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自2022年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總統上台後,菲律賓對於與中國南海主權爭議態度日益強硬。2023年1月3至5日,小馬可仕總統訪問北京,渠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談中一致同意,在兩國外交部之間設立一條有關南海的直接溝通管道。此外,同年4月1日,小馬可仕與菲律賓外長在馬尼拉會晤到訪的中國前外長秦剛,雙方承諾共同努力化解南海主權爭議。惟遺憾的是,雖然有這些高層的互動,以及共同解決南海爭議的共識,但對爭議問題的解決卻無濟於事。
近年來,中國海警在仁愛礁、黃岩島、仙賓暗沙、鐵線礁等地區與菲國海岸防衛隊及漁船衝突不斷。另外,在中業島及牛軛礁周邊海域,中國大量海上民兵船艇在該區活動。菲律賓面對中國在南海爭議地區採取強勢作為,無法單獨與之對抗,須尋求美日等民主夥伴的協助與奧援,成為其與中國抗衡的最大後盾。本文分從近年菲律賓面臨的威脅、菲強化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戰略意涵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析論如後。
二、近年菲律賓面臨的威脅
近年菲律賓面臨中國海軍及海警在南海主權爭議地區的強勢挑釁,中國以船堅炮利,海警船噸位大等優勢,不斷霸凌菲國海岸防衛隊,並採取諸如發射水砲、碰撞、大聲叫囂、用棍棒猛擊充氣艇、用刀子刺破充氣艇、強行登船檢查及發射軍用級別激光照射菲國守軍等方式,強勢宣示中國在這些爭議地區的主權。就菲律賓而言,中國海軍及海警所採取的強勢作為,可謂侵門踏戶,以2023及2024年為例,中菲在南海爭議地區發生之爭議事件,摘整如表一。
表一 2023及2024年中菲南海爭議事件 | ||
日期 | 爭議事件 | 備考 |
02-13-23 | 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船向其在仁愛礁的守軍照射軍用級別激光。 | 小馬可仕總統為此召見中國駐菲大使。 |
03-04-23 | 菲律賓發現一艘中國軍艦與42艘海上民兵船在菲律賓中業島周邊海域活動。 | |
07-07-23 | 菲律賓軍方稱,在南海爭議海域發現數量可觀的中國漁船。 | |
08-05-23 | 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船攔截向仁愛礁坐灘的老舊軍艦補給並向其發射水砲。 | |
08-07-23 | 中國海警局呼籲菲律賓將仁愛礁坐灘的軍艦拖走。 | |
09-24-23 | 菲律賓指責中國在黃岩島附近海域安裝浮標,並請其拆除。 | |
10-16-23 | 菲律賓軍方表示,一艘中國軍艦尾隨一艘在鐵耦島附近進行補給作業的菲律賓海軍艦艇,並試圖對其進行攔阻。 | |
10-22-23 | 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船故意撞擊其例行對仁愛礁守軍運送補給的船隻。 | |
11-16-23 | 菲律賓呼籲中國拆除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建造的所有非法建築,停止在這些地區填海造陸,並對所造成的傷害承擔責任。 | |
12-03-23 | 菲律賓表示在牛軛礁附近發現超過135艘非法集結的中國海上民兵船。 | |
12-09-23 | 菲律賓指控中國用水砲攻擊多艘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補給的船隻,包括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布勞納搭乘的船隻。 | |
12-11-23 | 菲律賓稱中國海警艦艇在仁愛礁的行動代表「嚴重的升級」。 | |
06-07-24 | 中國和菲律賓就仁愛礁附近發生的船隻碰撞事件互相指責。 | |
08-06-24 | 菲律賓兩艘海岸防衛隊船艇前往仙賓暗沙對其海防艦進行運補時,遭中國40艘船隻阻撓。 | 未完成補給及輪調作業。 |
08-19-24 | 中國和菲律賓船隻在仙賓暗沙附近多次發生碰撞。 | |
