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通過台海之戰略意涵

國防安全小組
1.4K 人閱讀
日本驅逐艦模擬示意圖。圖片來源:Tensor.Art

一、前言

由於中國機艦船頻繁出現在日本海空域,造成日本自衛隊疲於奔命。此外,中國海空軍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與演習,且經常跨越海峽中線,進一步增加日本對台海周邊安全的疑慮。當前中國在本區的強勢軍事作為,已讓日本等國家深感不安,日本表態派遣驅逐艦通過台海,明確傳達其維持台海和平的立場。此次海上自衛隊「秋月級驅逐艦」(Akizuki class destroyer)「秋月號」(Akizuki)通過台灣海峽,為海上自衛隊驅逐艦第二次穿越台海。據悉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曾於2024年9月首度穿越台海,嗣後中國解放軍於12月升高挑釁,顯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為已經直擊中國解放軍的痛處。本文分從中國近年在日本周邊海域軍事活動、日本驅逐艦秋月號通過台海、戰略意涵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析論如後。

二、中國近年在日本周邊海域軍事活動

中國機艦船除了在日本周邊海空域活動之外,中、俄雙方也經常在遠東地區進行海上聯合編隊演練,例如其一,中、俄2023年7月在日本海中部舉行的「北部.聯合—2023」演習,該演習雙方共派出10艘水面艦船、2艘潛艦,以及30餘架戰鬥機、直升機,並以「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為課題,進行相關科目演練。

其二,2024年9月中國與俄羅斯在遠東及日本海舉行「北部.聯合—2024」演習,期間曾發生參與演習之5艘中國軍艦包括情報蒐集船「天狼星號」、052D型驅逐艦「西寧號」、055型驅逐艦「無錫號」、054A型護衛艦「臨沂號」,以及903A型綜合補給艦「太湖號」,通過對馬海峽。

其三,2024年12月中國海軍及海警在台灣周邊海域、東海及南海,部署近90艘海軍艦船與海警艦艇,當中約三分之二為軍艦,規模更勝中國解放軍2023年及2024年兩次聯合利劍軍演。中國此舉明顯是針對第一島鏈,包含台灣、日本、菲律賓及美國。

三、日本驅逐艦秋月號通過台海

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船兩次通過台海,包括:

首先,2024年9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高波級驅逐艦」(Takanami class destroyer)「漣號」(Sazanami)與澳洲「荷巴特級驅逐艦」(Hobart class destroyer)「雪梨號」(HMAS Sydney)、紐西蘭24,000噸級油料補給艦「奧特亞羅瓦號」(HMNZS Aotearoa),首次通過台海。據悉該驅逐艦從東海進入台海,由北向南航行,約花十幾小時,於當晚順利通過台海,26日與澳洲及紐西蘭海軍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

其次,2025年2月5日媒體披露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秋月號」由北向南穿越台灣海峽,與美國、澳洲、菲律賓等國在南海聯合軍演,這是首次有日本軍艦獨自穿越台海,該艦重要諸元如表一。

表一 日本海上自衛隊秋月級驅逐艦重要諸元
區分單位
滿載排水量6,800噸
全長150公尺
18公尺
發動機4座勞斯萊斯SM1C燃氣渦輪發動機雙軸推進
最高速度30節
乘載200人
飛彈九0式反艦飛彈
垂發射統32管型Mk-41垂直發射系統
魚雷發射管HOS-303魚雷發射管
偵搜系統★FCS-3A雷達
★OPS-20C水面雷達
★OQQ-22整合聲納系統(艦首聲納+OQR-3拖曳陣列聲納)
電子設備ORQ-1C-2機艦資料鏈
電戰系統★NOLQ-3D電戰系統
★Mk 36 mod.6 SRBOC
直升機可載2架海鷹直升機或1架掃雷直升機

資料來源:JMSDF、後勤與造艦研究及菱傳媒

四、戰略意涵

日本海上自衛隊分別於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 )及石破茂(Ishiba Shigeru)政府時期,派遣驅逐艦通過台海,對區域和平與穩定有其重要意涵,此次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秋月號」通過台海,凸顯之戰略意涵概括如後。

