段連署而進入投票的罷免案也將最多,因此,社會各界早早定調為「大罷免」。諷刺的是,國民黨立委與黨員也知道他們新修惡通過的選罷法不利於罷免提案與連署,眼看對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來勢洶洶,也趕在選罷法修惡條文生效前,鎖定約14名綠營立委展開罷免提案(本文截稿前送13件,其中1件遭駁),以求反制。
遭媒體報導曾私下哀嘆「小傅(指傅崐萁)現在很大喔。」的韓國瑜,在2月10日賴清德總統邀集5院院長會商國政的場合上,除了呼籲行政院不要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承諾繼續與朝野黨團協商,也希望賴總統呼籲各方停止大罷免。前者是因為此次總預算審查,迄今沒有人有把握釐得清究竟總共刪了多少?個別部門刪了哪些項目與多少預算?導致立法院各委員會與預算中心仍整理不出總預算案審查報告,行政院針對總預算案覆議,只是更讓這些藍白立委惱羞成怒。至於後者─希望賴總統呼籲各方停止大罷免,應該是韓國瑜受託自國民黨內區域立委所帶之話,由此可看出應有不少勢必要面對罷免提案的國民黨區域立委對此次大罷免是擔憂的。
亂刪總預算烽火連天
總預算案的審查與大罷免,兩者表面上看似沒有關聯,但其實是相互牽連綁在一起的。由於藍白玩得太開心、太過火,上會期胡亂提案刪減預算的後果,不僅影響許多機關正常運作(如監察院、NCC、陸委會、行政院中、南、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業務難以正常推展(如文化部)或學術研究受影響(如中央研究院),還有因藍白修法與杯葛人事而停擺的憲法法庭與NCC,累積所導致的輿情與民怨,正是這波大罷免最大的推波助瀾,也因而讓這些提案立委們不敢、不願讓會揭露提案人的提案書(表)以完整面目示人,行政院以窒礙難行為由對總預算案的覆議,雖是對立法院總預算審查結果表示無法接受的反制,但換個角度想,又何嘗不是替立法院重新矯正總預算荒謬審查結果的下台階呢?
如果2月10日韓國瑜以立院院長身分表達的是,願意協調立法院(其實是指國民黨)接受行政院覆議,務實重審總預算,藉此交換賴總統呼籲各方停止大罷免,如此不僅合情合理,也充分展現了立院院長的高度與中立性,可惜韓國瑜政治智慧遠遠不如王金平,只是一味偏站國民黨立場,既希望行政院不要覆議,又期待人民不要大罷免,魚與熊掌都想兼得,賴總統如何敢許諾?
縱使賴總統許諾呼籲,主動發起罷免與連署參與提案的公民朋友也不會買單,因為1年來藍白在國會形同政變的荒謬演出,多數公民已經忍無可忍,大罷免即是一場反制藍白的抗暴運動,所以,韓國於的兩項呼籲,結果注定是兩頭皆失。賴總統的國政會商也只徒具形式,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成果,朝野政黨仍將繼續硬碰硬,大罷免也會持續發酵(如「2025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的台灣文學作家聯署聲明)。
韓國瑜囿於黨派之見
韓國瑜以承諾繼續與朝野黨團協商為由,呼籲行政院不要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也讓人摸不著頭緒,所謂「承諾繼續與朝野黨團協商」,是要協商什麼議題?未來其他議案?已經三讀的總預算審查?如是後者,除非行政院覆議,否則,源自憲法第70條規定與司法院釋字第391號解釋意旨,立法委員不得自行移動行政機關會計項目與增加預算的限制。
加上預算法第79條也限定行政機關得請求提出追加歲出預算的項目僅有︰1.依法律增加業務或事業致增加經費;2.依法律增設新機關;3.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經費超過法定預算;4.依有關法律應補列追加預算;而且這種情況也不符《預算法》第83條所訂可以提特別預算的條件。在以上重重限制下,所謂繼續協商如是指總預算案,究竟能協商什麼?如何協商?恐怕韓國瑜也不知道自己所指為何?有媒體立刻往韓國瑜臉上貼金說這是釋出善意,但根本是一貫的空話!
黃國昌只聽命於傅崐萁
更何況大罷免會否讓現任區域立委血流成河,完全與民眾黨無關,即將當選完全接掌民眾黨的黃國昌樂得讓民眾黨隔岸觀火,心裡恐怕還打著藍綠最好兩敗俱傷,民眾黨等著坐收進一步擴大地盤的漁翁之利,何須參與協商來幫藍綠區域立委滅火?因此,在2月10日晚間便明白地質問:「請問要協商什麼?」並表示「民眾黨的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等同不留情面地讓韓國瑜碰了釘子,畢竟黃國昌甘心被摸頭與奴從的人,是「現在很大」的傅崐萁,並非立院院長之尊的韓國瑜。而能指揮得動傅崐萁的,絕不會是國民黨中央與黨主席朱立倫,傅的主子比較可能是中國的中南海與國台辦,在國台辦尚未指示給傅崐萁,傅還沒表態前,黃國昌怎可能同意協商?
從目前客觀情勢判斷,約有10位國民黨區域立委面臨罷免風險較高,民進黨區域立委整體風險低,充其量僅有吳沛憶與吳思瑤風險略高,需要多費心應對。現在也許言之過早,但於完成第2階段連署後,藍綠各有多少立委要面臨罷免投票的情況已經底定,有多少立委會被罷免成功的風險,乃至朝小野大的局面會否改變,也應該各自有所評估盤算。
何妨藍綠合作通過不信任案,立院全面改選
此時,藍綠即應各自認真思考並好好談一談,雙方縱使要全面開戰,與其任民眾黨隔岸觀火,坐收漁利,或許乾脆藍綠聯手,由藍營提主動不信任案,藉由部分民進黨立委支持來完成不信任案,再由行政院長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以全面改選讓民眾黨無法置身事外,一起面對台灣民意檢驗,以定之後於立法院的行止。
作者是因為喜歡大自然與賞鳥,而把法律用到保護環境與土地上,卻滿身不合時宜的律師。
- 賴政府日漸迫切的多重憂患 -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四接環評也是一場對環境部與環境運動的體檢 - 2025 年 2 月 26 日
- 這是一場公民忍無可忍的抗暴活動 - 2025 年 2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