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專欄作家影視政治歷史譬諸一嶼 電影《淨化論》中的萬湖會議(下):艾希曼與超現實殺戮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18 日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18 日 萬湖會議中後來最知名的人是艾希曼,拜鄂蘭那知名評論之故。如《淨化論》所表現,事實上艾希曼並非萬湖會議要角,他當時主要是以「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列席。 戰後艾希曼躲藏在阿根廷期間,曾經跟友人吹噓「最終解決方案」是他發明的,這個「發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專欄作家影視政治歷史譬諸一嶼 電影《淨化論》中的萬湖會議(上):猶太人世界陰謀與集中營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17 日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17 日 當決定性的1941來到年末時,世界戰爭的進程正悄悄發生轉折。這一年的春天羅斯福還在與國內的中立派斡旋,折衷出《租借法案》,讓美國可以將武器與補給透過英國商船抵達歐陸,初夏,由於希特勒發動東線戰事,美國也開始援助蘇聯,到了12月7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廢墟上狂舞的永劫政治:《到不自由之路》的俄羅斯、世界與中國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4 日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4 日 騷動暴亂橫陳於世血色狂潮潰堤四處初心盡沉,即令如儀善者全無信念,唯惡者激情賁張 ──葉芝,〈二次降臨〉 2000年,俄羅斯政權移交前夕,普丁發表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當老虎喝水時看見自己的倒影:《民族重建》的記憶與遺忘 蕭育和 2023 年 6 月 19 日 蕭育和 2023 年 6 月 19 日 如果沒有遺忘,一切幸福、快樂、希望、驕傲,所有現存的東西都將不復存在──尼采 對於民族主義理念來說,1881是標誌性的一年。這一年,杜斯妥也夫斯基死於肺出血,前一年,他在俄國文學愛好者協會的閉幕式上,以激昂的贊詞將普希金譽為俄羅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除昧與復魅之外:《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文明與野蠻》的風帆 蕭育和 2023 年 5 月 8 日 蕭育和 2023 年 5 月 8 日 重要的是乘著世界歷史之風,升起船帆。思想於它是揚起風帆,詞語就是他的帆,而要成為概念,則要看如何揚帆。──班雅明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經表明,諸如人口調查、地圖與博物館等帝國殖民治術的政治效應,經常是一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譬諸一嶼 太陽西下,生死兩隔:馬英九的奇幻旅程 蕭育和 2023 年 4 月 10 日 蕭育和 2023 年 4 月 10 日 澳洲奇幻驚悚影集《落日謎案》開始於這樣的場景:該國唯一的海島州塔斯馬尼亞發生了懸疑兇殺,出身當地的警探歐康納從澳洲本島奉派回鄉查明案情。過程中,他遇上了從事慈善事業的中年婦女科克蘭。科克蘭聽聞歐康納的姓氏(O’Con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影視政治社會譬諸一嶼 黃國書與台灣版本的黑暗榮耀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27 日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27 日 韓劇《黑暗榮耀》在台灣熱映,描述多年前受到暴力加害的女子韜光養晦、生聚教訓,慢慢等待時機成熟,一口氣對當年的加害者發動絕地復仇。充滿血腥與暴力的復仇劇碼之所以能獲得共鳴,至少要有兩個社會心理條件:其一,觀眾認為正義必須被伸張;其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譬諸一嶼 共同面對更大敵人:肇始於「徵用工」爭議的日韓貿易戰極速解凍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13 日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13 日 在長達三年的貿易戰之後,南韓政府於2023年3月6日首度鬆口釋出善意,決定不再保持過去強硬態度,選擇採取和緩方案,將此波貿易戰導火線的「舊徵用工問題」由韓方自行解決,亦即由南韓現有公益法人「日帝強制動員受害人支援財團」代替之前遭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文化教育社會譬諸一嶼 像個爺們一樣開腿佔位子:艾莉絲‧楊《像女孩那樣丟球》 蕭育和 2023 年 2 月 27 日 蕭育和 2023 年 2 月 27 日 文化大學傑出校友管中閔卸任台大校長之後,近日出了一本書《大學的脊梁》,得到聯合報系的大力讚揚,甚至寫了篇報導稱其:「金句再現:爺們在乎這個?」管中閔十分喜歡提到自己是「爺們」,似乎不太有信心光從外表大家就知道他有Y染色體。 從上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教育社會譬諸一嶼 十三歲適合擁有抖音帳號嗎?美國國家醫務總監說:「不。」 蕭育和 2023 年 2 月 13 日 蕭育和 2023 年 2 月 13 日 現任美國國家醫務總監(Surgeon General)唯維克‧慕爾帝日前表示,他認為十三歲的孩子並不適合接觸社交媒體,包括但不限於抖音、臉書、IG等等社群媒體平台。慕爾帝表示,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他相信使用社交媒體會影響兒童與青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