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隨著美國與中國之間對立情況逐漸升溫,雙方在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不斷提升,近期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發布一份報告,分析中國的飛彈戰略可能對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基地造成危害,呼籲美軍應該優先建立第一島鏈範圍內的空中拒止能力,才有機會在中國的飛彈攻擊中,維持美國空軍的作戰優勢。
美國空軍規劃於2025財年完成其現代化戰略的重要階段,透過加強與同盟的聯合防禦,調整印太兵力部署及聯合演訓,來強化能力的升級,維持壓倒性威懾態勢,確保對盟國的安全承諾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本文就中共空軍發展現況、美國印太部署規畫、印太區域演訓及戰略意涵,分述如後。
二、中國空軍發展現況
近年中共解放軍空軍發展迅速,尤其去年12月26日成都飛機公司(成飛)及瀋陽飛機公司(瀋飛)相繼試飛的JH-36及J-50戰機即可看出,在未來10年後,其空中戰力將大幅度躍升,現就美2024中國軍力報告有關空軍部分,摘整如表一。
表一 中共解放軍空軍兵力表 | |||
機型 | 架數 | 武器 | 特點 |
J-16 | 280 | PL-17 空地88巡弋飛彈 反輻射飛彈 | 超遠距空對空飛彈 |
J-20A | 300 | PL-15 雷石炸彈 | 遠距空對空飛彈 |
J-35 | 已試飛 | ||
J-10 | 588 | PL-15 | |
J-11 | 245 | PL-15 | |
SU-30 | 97 | PL-15 | |
SU-27 | 32 | PL-15 | |
SU-35 | 24 | PL-15 | |
J-7 | 48 | 將逐步換裝J-16 | |
J-8 | 72 | 將逐步換裝J-16 | |
JH-7A | 200 | ||
H-6K | 196 | 遠距攻陸巡弋飛彈 YJ-12遠距超音速反艦飛彈 | 可攻擊第二島鏈內的基地及軍艦 |
H-6N | 空射彈道導彈(ALBM) | 可能具有核打擊能力 | |
H-20 | 隱形戰略轟炸機開發中 | ||
JH-36 | 新型中遠距隱形轟炸機已試飛 | ||
J-50 | 新型隱形戰機已試飛 | ||
運-9(GX-11) | 5 | 干擾對手的目標偵測及指揮通信 | 新型通信干擾/電子對抗飛機 |
J-16D | 12 | 電子干擾機 | |
TU-154M/D | 4 | 訊號/電子偵察機 | |
IL-78 | 3 | 重型加油機 | |
運-20U | 8 | 重型加油機 | |
KJ-500 | 20 | 先進的機載預警和指揮,可空中受油增加航程 | |
KJ-2000 | 4 | 提升性能機載預警和指揮 | |
KJ-200 | 4 | 提升性能機載預警和指揮 | |
翔龍無人機 | 16 | 噴氣動力 | |
WZ-8無人機 | 24+ | 超音速偵查機可掛在運-20或是H-6的機腹下 | |
GJ-11 | 2+ | 提升型隱形無人戰機 | |
BZK-005無人機 | 100 | ||
TW-328/TB001無人機 | 135 | 更新型 | |
總架數3,150餘架(不包括教練機及無人機) 戰鬥機1,900架 |
資料來源:綜整自美2024中國軍力報告及媒體
三、美國印太部署規畫
觀察2024年美空軍官網的政策及印太演訓作法,美國空軍在印太合作力度增加甚多,尤其如何與盟友更緊密合作強化戰力及快速兵力部署等面向,作法創新殊值關注,相關要點摘述如下。
(一)駐韓部署調整
駐韓美軍第七空軍司令部由第8和第51戰鬥機聯隊組成,從2025年1月開始分階段撤出烏山空軍基地第51戰鬥機聯隊第25中隊20架A-10戰機,預計在2025財年年底完成,以升級的F-16、F-15EX(接近第五代機能力)及F-35戰機輪流駐防(31架),來增強此區域的整體空中力量,威懾和保衛南韓免受北韓的攻擊。
(二)駐日部署調整
美國駐日部隊是美國印太司令部的下屬統一司令部,駐日美軍已提升為聯合作戰總部,設在東京橫田空軍基地,由駐日美軍司令兼第五航空隊司令指揮,美國空軍將在嘉手納空軍基地 (Kadena Air Base)部署36架F-15EX戰機,在三澤空軍基地(Misawa Air Base)部署48架F-35A戰機,分別取代48架F-15C/D和36架F-16CJ戰機。
在此過渡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軍將繼續由第五代和第四代的F-35A、F-22A和F-16C戰機,在嘉手納空軍基地持續輪調部署,美國空軍駐紮在日本的戰機數量將保持在84架,輪換時間為期六個月。
(三)敏捷作戰運用
在中共解放軍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及先進科技的迅速發展威脅下,恐限制美軍聯合部隊行動自由及作戰能力,為強化美空軍在印太地區能支持聯合全域作戰(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 JADO),敏捷作戰運用(Agile Combat Employment, ACE)的發展應運而生,ACE的成功運用,能在所有領域進行對敵監視、偵察及定位,產生後續決策和協同行動,為了使聯合部隊能夠有效運作實現行動自由,必須採跨領域融合,期使對手面臨複雜政治情況或打亂其作戰節奏,空軍必須重新關注在長期使用基地外,另外發展遠征作戰能力及地點,提供重新快速安排部隊和設備進入戰區,以執行分散式行動來降低部隊風險,具體作法如下:
