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名記者來說,無論你認為某個議題有多重要,一次又一次地持續報導同一個主題,實在令人生厭。即使你堅信某件事,也不能用同樣的敘述轟炸讀者。 但是如果你們讀過我之前寫過關於一些台灣政治人物在誠實和道德方面令人擔憂的文章,你們或許會…
Phil Smith
Phil Smith
作者在路透社工作超過三十年,從歐洲總部外派亞洲後就不再離開,曾任亞洲金融總編,南太平洋總編,南亞總編,北亞總編。退休後的台灣女婿目前旅居八里左岸,對台灣民主充滿興趣,希望能夠提供旁觀者的看法。
-
-
為了政治利益而肆意妄為的謊言似乎能帶來即時的滿足感,並迅速為政治生涯加分,但這種行為如果過度就會變成一個臃腫醜陋的怪物,完全無法原諒。 川普與強生立下壞榜樣 關心國際政治的人會立即想起兩位前國際領導人,美國前總統川普和英國前首相…
-
最近我發現媒體把自己變成了媒體的焦點了,在我看來,這非常符合悖論的定義。 這幾個星期來全球頭版新聞,都是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的《福斯新聞》(Fox News) 承認故意向觀眾撒謊。對該媒體而言這是極大的恥…
-
-
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1926)是一位匈牙利裔美國魔術師和特技演員,以逃脫表演而流傳後世,我們姑且把最近不幸在台灣辭世的狒狒取名為胡迪尼。 逃脫藝術家狒狒胡迪尼最近佔據了台灣網路和媒體的版面,給人們在無…
-
擔任過潛艇副艦長、花生農夫、民權倡議者和諾貝爾獎得主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是美國第39任總統,也是1978年中美關係發生戲劇性地緣政治轉變的關鍵人物,當年的這個轉變將台灣排除在國際主場外。 這個民主黨人和人道主義…
-
在目前的後真相(Post-Truth)時代,我們必須習慣更多政治上的攻擊挑釁和爾虞我詐,因為有更多政客樂於用徹頭徹尾的謊言、半真半假、誤導和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等手段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過去四十年我報導過許多不同…
-
25年前我離開英國的那一天,英國政治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布萊爾(Tony Blair)領導的工黨在1997年5月1日以179個席位,壓倒性擊敗梅傑(John Major)領導的的保守黨(托利黨),結束了18年的保守黨執政。 當時…
-
政治是一場遊戲,一場非常嚴肅的遊戲,因為可能會影響到數百萬普通人。但無論如何那還是一場遊戲,這是選民經常忽略的一點。 在這場遊戲中政治人物表現如何見仁見智,不過在我看來,台灣最近有個很糟糕的例子,玩這種把戲的人,也許應該考慮換個…
-
她的正式頭銜:伊莉莎白二世,承蒙上帝的恩典,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其他領土的女王,大英國協元首,信仰的捍衛者。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9月8日過世,在位時間為70年又214天,是在位最久的英國君主,就全世界而言則是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