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再會吧,歷史平行宇宙:評《蒼鷺與少年》 迷走 2023 年 12 月 1 日 迷走 2023 年 12 月 1 日 假如2013年上映的《風起》成了宮崎駿最後的作品,一如當初他所宣稱那般,那會是個遺憾。幸好他改變心意,帶給我們《蒼鷺與少年》這部完美的告別之作。《蒼鷺與少年》再次回到奇幻題材,不只呈現宮崎駿過往作品常見主題和重要元素,更回到《風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 欲與罪的逾越與超脫:評《惡女》 迷走 2023 年 11 月 3 日 迷走 2023 年 11 月 3 日 明快不說教的好看電影 很久沒看到《惡女》這樣出乎預期又令人滿意的台灣電影了。導演宋欣穎的前作是溫馨感傷的動畫長片《幸福路上》,沒料到她下一部作品轉換類型,拍出一部驚悚劇情長片。《惡女》跳脫近年台灣電影窠臼,以明快甚至有點反諷的手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 《九槍》:直接撞擊的影像 迷走 2023 年 7 月 28 日 迷走 2023 年 7 月 28 日 《九槍》這部衝擊力道強大、直擊台灣社會尖銳的核心議題的重要電影,在2022年贏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後,終於要在今年九月於院線上映。這部作品的主題是2017年引起重大爭議的案件:「逃跑外勞」阮國非因涉嫌偷車遭民防與員警圍捕,過程中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 表象非真相:評《怪物》 迷走 2023 年 7 月 14 日 迷走 2023 年 7 月 14 日 《怪物》以高樓大火的驚人畫面開場,讓人聯想到是枝裕和之前另一部傑出的作品《第三次殺人》的開頭,而兩部作品都是隨著劇情的開展,抽絲剝繭層層揭露出複雜而艱難的真相。 《怪物》是以三段交疊的敘述來完成此一解謎的過程。第一段以單親媽媽早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 SARS的醫療道德通俗劇:評《疫起》 迷走 2023 年 5 月 12 日 迷走 2023 年 5 月 12 日 今年台灣出現了以2003年和平醫院封院為主題的電視影集《和平歸來》和電影《疫起》。就如此特定的單一主題而言,如此密集的創作雖不尋常,但在三年大疫的背景下卻也不難理解。畢竟Covid-19疫情一爆發,台灣就出現許多關於二十年前SA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 美國小鎮的吟遊故事:評《致蕾絲莉》 迷走 2023 年 4 月 28 日 迷走 2023 年 4 月 28 日 同樣入圍這屆奧斯卡獎,相較於同樣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媽的多重宇宙》,或是同樣處理親子關係破裂與修復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我的鯨魚老爸》,《致蕾絲莉》(To Leslie)在台灣上映前後雖有幾篇相關的報導和影評,但票房與討論的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談談影視音 自我指涉的趣味:從《同學麥娜絲》看台灣電影創作 迷走 2020 年 11 月 29 日 迷走 2020 年 11 月 29 日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臉書專頁 今年(2020)第57屆金馬獎獲得廣泛的好評,除了如李安導演所說在全球疫情下還「能夠正常、順利的舉辦」眾人齊聚一堂的實體影展,且「氣氛還保持的這麼好,真的很令人感動」。加上今年頒獎典禮的策畫製作有著歷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經漫談 從「武漢肺炎」看防疫與政體 迷走 2020 年 2 月 2 日 迷走 2020 年 2 月 2 日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出現在2019年末且迅速釀成嚴重疫情的武漢肺炎,所引發的危機有著強烈的歷史迴響,不只讓人想起十七年前同樣是冠狀病毒引起的SARS疫情的經驗,中國政府採取的「封城」防疫措施,更讓人聯想到歐洲的瘟疫史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談談影視音 張藝謀的偽娘美學:評《影》 迷走 2019 年 1 月 11 日 迷走 2019 年 1 月 11 日 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的早期作品,如成名作《紅高粱》以及《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往往以底層百姓為主角,描寫傳統家父長制下男性的扭曲宰制與女性的善良堅毅,並獲得國際影展與評論界的肯定讚賞。但他近年某些大卡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談談影視音 台灣陰暗面的浮世繪:評《小美》 迷走 2018 年 12 月 21 日 迷走 2018 年 12 月 21 日 《小美》海報。圖片來源:IMDb。 如同片名一般,《小美》乍看是部小品,但卻令人驚豔連連。《小美》的劇情架構很簡單:在服飾店當店員的一個年輕女子失蹤了,片子情節便是一連串針對相關人士的訪查,試圖找出她的下落與事情的真相。 這是犯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