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 再談「我是不是我的我」──李登輝前總統逝世周年 李弘祺 2021 年 7 月 30 日 李弘祺 2021 年 7 月 30 日 李故總統過世已經一年,時間過得很快!去年他過世時,我還在美國,儘快寫了一篇紀念他的短文〈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紀念李登輝先生〉。其實應該更仔細地思考究竟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但是我一時間無法做到,特別是因爲希望能趕時效,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一邊一國國防外交時事感思 從辛丑條約到架漏牽補 李弘祺 2021 年 3 月 29 日 李弘祺 2021 年 3 月 29 日 歷史教育的目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教科書對於義和團的記述是負面的。從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到辛丑條約賠款,這些事件都被當做是中國滿清政府昧於世界局勢,敵視近代進步主義的結果。如果説歷史學是要讓讀歷史的人可以從中得到教訓,那麽我想當年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經漫談 告別「歷史性」的2020 李弘祺 2021 年 1 月 1 日 李弘祺 2021 年 1 月 1 日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粉絲專頁 2020庚子年已走入尾聲,翻開日曆,今天就是新的一年,開始嶄新的365天了。去年確是我一生中非常富有挑戰性,而實際上是令人沮喪的一年。本來有的許多計劃都無法推動,生活過得雖然像似平淡無味,卻不時地在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社會文化 從自由主義、進步主義、到世界主義──美國思想的膨脹與自我吞噬(下) 李弘祺 2020 年 11 月 27 日 李弘祺 2020 年 11 月 27 日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III) 首先應該指出:我到目前還沒有正式提到「自由主義」,雖然它出現在我的標題裡。在西方,大概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知道「自由主義」的興起與啓蒙運動息息相關,前者就是後者標榜的理念的總名。 從個人主義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社會文化 從自由主義、進步主義、到世界主義──美國思想的膨脹與自我吞噬(上) 李弘祺 2020 年 11 月 26 日 李弘祺 2020 年 11 月 26 日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I) 2007年以後,我回去台灣教書,一直到近兩三年來,才退休回美國,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在紐約附近過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怎麽現在美國的醫生診所都蓋得非常漂亮,甚至於可以説是富麗堂皇,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經漫談 中國作爲宗教──探索馬英九們的言行背後 李弘祺 2020 年 10 月 6 日 李弘祺 2020 年 10 月 6 日 馬英九與王曉波。圖片來源:馬英九臉書 我在台大讀書時就已經發現總是有一群學生經常與訓導處(現在改稱爲學務處)保持密切的關係。他們霸佔學生各類組織的重要職位,控制學生刊物(像《台大青年》或《大學論壇》)的出版,熱心反共復國的各樣政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經漫談 布拉格的堅毅詩篇 李弘祺 2020 年 9 月 10 日 李弘祺 2020 年 9 月 10 日 布拉格廣場的胡斯銅像。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布拉格是一顆剛硬晶瑩、卻顯得幽暗含光的鑚石,躋身在中歐浪漫之路的山光水色之間。從主教山上的城堡下來,走過卡爾王橋,進入舊城區的廣場,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紀念胡斯(Jan Hus)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經漫談時代與人物 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紀念李登輝先生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30 日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30 日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我不免有一種不祥感覺。就好像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之後不到三個月,毛澤東就過世一樣,很難沒有人不覺得那個地震是不是預表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我當然也從内心萌生相似的擔心。 李登輝被讚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時事感思 主權.領土.歷史──從中國的天下觀談起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16 日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16 日 中華帝國割地範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1525年法國國王法蘭西斯(Francis I)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爆發了一場戰爭,結果法蘭西斯在巴維亞(Pavia,位於意大利米蘭南方)打敗被俘,帶到馬德里關了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 例外的中國(三)──現代獨立城邦的悲歌 李弘祺 2020 年 6 月 18 日 李弘祺 2020 年 6 月 18 日 英國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與鄧小平會談的蠟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香港的獨立性是二十世紀的異數,1980年代英國與中國討論香港的前途時,新加坡正好是方興未艾的現代國家,兼具了東西方政治藝術的美:一方面能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