08-31-24 | 中國海警5205艦與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馬格巴努亞號)發生碰撞。 | 8月共發生3次類似碰撞事件。 |
10-08-24 | 中國海警船對在黃岩島海域作業的菲國漁船之運補船發射水砲。 | |
11-08-24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簽署《海洋區域法案》和《群島海道法案》,將中國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納入菲方海洋區域。 | |
11-11-24 | 中國外交部公布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及「黃岩島領海基線」。 | 強勢回應菲方。 |
12-04-24 | 中國海警對4艘菲律賓船隻發射水砲。 | 側撞其中1艘。 |
三、菲強化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
中國在南海強勢作為所引起的緊張局勢,已經造成中菲關係惡化,雙方在南海齟齬與角力不斷,甚或偶發衝突事件。面對南海情勢的不可預測性,菲律賓正積極提升國防實力,其已經與美國、澳洲與日本等多個國家深化防務合作,以回應中國在南海的挑戰。依據《法新社》(AFP)報導,菲律賓正與紐西蘭展開談判,預計簽署《部隊互訪地位協定》(Status of 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該協定允許彼此軍隊進駐對方領土,以提升軍事合作和區域安全。截至目前為止,菲律賓已與美國、澳洲及日本簽署相關安全協定,並準備與紐西蘭簽署類似的安全合作協定,統計如表二。
表二 菲律賓與美國、澳洲、日本及紐西蘭簽署安全合作協定 | |||
國家 | 年份 | 安全協定 | 備考 |
美國 | ★1951 ▲1998 (1999生效) ◆2014 |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美菲部隊互訪協定 ◆加強國防安全協議 | ★第五條:任一締約方的武裝攻擊被視為包括對任一締約方的本土領土或其在太平洋管轄下的島嶼領土的武裝攻擊,或對其在太平洋的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的武裝攻擊。 ▲同意美國軍隊不定期造訪菲國、美軍人員入境菲律賓不需護照和簽證等,是菲美同盟重要軍事協定之一。 ◆同意擴大向美軍開放額外四個軍事基地,使美軍在菲律賓可以使用的軍事基地達到九個。 |
澳洲 | 2007 (2012生效) | 部隊互訪地位協定 | 允許兩國進行聯合演習、高層訪問、對話和交流。 |
日本 | 2024 | 相互准入協定 | 簡化作戰訓練和災難應變所需裝備和部隊的入境程序,進而加強馬尼拉和東京之間的安全合作。 |
紐西蘭 | 準備 簽署 | 部隊互訪地位協定 | 允許彼此軍隊進駐對方領土,以提升軍事合作和區域安全。 |
四、戰略意涵
近年來,菲律賓持續強化與民主夥伴的安全合作,繼2024年與日本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之後,今年計劃與紐西蘭簽署《部隊互訪地位協定》,顯示菲律賓正積極尋求多邊安全夥伴關係,以制衡中國在南海日益擴張的軍力部署,凸顯的戰略意涵概述如後。
首先,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夥伴國家,陸續與菲律賓簽署相關安全合作協定,凸顯已無法坐視中國單方面在南海的詮釋權與強勢作為,故積極支持菲律賓並簽署相關安全合作協定,為南海有事時預做準備。據悉,菲律賓除與上述四國強化安全合作之外,目前正與法國進行簽署安全合作協商,彰顯民主夥伴國家防範中菲南海爭議進一步升級。
其次,中國長久以來主張南海幾乎所有海域的主權,無視國際仲裁庭的裁決,以及其他聲索國的主張,是引發南海緊張局勢的最主要因素。過去幾年,中菲艦船在南海的衝突與對峙事件頻傳,凸顯區域安全風險持續惡化。未來菲律賓與紐西蘭《部隊互訪地位協定》的簽署,將有助於提升印太安全合作與穩定。
再次,紐西蘭向來對於印太事務不是很熱衷,其正與菲律賓談判有關《部隊互訪地位協定》,顯示對中國在南海的所作所為再也不能視若無睹。預期紐西蘭將會逐漸擺脫中國影響因素,並加入美國、日本、印度、澳洲與加拿大等民主國家助菲陣營,並積極參與前述國家所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五、政策建議(代結語)
