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作者

羅士傑

羅士傑

作者為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時代與人物歷史

    「小寫歷史」的解放力量──陳柔縉的力量

    羅士傑 2021 年 10 月 28 日
    羅士傑 2021 年 10 月 28 日

    我記得我開始對所謂的歷史有興趣,是因為小時候,常會聽家裡附近的老人講述我們鄰里的一些往事。用台語講的往事,很多都是生活周邊的事情,比方說這東西、這地方為何後來會變成這樣。有意思的是,在聽她們們講述的過程中,常會出現:啊!你說的不…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歷史社會

    《斯卡羅》引起的警覺

    羅士傑 2021 年 8 月 26 日
    羅士傑 2021 年 8 月 26 日

    很久以前,就有人嘗言台灣的言論市場是一個淺碟化的市場!評論家與新聞製造者天天所畏懼的,往往並不是其製造的內容的品質,而是擔心沒有人會討論他/她的言論。 當某項熱門事件出現時,因為網路的推波助瀾,順應就會出現些無所不能的固定專家的…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事感思

    2021春天的「歷史感」

    羅士傑 2021 年 3 月 25 日
    羅士傑 2021 年 3 月 25 日

    在大學歷史系裡擔任教學工作,常常就是會在講課時,會不自覺地想起,然後去提醒學生說:在過去所發生過的事情,所產生的的邏輯,往往會在我們也還不留意的時候又重新發生了一次。可能時空背景不同了,參與者也換掉了,但往往事情的本身或是事情給…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

    余英時先生對臺灣一個六年級前段班歷史家的影響

    羅士傑 2018 年 11 月 11 日
    羅士傑 2018 年 11 月 11 日

    加上余英時先生最近出版的回憶錄,雖說我的研究興趣為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地方政治史,但我的手邊也積累了九本余先生的著作。若看買書的時間,最早的兩本應該是大學時因為修課所以讀了余先生的《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1993再版)以…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文化教育

    民主臺灣所需的歷史教育:來自大學教學現場的反思

    羅士傑 2018 年 8 月 27 日
    羅士傑 2018 年 8 月 27 日

    六年級前段班的我,小時候聽過一段相聲說:你讀的地理都變成歷史了,至於你讀的歷史都成了小說了! 臺灣目前負責大學層級歷史研究且有留學美國經驗的師資,除了歷史系之外,亦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東亞系。在研究的脈絡上,東亞系主要是研究中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3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疫情中從海外看台灣

    2021 年 9 月 24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