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總統將舉行會晤之研析

國防安全小組
1.2K 人閱讀
圖片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一、前言

俄羅斯副外交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2月22日宣布,俄羅斯正在安排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面對面會晤。由於美國及俄羅斯是世界第一、二大軍事強國,且俄羅斯是俄烏戰爭當事國,兩國總統會晤攸關俄烏戰爭能否結束,對歐洲有無比的重要性;對印太地區也有其不可忽視的連動性,殊值密切關注。本文分從美俄外長二月會談要點、美俄總統將會晤、政治意涵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析述如後。

二、美俄外長二月會談要點

2月18日,美俄外長各率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的迪里耶皇宮(Diriyah Palace)舉行會談。美方代表團由美國國務卿魯比歐 (Marco Rubio)領銜,成員包括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及中東事務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俄羅斯由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率領,成員為「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執行長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此次美俄外長會談已就未來對話機制達成初步共識,並同意繼續推動相關進程,美國方面強調,這僅是初步接觸,真正的和平談判仍需烏克蘭參與才能推進;俄羅斯方面則是形容會談「成功」,並指雙方已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有關美俄外長會談所達成共識,摘要如表一。

表一 美俄外長會談獲致共識摘要
區分內容備考
四項原則1.恢復兩國大使館職員配置。 2.籌組高級別團隊支持俄烏問題和談。 3.探討美俄建立更緊密關係和經濟合作。 4.「今天在場的我們五個人將繼續參與這一進程,以確保它以富有成效的方式進展」。1.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認為沒有烏克蘭參與的任何談判都是無效。 2.烏克蘭目前沒有計畫與俄羅斯進行單獨會談,並強調基輔政府的立場是以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為基礎。 3.俄羅斯不接受烏克蘭加入歐洲軍事聯盟。
停火方案 (分三階段進行)1.停火。 2.舉行大選。 3.簽署最終協議。

三、美俄總統將會晤

美國總統川普2月18日雖然說2月底可能與普丁會面,對此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19日表示,雙方總統或許就在本月會晤,但也可能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迄目前為止,美俄總統的「雙普會」仍由雙方溝通會晤細節。據媒體轉述,川普明確表示希望俄烏戰爭結束,渠也認為普丁有意達成終戰協議,但川普總統至今未詳述如何讓這場衝突畫上休止符。研判未來的「雙普會」應該會在2月18日兩國外長達成共識基礎上,持續推進兩國總統對結束俄烏戰爭的共識。

四、政治意涵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三年,美國總統川普信誓旦旦要結束俄烏戰爭,渠在1月20日就任總統後,即採取相關作法,美俄外長2月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獲得雙方都甚為滿意的共識。惟烏克蘭方面以未受邀參與會談,表達強烈不滿,然而國際政治終究是大國政治,只要能滿足美俄所設定的目標,並不會影響「雙普會」的舉行。據悉,川普與普丁將於三月舉行會晤,凸顯政治意涵析述如後。

首先,美國國務卿與俄羅斯外長針對烏克蘭戰爭達成解決方案這方面,咸認兩國踏出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奠定後續「雙普會」的基礎。據悉,俄羅斯並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其反對的是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是以俄羅斯對結束戰爭的底線已經非常清楚。

其次,烏克蘭對於未受邀參與美俄外長會晤,對雙方所達成的共識表達強烈不滿,美國未來如何安撫烏克蘭將是結束俄烏戰爭的重要工作。此外,據媒體披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會面後,宣稱烏克蘭準備好迅速且堅持不懈地努力與美國達成一項強而有力又有用的投資與安全協議。另外,據傳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準備做重大讓步,讓結束俄烏戰爭露出曙光。

再次,美國總統川普希望盡快結束俄烏戰爭,並施壓歐盟投入更多國防支出,要求北約承擔更大的防務責任。川普此舉主要考量將其重心移往印太地區,一方面強化美軍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對其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形成更大的威懾力;另一方面攜手俄羅斯主導結束俄烏戰爭,弱化中國介入國際事務的角色。

