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安全政治法律社會 台灣九局下半的戰略轉換 陳信仲 2025 年 1 月 1 日 陳信仲 2025 年 1 月 1 日 2024年即將結束之際,因為先前的擴權法案被憲法法庭被擋下而耿耿於懷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果然一次性地通過三大法規修惡。其一是十名大法官才得以釋憲,卻又否決執政黨人選,實則癱瘓憲法法庭的《憲法訴訟法》;其二則是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社會體育 台灣隊敲出藍白的恥與罪 陳信仲 2024 年 12 月 2 日 陳信仲 2024 年 12 月 2 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這個讓人難忘的日子裡,始終擺脫不了「看了比賽支持的球隊就會輸」的詛咒的筆者,終於在接近午夜時,得以從網路上的轉播與剪輯當中汲取一絲狂歡的空氣。至於為何對擺脫不了此等詛咒深信不疑,原因還得追溯到2013年經典賽當中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歷史法律社會 沒能奪權的藍白黨,與他們的作亂之年 陳信仲 2024 年 11 月 7 日 陳信仲 2024 年 11 月 7 日 10月25日,憲法法庭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宣示了部分違憲的判決。除了立法程序雖有瑕疵,但因仍屬民意監督範圍而沒有違憲之外,其他多半都被判斷違憲。這樣的結果,早在五月下旬,藍白不顧民意反彈強渡關山之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第三勢力的悲劇──回首柯式民粹的十年起落 陳信仲 2024 年 9 月 10 日 陳信仲 2024 年 9 月 10 日 身陷京華城風暴的柯文哲,歷經了九月二日有驚無險的無保請回之後,終究沒能逃脫北檢的抗告、高院的發回更裁與地院的裁定,於九月五日羈押禁見,正式收容於土城看守所。網路上一片哀嚎與歡騰,想到2014年的九月五日,柯文哲以素人之姿參選台北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法律社會 憲法的守護者們給我們上的一課 陳信仲 2024 年 7 月 23 日 陳信仲 2024 年 7 月 23 日 對於幾個月來讓台灣政治動盪不已的、藍白名為改革,實為國會擴權的法案,憲法法庭於上週五(7月19日)裁定了暫時處分,在違憲與否的宣告之前,事涉爭議的相關規定,如「聽取報告與質詢」、「人事同意權之行使」、「調查權之行使」、「聽取總統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法律社會 民主危殆日,青鳥高飛時—記我們時代的反法西斯人民戰線運動 陳信仲 2024 年 6 月 27 日 陳信仲 2024 年 6 月 27 日 五月下旬,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強行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法案的確切內容甚至到了要表決之前才公諸於眾,立法內容之粗糙、無限擴大立委權力的急躁、以及藍白徒眾不給任何討論餘地的粗暴,引來了公民團體的大量集結。五月進入雨季的台北,關心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社會 知識與流量的終極對決:苗博雅對統神的輾壓式開導意味著什麼? 陳信仲 2024 年 4 月 17 日 陳信仲 2024 年 4 月 17 日 一到櫻花滿開的四月,就是日本各大學的開學日,照慣例每個大學都會有給新生的入學祝詞。今年日本大學因為前陣子美式足球部販賣大麻的醜聞,導致今年校長要對入學新生說「感謝大家還相信(日本)大學」。看到「感謝大家還相信大學」,不禁讓人產生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大選結束的時局,大夢初醒的台灣 陳信仲 2024 年 1 月 24 日 陳信仲 2024 年 1 月 24 日 各自沈醉的政治迷夢 1934年10月,大日本帝國的陸軍省新聞班發表了約56頁題為《國防的本意及其強化之提倡》(国防の本義とその強化の提唱)的小冊子,這份小冊子大致上的內容是強調讓陸軍主導國家發展路徑,也就是以準備戰爭為主的計劃經 … 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社會 為何粗製濫造的愛國劇碼不斷上演? 陳信仲 2023 年 12 月 22 日 陳信仲 2023 年 12 月 22 日 多年以後,當人們回頭一望,將驚訝地發現,沈積在人類網路影音資料中,那些大部分看來令人羞赧不已的作品,竟然都是出自於中國人之手。日前東京的中華料理餐館,以及之前不過是在門口標記「本店食材都來自福島」的店家,遭到中國各路網紅的「揭發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政治歷史 政治的救贖,或台灣政治的不可承受之輕──萬仁《超級大國民》觀影記 陳信仲 2023 年 10 月 25 日 陳信仲 2023 年 10 月 25 日 近來,為了更加了解台灣,日本的民間團體與學界紛紛組建讀書會與研究會。有些人是想要理解作為地緣政治與經濟安保層次上不可忽視的一塊;有些人則是擔憂於日益惡化、呼之欲出的區域衝突。無論其背後的需求與動機為何,都讓我這樣的異鄉人得以就近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