1.透過加強日常戰場與聯盟經營,提高盟國的合作能力,增加這些協定的支援數量和範圍(如天寧島、塞班島、帛琉、日本、菲律賓及韓國…等)。
2.應對採購和交叉服務、託管支援協定,以及非空軍部分運作人員的作戰支援契約整合。
3.完成所需設備和供應預先定位協定。
4.完成物流作業運輸契約。
5.進入前線操作地點,包括合作夥伴的軍、民用及簡易機場。
6.分遣指揮層級可在前線簡易受限環境中與上級完成通信的設備整備。
7.各分遣隊已完成精簡優化的作戰行動能力配置。
8.一旦印太衝突發生,指揮官都能夠跨域對各前線執行指揮與管制。
9.飛行員應接受培訓並配備通信設備,於各前線分散操作點執行行動。
四、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
美國空軍為快速強化印太地區,運用其本土國民兵空中力量,快速敏捷行動部署於印太各前進地點,並加快發展無人忠誠僚機倍增戰力,與各盟友合作的政治氛圍,將使中共對地區的軍事行動有所顧忌。
(一)前推部署
1.2023年太平洋拉力賽:美國空軍預備役第22航空隊於9月9日至23日在夏威夷波哈庫洛亞(Pohakuloa)訓練區進行了為期兩週的「2023年太平洋拉力賽」(Pacific Airlift Rally 2023)敏捷作戰演習,共有超過23個部隊和近400名飛行員在演習區執行聯合機動,在演習中展示了國民兵空軍高作戰節奏機動投射到該地區的能力,在分散的地點同時快速生成空中力量。
2.「塔朗沙克蒂 2024」:美國太平洋空軍部隊於2024年8月30日抵達印度焦特布爾空軍基地(Air Force Station Jodhpur),參與印度空軍主導「塔朗沙克蒂 2024」(Tarang Shakti 24)第二階段演習,這是印度最大的多國部隊演習,有四個美太平洋空軍附屬單位、澳洲皇家空軍、斯里蘭卡空軍、希臘空軍、新加坡空軍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空軍等單位,目的在訓練各國聯合防空、偵察、空運和近距離空中支援等多樣化的合作,參加演習的美國空軍部隊和飛機包括第25戰鬥機中隊的A-10、第148戰鬥機聯隊的F-16C戰機、第909空中加油中隊的KC-135和第139空運聯隊的C-130H,能為參與演習各國空軍提供協助。
3.時任美空軍司令弗洛西(David Flosi)上將於2024年4月5日前往菲律賓進行一系列雙邊活動,以重申美國與菲律賓之間強大而堅定的聯盟關係,討論重點為《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地點的進展,並探討擴大美菲安全合作、聯合培訓計畫及增強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能力的做法。
4. 「老虎對抗2024」(Cope Tiger 2024)三邊空中演習:參演國家美國、泰國和新加坡,地點於泰國呵叻(Korat)皇家空軍基地 (AFNS),參加第28屆為期兩週的飛行、任務規畫、社區活動和關係建設演習,其中來自美國阿拉斯加艾爾森空軍基地(Eielson Air Force Base)的F-35A 戰機與來自韓國群山空軍基地(Gunsan Air Force Base)的F-16C戰機也一起參與,華盛頓空軍國民警衛隊KC-135加油機亦參加,他們協助盟友和合作夥伴執行9次空中加油任務。
5.印太多國「機動衛士2023」(Mobility Guardian 23)演習: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空軍演習,有來自澳洲、加拿大、法國、日本、紐西蘭、英國和美國共同參加,在太平洋地區的行動整合使得聯合部隊能夠在戰區進行與其他演習相關的機動,美軍KC-135和KC-46機組人員在連續的35小時空中任務中,不間斷的執行空中加油,亦獲得跨國不同機種加油的新經驗。期間允許混合機組人員執行空運任務、混合多國航空醫療後送團隊,以及允許來自不同國家的維護人員,修理彼此的飛機和採購共享零件的綜合維護支援。
(二)積極階段
美國空軍正在開發新型的半自主無人機(UAV),稱為協同作戰飛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所謂的「忠誠僚機」,可以與新的和現有優化的戰機一起執行任務的大型噴射無人機,能夠單獨或以小組形式飛行,並可執行各種任務,包括空對空、空對地、電子戰及情報、監視和偵察,無人機的人工智慧軟體將實現與飛行員的協同合作,並接受飛行員的指導,並比當前戰機更低的成本投入使用,預計於10年內籌建1,000架,每架戰機以指揮兩架CCA為原則,CCA的成本約為載人戰機價格的1/3,CCA以虛擬培訓方式,因此其本身的飛行時間使用更少,從而可降低維護成本,因此,美國空軍可能會購買更大量的機隊來增強戰力。
五、戰略意涵
因應中共解放軍空軍的迅速發展,美國空軍加速調整印太部署為當務之急,為持續保有美國在印太的優勢,並確保其國家利益,其戰略意涵,歸納如下。
首先,中國持續投資用於擊敗美國及其盟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投送力量的能力、作戰概念和組織,並繼續擴大其核武力量及網路作戰能力。近期中國更進行大規模對台複雜的入侵和封鎖演習,美國必須為未來潛在的衝突做好準備,空軍部隊須進行多樣化措施,俾因應中國空軍在印太的威脅。
