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月15日利用在德國舉行「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2025)之機,與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Iwaya Takeshi)和南韓外交部長趙兌烈(Cho Tae-yul),舉行首次會談,就三方關切的安全與經濟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共識。此外,魯比歐與趙兌烈也就關稅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確立雙邊合作的重要性。
事實上,魯比歐1月20日上任國務卿首日就在華府主持「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會後並發布聯合聲明,四國重申將共同維護及捍衛印太和平。此次魯比歐再與日韓外長舉行會談,展現川普政府賡續深化與日韓合作關係路線不變,有助維持印太和平與穩定。本文分從美日韓外長會談、美韓外長會談、政治意涵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析論如後。
二、美日韓外長會談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利用2月14日至1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機會,與日韓外長舉行場邊會談,三國外長對於中國、俄羅斯及北韓的威脅,表達嚴正立場,以及加強合作意願。針對美日韓外長舉行會談,三方重申議題立場區分一般原則、強化三方安全合作、應對北韓威脅、提升經濟安全與韌性,以及推動共同價值觀和區域參與,摘述如表一。
表一 美日韓外長會議聯合聲明 | |
區分 | 內容 |
一般原則 | 1.美方重申對日韓兩國的防衛承諾。 2.美國重申其「擴大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的承諾,即動用包括核武在內的全部軍事能力來保護亞洲盟國。 3.致力透過美韓和美日同盟加強嚇阻。 4.致力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
強化三方 安全合作 | ・南海問題 1.強烈反對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南海等印太地區現狀。 |
・台海問題 1.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因素。 2.鼓勵和平解決台海問題。 3.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適當的國際組織。 | |
應對北韓 威脅 | 1.重申應依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實現北韓無核化。 2.對北韓的核武、飛彈、與俄羅斯強化軍事合作、加密貨幣盜竊在內的惡意網路活動等行動表示嚴正關切。 3.強烈警告不會容忍北韓對美日韓本土的任何挑釁與威脅。 4.維持及加強國際社會對平壤的制裁。 5.譴責北韓長期以來系統性、廣泛且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6.將致力於立即解決被(北韓)綁架者、被拘留者、未遣返戰俘及失散家庭等問題。 |
提升經濟安全與韌性 | 1.將致力透過開發美國實惠可靠的能源與自然資源,以強化能源安全合作,尤其是液化天然氣。 2.承諾強化關鍵及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包括人工智慧(AI)、半導體、量子科學、網路安全、生物科技及資通訊產業。 3.重申對自由、公平全球經濟秩序的承諾,堅決反對經濟脅迫與不公平貿易。 |
推動共同價值觀和區域參與 | 1.對南韓主辦2025年APEC峰會表示歡迎,並承諾共同努力取得有意義的成果。 2.重申致力於維護共同原則,包括尊重民主、主權和法治,並承諾加強與志同道合的夥伴聯繫,以捍衛這些原則。 3.反對任何破壞民主制度、經濟獨立和全球安全穩定的行為。 |
三、美韓外長會談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南韓外長趙兌烈同日也舉行雙邊會談,重申強化美韓合作,並探討關稅議題。魯比歐及趙兌烈相關講話要點,摘述如後:
(一)魯比歐
1.渠告訴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不論兩國的國內情勢如何,美方都希望與南韓維持穩定的信任關係。
2.對於趙兌烈所提關稅問題呼籲相關部門進行磋商。
(二)趙兌烈
1.韓國希望確保與美國新政府的關係順利發展。
2.渠要求透過雙邊密切協商來解決美國關稅問題。
四、政治意涵
川普總統於1月20日就職後,政府各部門就展開各項工作,尤其國務院最受到矚目,國務卿魯比歐穿梭各地達成川普總統施政目標,僅一個月時間即已完成與印太重要國家的外長會談,並取得深化合作的共識。此次美日韓外長會談選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凸顯之政治意涵概括如後。
首先,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對國際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並反對任何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相較於2024年2月的三國外長聲明,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適當的國際組織是今年新增內容,凸顯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已是印太重要國家的共識。