過去幾年,菲律賓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日益深化,各國同時也擴大對菲律賓的援助,強化第一島鏈靠菲律賓一側的防衛能力。由於菲律賓為我國近鄰,菲強化與各國安全合作攸關區域和平,與我國安全亦有直接關係,宜積極推動與菲國各領域的合作,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爭取美方支持建立台菲即時情報交換
菲律賓距我國僅百餘公里,其海空域與我海空域緊鄰
,鑑於現代戰爭瞬息萬變,有關單位應爭取美方支持國軍與菲國軍方建立即時情報交換機制,俾有效掌握周邊情況。未來視情況發展,逐步推展成為台日菲美即時情報分享機制,提升台日菲第一島鏈國家對中國機艦在東海、台海與南海活動掌握效能。
(二)建立台菲政軍高階官員定期對話管道
推進台菲各方面的合作仰賴從上而下模式,故建立政軍高階官員對話機制,攸關台菲關係的推展與強化,我國應持續向菲國提出相關建議,政府應整合有關單位及僑界力量影響菲政府,盡速建立台菲從事務官到政務官常態性政軍官員對話機制。
(三)評估建立台菲安全經濟與勞工等合作
菲律賓為我近鄰,兩國在安全、經濟與勞工引進方面關係密切,故我國宜全面評估與菲國在各領域的合作規畫,例如:
1.在安全方面,我國可尋求與菲國建立軍事合作關係,包括雙邊通聯機制、緊急狀態下的熱線、高階軍事官員對話與互訪、部隊移地訓練、聯合演習與軍事援助等。
2.在經濟方面,政府可考量提出推進與菲律賓全面經貿合作策略,包括人員培訓、基礎建設、派遣技術團、產業投資、設置工業區與科學園區等。
3.在勞工方面,除持續檢視現行勞工政策之外,對於菲律賓高素質人力,亦應積極提出吸引菲國高階人才的相關政策。
(四)檢討我國可以援助菲律賓的相關軍備
近年來,菲律賓獲得美國、日本與歐盟大力援助,惟其軍事實力仍薄弱,難以對抗中國。我國南邊的巴士海峽,除了國軍扼控之外,在菲律賓一側的巴林塘海峽、呂宋海峽仍需菲國強化其防衛力量,才能有效掌握解放軍海空軍在本區的活動。是以,我國可考量提出援助菲律賓的相關規畫。
參考資料
中文
1.呂嘉鴻,BBC中文,〈南海爭端:一文讀懂中菲衝突的五大看點〉。
2.松仁,美國之音,〈2023年中菲南中國海衝突大事記 日本擬在與那國島部署新型地對空飛彈〉。
3.亞東太平洋司,外交部,〈有關中國與菲律賓8月19日凌晨在南海仙賓暗沙鄰近海域爆發船艦碰撞衝突事,外交部回應〉。
4.周慧盈,中央社,〈日本與菲律賓簽署相互准入協定 分析:想藉戰略牽制中國〉。
5.胡聲平,中共研究雜誌社,〈近期南海衝突及可能發展〉。
6.陳妍君,中央社,〈學者:美國若與協防台灣 菲美軍隊互訪協定重要〉。
7.陳成良,自由時報,〈反制中國?菲律賓、紐西蘭啟動部隊互訪協定 強化印太安全合作〉。
英文
1.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Signing of the Japan-Philippines 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2.Priam Nepomuceno, Philippine News Agency, PH, New Zealand start negotiations on visiting forces deal.
3.Sebastian Strangio, THE DIPLOMAT, France, Philippines to Begin Negotiating 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 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通過台海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8 日
-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日韓外長舉行會談之研析 - 2025 年 3 月 12 日
- 菲律賓強化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