首先,中俄屢屢藉由各種理由在日本海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已經嚴重威脅日本的安全,日本再不強力表態,恐被中、俄視為軟柿子。日本政府派遣海上自衛隊驅逐艦「秋月號」通過台海,正是日本體認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基於台日共同利益,表態捍衛台海和平的決心。

其次,做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 的重要成員國,以及美國堅定的盟友,日本在印太地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必須挺身捍衛區域和平與穩定,並尋求與區域民主夥伴及理念相同的國家,實施軍事演習,共同承擔維護區域和平的任務,回應中國軍事威脅。

再次,不論是Quad峰會聯合聲明,或者美日峰會聯合聲明,均一再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航行自由」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然而,各國若僅是不斷強調其重要性,放任中、俄及北韓恣意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則將徒勞無功。是以,日本唯有展現軍事力量,派遣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通過台海,才能達成維護本區和平的目標。

五、政策建議(代結語)

隨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參與Quad海軍聯合演習,或者與其它國家進行雙邊及多邊演習次數增加,判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船經過台海次數將會持續增加。日本雖囿於中國因素,不願與我進行官方交流,但民主夥伴及理念相同國家對抗中、俄及北韓趨勢不變,我國應持續向日本表達交流的重要性,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建構台日國防高層對話渠道

日本為我近鄰,且同為亞洲最民主國家,分享共同價值,應該團結一致,共同對付威(極)權國家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當前,我國防部與日本防衛省雖然互派代表,傳達兩國軍事外交事宜,惟以中國在區域的強勢作為,實有必要建構雙方國防高層的對話管道,俾利緊急狀態下的協調與合作。

(二)尋求設立台日常態通聯管道

日本為強化西南諸島防衛力量,已規劃在離台灣蘇澳僅百公里的與那國島部署飛彈,由於我在東部部署之飛彈與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之飛彈,在火網上有重疊,亟待台日國防單位進一步就雙方飛彈部署事宜,充分交換意見。故有關單位應積極尋求與日本建立國防部、作戰區層級之常態通聯管道。

(三)建立台日艦船伴航演練機制

今年2月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秋月號」經過台海,為日本軍艦第二次通過台海,判未來隨著海上自衛隊參與各國演習機會增加,其艦船通過台海的次數會越來越多。未來若我海軍能在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船通過台海時,進行伴航、通聯或其它演練,均有助台灣有事時之應處,以及遂行聯合作戰。職司之故,國防部及海軍司令部應循軍協組管道向日本防衛省及海上自衛隊表達建立相關機制建議。

參考資料
中文
1. 北美司,外交部,〈有關美日峰會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外交部回應如下:〉。
2. 林彥宏,國防安全研究院,〈日本首次派遣海自驅逐艦 通過台海〉。
3. 耿志雲,後勤與造艦研究,〈研析日本新造艦艇之系統獲得策略〉。
4. 曹宇帆,中央社,〈日媒:日秋月號驅逐艦2月通過台海〉。
5. 黃思琪&傅東飛,BBC News 中文,〈日本護衛艦首度通過台灣海峽 日中兩國關係「似乎越來越緊繃了」〉。
6. 菱傳媒,〈日艦單獨穿越台海 消息保密近月 中方低調耐人尋味〉。
7. 新頭殼,〈史上頭一遭!海自驅逐艦通過台灣海峽 日媒:回應中國軍事威脅〉。
8. 劉宇婕,自由時報軍武頻道,〈緊繃!中、俄本月選定日本海軍演 日偵獲中共5艦進逼〉。
9. 劉子維,BBC News 中文,〈中國低調進行「最大規模」軍力部署?「無聲利劍軍演」為幾何?〉。
英文
1.Chang-Ran Kim and Colleen Howe, Reuters, Japan destroyer passes through Taiwan Strait, angering China.
2.JMSDF, Equipment. Ryan Chan, Newsweek, US Ally Sailed Warship Near China’s Coast.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