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作者

張博洋

張博洋

  • 政治政經漫談

    守捷成功,鬧劇告終

    張博洋 2021 年 2 月 7 日
    張博洋 2021 年 2 月 7 日

    高雄市議員黃捷的罷免案於2月6號結束,鳳山市民以6萬5391張不同意票,中斷了國民黨的報復性罷免浪潮,也守護了高雄的民主價值,為這場自去年六月起的高雄報復鬧劇正式劃下句點。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頻道Youtube 回顧本場選戰,我…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本土第二政黨的分工

    張博洋 2020 年 6 月 21 日
    張博洋 2020 年 6 月 21 日

    圖片來源:台灣基進臉書 近日,總統府因為將提名監察院第6屆院長、副院長及監察委員等人選,在副院長擬提名人部分,名單公佈竟是具有爭議性的國民黨籍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引發各界撻伐,不只民進黨自家人不挺,在野黨也是罵聲一片,矛頭紛紛指向…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用三小動作反罷免,韓國瑜徹底激怒高雄人

    張博洋 2020 年 3 月 29 日
    張博洋 2020 年 3 月 29 日

    近來,韓國瑜裝乖想避開罷韓風暴,卻是弄巧成拙。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第二階段連署突破55萬,可說是創下台灣地方自治史紀錄的高雄市長罷免案,在高雄市政府最新的小動作干擾下,再一次引發高雄市民的怒火。 回顧自總統大選結束後,韓…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罷韓的意義與江啟臣的偽善

    張博洋 2020 年 3 月 16 日
    張博洋 2020 年 3 月 16 日

    圖片來源:Wecare高雄 由公民團體We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動以及政黨台灣基進所共同發起的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行動,從1月29第二階段連署開跑後,法定要在3月28日前蒐集到約23萬份門檻數量,沒想到才經過短短十八天,罷韓團體…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美中新冷戰

    張博洋 2019 年 10 月 20 日
    張博洋 2019 年 10 月 20 日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一路蜿蜒曲折初期。許多人以為可能只是短期的貿易逆差之爭,關稅談妥後自然會落幕。然而當美加圍堵華為時,貿易戰一度轉為科技戰。川普以維吾爾集中營為由,封殺海康威視等監視器品牌,貿易戰又變成美中人權的普世之爭。 後…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誰在販賣亡國感?

    張博洋 2019 年 9 月 16 日
    張博洋 2019 年 9 月 16 日

    香港反送中運動。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近來台灣社會出現一個有趣的新流行語:芒果乾。不明究理的人,或許會以為這是某種新的水果產品,但其實這是年輕族群對於「亡國感」的諧音稱呼。亡國感其實不是新的現象,只是在2019年的現在,引…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一樣艱困兩樣情──陳柏惟與洪秀柱

    張博洋 2019 年 8 月 23 日
    張博洋 2019 年 8 月 23 日

    2020大選進入關鍵倒數五個月。在總統部分,蔡英文民調暫居領先。韓國瑜民調不見起色的同時,前有罷韓行動如影隨形,黨內換柱2.0聲浪緊跟在後,而郭台銘、王金平的動向晦暗不明,也替韓國瑜的參選之路增添許多變數。 2020大選進入關鍵…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柯文哲醫師,分不清補品和毒藥?

    張博洋 2019 年 7 月 21 日
    張博洋 2019 年 7 月 21 日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近日的媒體專訪中,暗批蔡英文為了選舉升高兩岸對立,「若惹毛中國切斷紅色供應鏈,台灣撐的住嗎?」 這番有如國台辦例行性恐嚇台灣的質問,不僅再次昭示了意識形態白裡透紅的柯文哲,屢次視中國打壓為無物,只要能夠獲得中國歡…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

    非主流國民黨當道:郭台銘的「鴻海」與韓國瑜的「發大財」

    張博洋 2019 年 5 月 31 日
    張博洋 2019 年 5 月 31 日

    2020年總統大選,依目前趨勢來看,最終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的人僅剩兩位,即郭台銘或韓國瑜。圖片來源:韓國瑜臉書 2020年總統大選,依目前趨勢來看,最終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的人僅剩兩位,即郭台銘或韓國瑜。短短數月間的變化,竟讓學經歷最…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事感思

    我們如何與惡拉開距離──誰說我們只能看無腦肥皂劇?

    張博洋 2019 年 4 月 26 日
    張博洋 2019 年 4 月 26 日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粉絲專頁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篇收視率衝到3.6創新高,登戲劇龍頭,這告訴我們,爭議議題在台灣不是不能討論,而是用什麼方式討論,也代表台灣的影視圈不是寫不出好劇本、拍不出好故事,在前瞻計畫經費加持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為什麼只有民進黨側翼被罵?

    2022 年 12 月 8 日
  • 3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