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影視拙劣伶人 花月殺手:不只是平庸惡的人性修羅場 劉又銘 2023 年 11 月 16 日 劉又銘 2023 年 11 月 16 日 改編自美國作家David Grann同名著作的電影《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自近期上映後,引發諸多回響與討論。國內外多數報導與評論也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認為這是本片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藍白合之前:建議都去重修大一政治學 劉又銘 2023 年 11 月 2 日 劉又銘 2023 年 11 月 2 日 近日,鑼鼓喧天的「藍白合」再下一城。網路新聞狂刷一波,都在強調柯朱兩位主席達成了四項共識。書讀一展,細看四項共識全文,第二項兩岸與民生、第三項憲政改革、第四項選舉協調,幾乎都是大白話,第一時間看不出什麼太大毛病。但第一項「進行『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從「韓粉」與「柯粉」的共通性論「柯韓配」的可能性 劉又銘 2023 年 10 月 19 日 劉又銘 2023 年 10 月 19 日 「柯韓會」甫於近日登場。本次的「柯韓先行」,韓國瑜雖然明擺表示,目的就在「投石問路」,為柯、韓、侯的結盟做先鋒。藍白甚至也都放出消息,希望透過柯韓侯整合的成功,來吸引郭的加入。最後,集結一個以「打倒綠共、塔綠斑」為目標的新「復仇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 是「遏制」不是「圍堵」:略論containment的翻譯問題 劉又銘 2023 年 10 月 5 日 劉又銘 2023 年 10 月 5 日 近年來,因為美中「大國競爭」與「新冷戰」的說法甚囂塵上,烏俄戰爭更將「地緣政治」這個冷灶重新燒熱;連帶的,有關「圍堵」(containment)的討論,也因此「重出江湖」。多數有識者重提「圍堵」的目的,是將「圍堵」這個美國曾於冷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烏俄風雲 權力階梯上的薛西佛斯:施密特論近代美國霸權史及其模仿者(下)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22 日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22 日 從「大空間」到「普世主義」:門羅主義到威爾遜主義的世界霸權之路 時序進入1918年,隨著20世紀初門羅主義真正普及後的十數年,美國作為新大陸的第一強國,西半球大空間的權力核心,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以壓倒性的力量,協助協約國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 權力階梯上的薛西佛斯:施密特論近代美國霸權史及其模仿者(上)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21 日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21 日 自2022年開始,延宕至今的烏俄戰爭,已對國際政治產生全面性的重大影響。在政治學界,不僅讓作古已久的地緣政治學門重返人們視野;另一方面,在「普丁國師」杜金(Alexander Dugin)的強力推薦下,德國公法學者與政治理論家施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社會 小孩與寵物:論郭董配貨的兩種邏輯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5 日 劉又銘 2023 年 9 月 5 日 近期,甫宣布投入2024總統大選的鴻海精密創辦人郭台銘前董事長,因發表了震驚世人的獨到生育政策再度引起話題。郭前董事長(以下簡稱郭董)在記者會中霸氣宣告,年輕人未來若是要養寵物,則需要先生一胎兒女,才能養一隻貓狗。新聞一出,立刻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歐本海默的疑惑(二):真的可以「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嗎? 劉又銘 2023 年 8 月 24 日 劉又銘 2023 年 8 月 24 日 英國大導諾蘭新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上映以來,已在全球掀起多方討論。尤其電影中,歐本海默本人(「奧本海默」是中譯;台譯過去一直以來皆為「歐本海默」)與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短暫對話,更被許多人認為雖然無涉主線劇情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時代與人物歷史 歐本海默的疑惑:原子彈真的非丟不可嗎? 劉又銘 2023 年 8 月 10 日 劉又銘 2023 年 8 月 10 日 曾於二戰期間主導「曼哈頓計畫」,帶領美國科學家團隊開發原子彈成功的知名物理學家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奧本海默」是中譯;台譯過去一直以來皆為「歐本海默」),近期因為介紹他特殊生平的電影《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你願化身石橋,但我不願意:再論柯文哲的美中橋樑說 劉又銘 2023 年 7 月 27 日 劉又銘 2023 年 7 月 27 日 近日,欲攻總統大位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又以「盼台灣是美中溝通的橋梁,而非對抗的棋子」為引,暢談自己的兩岸論述。柯文哲的「橋樑說」,可謂自「要平衡,不要對抗」後的另一組白話文兩岸政策。在這裡,我們暫且放下「柯氏國際關係力學」經常自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