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影視社會譬諸一嶼 家裡最有病的人都不看醫生:《尚氣與十環傳奇》 蕭育和 2021 年 9 月 13 日 蕭育和 2021 年 9 月 13 日 飾演「尚氣」的劉思慕,日前被翻出多年前在受訪中稱,自幼父母就跟他說共產主義下的中國,很多人死於飢荒。這可能不會是《尚氣與十環傳奇》被指控「辱華」的理由之一,畢竟,在當前中國的輿論環境中,要能不辱華相當困難。 劉思慕的父母選擇離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國際專欄作家歷史譬諸一嶼 空中掘個墳墓躺下不擁擠:從《如果這是一個人》到《滅頂與生還》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31 日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31 日 書名:《如果這是一個人》(二版)作者: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出版社:啟明出版出版時間:2019年3月13日 「奧許維茲之後,甚至寫首詩,也是野蠻」。阿多諾這句名言引起無數討論與批評,以至於他後來也不得不修正,「被折…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歷史譬諸一嶼 黨國理論如何殺人?問問忠黨愛國的艾希曼吧!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18 日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18 日 蓋世太保的路人臉 2014年,來自漢堡的史坦妮思(Bettina Stangneth)出版了在《耶路撒冷前的艾希曼:大屠殺劊子手不為人知的生活》一書,她回顧了艾希曼遠從1937年開始的寫作、同時代人關於艾希曼的作品以及其他許多訊…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一部盛典的紀錄,每個臺灣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小笠原欣幸的《臺灣總統選舉》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2 日 蕭育和 2021 年 8 月 2 日 數風流人物,俱往矣 2020年或許將是臺灣政治發展歷程的一個小結。這一年,首位台灣人民直選的總統李登輝逝世,他在1996年的競選口號是「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在往後成為歷屆總統大選不言名的主軸;而在總統大選的舞台上,陳水扁與…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專欄作家政治譬諸一嶼 莫言的「紅色基因」 蕭育和 2021 年 7 月 19 日 蕭育和 2021 年 7 月 19 日 日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被中國作協、光明日報、文藝報等權威機構和央媒,踢出中國百年名作家之列。 莫言既是共產黨員,又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自然不是那些早被中國「下架」的異議作家,像是馬建。馬建是中國最資深的禁書作…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譬諸一嶼 連海德格也深陷其中的兔子洞:陰謀論如何裹挾民主? 蕭育和 2021 年 6 月 21 日 蕭育和 2021 年 6 月 21 日 2014年,海德格私人的「黑色筆記本」(Schwarzen Hefte)出版,其中露骨的反猶言論,引起知識界譁然。海德格與納粹的牽連,對希特勒的崇拜,都不是新聞,過去,為這位堪稱20世紀最重要哲學家袒護的人,或者主張大哲學家也有…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社會譬諸一嶼 那些比病毒更致命的一切 蕭育和 2021 年 6 月 7 日 蕭育和 2021 年 6 月 7 日 在Pale Rider: The Spanish Flu of 1918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中譯本《世紀大瘟疫後的變與不變:西班牙流感的歷史借鏡》)中,Laura Spinney回顧了…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譬諸一嶼 十七條協議70年後:西藏是怎樣淪陷的? 蕭育和 2021 年 5 月 24 日 蕭育和 2021 年 5 月 24 日 70年前的1951年5月23日,中藏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十七條協議》。最後一條是「協議於簽字蓋章後立即生效」,也就是說,協議的生效不需要西藏政府與達賴喇嘛批准。協議簽訂後,中國迫不及待向國際宣告它對西藏的主權,而「和平」也向來是…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獨裁者的幽靈在台灣上空游蕩──談《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蕭育和 2021 年 5 月 10 日 蕭育和 2021 年 5 月 10 日 陳水扁與蔣經國 陳水扁總統任內曾經發生兩件與蔣經國有關的小插曲。2002年游錫堃接替張俊雄組閣,他自詡「戰鬥內閣」,並期待所有閣員都向蔣經國看齊,積極完成國家所規劃的建設。游錫堃出身「黨外」,並與蔣經國主政的威權體制纏鬥多年,最…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專欄作家教育社會譬諸一嶼 「道德」的生育時間表:不能太早、不能太晚、更不能自己一個人 蕭育和 2021 年 4 月 27 日 蕭育和 2021 年 4 月 27 日 早在千禧年前後,就有台灣人在擔心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問題。低落的生育率並不全然是一件壞事,因為這通常在國家現代化、社會民主化、預期壽命增加、教育普及、人民所得提高之後發生。然而一旦低落到某個程度,不免有些人就會擔憂長程來看,社會福利… 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