從次,就美國的立場而言,烏克蘭若沒有美國的強力支持,抵禦俄羅斯的戰爭難以維繫,而俄羅斯也因此場戰爭使其國庫空虛。美國對烏克蘭有絕對的影響力(援助);對俄羅斯亦有棒子(加強制裁)籌碼,兩國若不順從川普結束戰爭的提議,緊隨其後的作法便是揮動棒子,渠對結束俄烏戰爭胸有成竹,最終的差別只是能否令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及歐洲各方都滿意而已。

五、政策建議(代結語)

川普總統強烈表達盡快結束俄烏戰爭,減少美軍在歐洲的壓力,以利強化印太的部署。美國將其資源重新分配與強化印太地區的部署有助於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對維持台海的和平也起到積極作用。然而,川普總統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作法,勢必對我施壓提高國防預算、增加對美國投資,以及要求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成立公司等,都對我國形成一定壓力,政府應嚴肅以對,並妥採因應措施,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持續掌握美俄將安排總統會晤之詳情

2月18日,美俄外長已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並達成雙方都甚為滿意的共識,後續川普與普丁的「雙普會」將再次確認結束俄烏戰爭的相關細節,能否滿足美、俄、歐洲與烏克蘭各方的要求,全球都給予高度關注。惟就現實面而言,只要美俄雙方都滿意的方案,歐洲與烏克蘭的意見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未來不管解決方案如何,只要結束俄烏戰爭,勢必牽動印太安全情勢,我宜持續掌握美俄總統會晤詳情。

(二)提高我國國防預算及加強對美國投資

美國是我國在國際間最大的支持者,過去幾年在美國的支持下,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此外,在美國的協助下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及其他管道,增加台灣國際參與的機會,未來我國仍須美國的堅定支持。是故,對於川普總統要求提高國防預算及增加對美投資,政府須高度重視並採滾動式調整。例如,日前賴總統已宣示優先推動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目標。此外,政府也可參考南韓逐年增加國防預算規畫,該國預計使用10至15年時間,將其現行國防經費占GDP 2.7%,調高到占GDP 4%的目標,明確宣示我國國防預算逐年增加的時間表。

(三)妥處川普要求台積電技轉英特爾乙情

有關媒體披露美國政府施壓台積電英特爾組成合資公司,甚至接手營運並將技術轉移給英特爾,學者與專家咸認此舉對台積電可能是一個災難。我應以日本企業東芝(TOSHIBA)做為前車之鑑,該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強的企業,且是日本人的驕傲,但因涉嫌向蘇聯出口多台數位多軸銑床,在美國施壓下競爭力日益下降,最後退出競爭行列。同理,台積電是我國的護國神山,也是國家的驕傲,政府對川普政府要求台積電技術移轉英特爾傳聞,應高度重視,宜速邀請學者與專家針對可能狀況,協助台積電採取不卑不亢的因應措施。

參考資料
中文
1.陳成良,自由時報,〈克宮宣布:美俄總統高峰會 最快2月底前登場〉。
2.陳雯韻,希望之聲,〈莫斯科稱正在努力安排川普與普京會晤〉。
3.張大任,風傳媒,〈曝台積電若接手英特爾「災難結局」楊應超:霸權殞落 它將漁翁得利〉。
4.德國之聲中文網,〈排除烏克蘭的美俄會談 雙方都說了什麼?〉。
5.瑞迪,rfi,〈中國表態支持美俄近期就烏克蘭戰爭達成的共識〉。
英文
1.Guy Faulconbridge and Lucy Papachristou, Reuters, Putin-Trump meeting is possible this month but may be later, Kremlin says.
2.MATTHEW LEE and VLADIMIR ISACHENKOV, AP, A deeper look at the talks between US and Russian officials as Trump suggests Ukraine is to blame.
3.U.S. Department of State, Secretary Rubio’s Meeting with Russian Foreign Minister Lavrov.
4.K Shairani, DW, US, Russia envoys Rubio, Lavrov discuss Ukraine in Riyald.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