其次,美國正尋求將印太地區聯盟相互聯繫,來保護印太地區安全,從提升駐日空軍指揮層級,到輪調駐韓及太平洋能力優化,並運用敏捷部署及強化CCA無人機隊作法,以增強與盟友間的協同作戰。
再次,美國空軍在印太司令部部署各式軍機2,500架(含夏威夷、阿拉斯加、加州、關島、密克羅尼西亞),以及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的美國印太基地,另有日本三澤、嘉手納和橫田,韓國烏山和群山,澳洲達爾文,並以菲律賓和新加坡的某些軍事設施做為前沿基地執行任務。此外,美國空軍與亞洲各國空軍實施多次雙邊演習,以促進互通性並發展政治軍事關係,彰顯在印太存在的價值。
六、政策建議(代結語)
因應中共威脅遽增,除加強對中共空軍實力的了解外,美空軍持續強化其領先態勢,並精進組織運作作法,俾能在未來作戰中保有優勢,維護印太安全及美國利益,政策建議如後。
(一)關注今年美軍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
印太地區美國所主導之各式軍事演習,如「利劍」、「環太平洋」及「肩並肩」軍演等,有雙邊及多邊型式,參與國家多則數十個,我空軍若能參與前述演習並獲取經驗,當能提升我空軍作戰能力,故國防部應提出我欲參加之演習,循台美對話管道向美國爭取。
(二)表達我空軍觀察團觀摩該演習意願
我國空軍在美受訓時,雖能參與美空軍紅旗演習相關個別任務,但只是戰術層級,在美國川普新政府上台後,判有擴大參與契機。未來我國所派遣觀察員及專家學者,國防部暨空軍司令部應有全方位思考。
(三)協調美國防部參與美軍之各式演習
印太地區美國所主導之各式軍事演習,有雙邊及多邊型式,我國針對前述各式軍事演習應有擬案,並經由外交渠道,向主導演習國家提出參與需求。此外,美國在各式演習當中均有主導地位,所以,我國在提出需求時,若能獲得美方支持,當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U.S. Air Force 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
2.Indo-Pacific Defense FORUM, Inaugural Tarang Shakti exercise shows air forces’ interoperability for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3.Indo-Pacific Defense FORUM, U.S. boosts‘resilience and survivability’ of Indo-Pacific air bases.
4.Indo-Pacific Defense FORUM, Thai, Singaporean, U.S. troops join forces at trilateral Cope Tiger exercise.
5. Stimson Center, Kelly A. Grieco.Hunter Slingbaum. Lieutenant Colonel Jonathan M.Walker, Cratering Effects: Chinese Missile Threats to US Air Bases in the Indo-Pacific.
6.U.S. Air Force, US Air Force transitioning from A-10s to cutting-edge upgrades in Korea.
7.U.S. Air Force Reserve Command, Air Force Reserve concludes exercise in Indo-Pacific.
8.U.S. Air Force Doctrine, AGILE COMBAT EMPLOYMENT.
9.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4.
10.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ounces Modernization Plan for Tactical Aircraft Based in Japan.
11.U.S. Transportation Command, Air Mobility Command’s Largest Global Exercise Proves Success in Indo-Pacific Theater.
12.22nd Air Force Public Affairs, U.S. Air Force Reserve Command, Rally in the Pacific 2023.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 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通過台海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8 日
-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日韓外長舉行會談之研析 - 2025 年 3 月 12 日
- 菲律賓強化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