其次,美方在會議上說明對中國問題的既有立場,並呼籲日韓繼續就相關問題與美國合作。南韓外長趙兌烈明白指出美國是南韓不可替代的同盟;中國則是近卅多年來的最大貿易夥伴,但「同盟和夥伴關係是兩碼事,不應有絕對對等」,若美中因戰略競爭迫使南韓必須做出某種決定,韓方將基於「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精神行事,彰顯韓美同盟比韓中關係更重要。
再次,此次美日韓外長聯合聲明,展現美國對日韓的防衛承諾,同時強調致力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確保朝鮮半島、台海與南海不會受到來自中國、俄羅斯與北韓的武力威脅,並承諾強化能源、關鍵及新興科技領域合作,推進美日韓在經濟安全的合作。
從次,日韓同樣面臨川普的關稅壓力,包括晶片、汽車、藥品等,美國預定4月2日宣布課25%的關稅。此外,川普也宣布將對每個向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的國家課徵對等關稅。此次三國外長會談,日韓外長均已向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表達盡速協商的建議,期在4月2日前能獲致各方都滿意的方案。
五、政策建議(代結語)
美日韓外長會議達成諸多共識,美國重申對日韓的防衛承諾,以及維護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決心,美日韓三國在安全、軍事與經濟的合作不變,惟川普已明確宣示將實施課徵關稅及對等關稅事宜,日韓首當其衝,我國亦難以避免課徵關稅,故應有周延應對策略,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密切關注美日美韓關稅協商續情
川普總統對各國課徵關稅已經提上議程,最快可能在4月2日宣布,內容包括晶片、汽車、藥品等,日本與南韓都難以倖免,因此在此次三國外長會談中日韓外長已向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建議盡快進行協商。政府有關部門及駐美日韓代表處,應注蒐美日、美韓有關關稅協商詳情,俾供決策參考。
(二)爭取參與美日韓經濟安全的合作
此次美日韓三國外長會談,對於維護經濟安全達致共識,將在能源、關鍵及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包括人工智慧(AI)、半導體、量子科學、網路安全、生物科技及資通訊產業深化合作。我國目前也正大力發展前述各項產業,政府也應尋求與美國及日本進行雙邊或多邊合作,俾確保相關技術與時俱進。
(三)針對川普所提課徵關稅借力使力
據悉我國出口美國鋼鐵早在2018年就課徵25%關稅,若全面課徵25%關稅,等於各國立足點相同,對我國並不會產生影響。此外,台灣受對等關稅影響亦有限,因為我國外銷美國之電腦、電腦零件及附件、網路交換器、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設備等,大宗的資通訊產品,已經基於WTO資訊科技協定,雙方實行零關稅。另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最新資料統計,美國整體平均稅率是3.3%,工業品平均關稅是3.1%,而台灣對進口產品平均稅率是6.5%,工業品平均稅率是4.8%,台美此時若談判彼此降稅對雙方都有好處。基此,政府有關單位應借力使力,與美展開貿易談判,爭取對我有利條件。
參考資料
中文
1.王嘉語,中央社,〈韓國外交部:國務卿魯比歐盼雙邊維持信任關係〉。
2.邱啟霖,梅花新聞網,〈美日韓外長首度會晤 反單方面改變現狀、挺台國際參與〉。
3.邱穎,思想坦克,〈從慕尼黑協定到慕尼黑安全會議:歐洲團結、烏克蘭危機及歐美關係〉。
4.孫宇青,自由時報,〈美日韓外長呼籲台海和平 挺台參與國際組織〉。
5.陳昌維 王彥婷 陳泓屹,公視新聞網,〈專家分析對等關稅對台影響有限 宜掌握台美洽談FTA良機〉。
6.黃瑀喬,公視新聞網,〈川普新政撼動全球經濟? 美國重大關稅政策一次看〉。
7.廖禹揚,中央社,〈川普對等關稅談判開跑 韓「無元首」恐成弱點〉。
8.劉忠勇,經濟日報,〈川普再揮關稅大刀 晶片、汽車、藥品喊課25%最快4月2日宣布〉。
英文
1.U.S. Department of State, Joint Statement on the Trilateral United States-Japan-Republic of Korea Meeting in Munich.
2.Mitch Shin, The Diplomat, South Korea’s Foreign Minister Holds 1st Meeting With US Secretary of State Rubio.
3.Agence France-Presse, VOA, US, South Korea, Japan reaffirm pledge to seek denuclearization of North Korea.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 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通過台海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8 日
-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日韓外長舉行會談之研析 - 2025 年 3 月 12 日
- 菲律賓強化與美澳日紐安全合作之戰略意涵 - 2025 年 3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