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Pelosi訪台的賽局分析 王宏恩 2022 年 8 月 2 日 王宏恩 2022 年 8 月 2 日 這幾天Pelosi規劃訪台成為世界矚目的大事。在訪台之前,許多分析都以「賽局」兩字作為噱頭,最終開獎有勝有負。但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本身對於相關的分析方式是有嚴謹的定義的。假如真的要使用賽局理論分析Pelosi訪…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裴洛西訪台會引爆第四次台海危機? 陳宥樺 2022 年 7 月 29 日 陳宥樺 2022 年 7 月 29 日 近來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訪台計畫佔據了台灣國際新聞版面,相關評論可粗略分成兩類,一是美國行政部門與軍方對於裴洛西台灣行的影響評估,二是在中美角力下裴洛西的訪台計畫最終能否成行,這兩類評論通常有著相似…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鍵指花花世界 拜登政府接踵而來的外交挑戰 趙君朔 2022 年 7 月 25 日 趙君朔 2022 年 7 月 25 日 拜登上周的中東行在台灣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然而英文主流媒體對他出訪的評價卻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八月可能訪台的新聞傳出後的媒體反應出奇的相似:在政治光譜上處於對立的兩大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都對拜登政府的決定開砲抨擊,…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鍵指花花世界 安倍被刺讓區域緊張局勢加速升高 趙君朔 2022 年 7 月 11 日 趙君朔 2022 年 7 月 11 日 上周五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臨時改變行程,到奈良西大寺車站旁為自民黨參議員佐藤啟的競選連任助講時,不幸遭到槍擊身亡。以自製手槍犯案的凶手山上徹也表示其動機是出於宗教仇恨,而且是在他評估過無法殺害某位應該會出現在競選活動現場的宗教高層…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Contrarian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 北約新戰略概念的中國挑戰 賴怡忠 2022 年 7 月 5 日 賴怡忠 2022 年 7 月 5 日 2022北約馬德里會議採用新戰略概念 今年六月底的馬德里會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更新其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這個戰略概念將會規範北約的戰略目標與隨之而來的建軍方向及資源配置,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發…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解放軍已取得在台海進行灰區作戰的法源基礎 王臻明 2022 年 6 月 30 日 王臻明 2022 年 6 月 30 日 習近平日前簽署「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賦予解放軍在承平時期出動,執行戰爭以外任務的法源基礎。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以「特別軍事行動」為藉口,而引起周邊國家的警覺。特別是中國政府同時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海,更讓台灣憂…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烏俄風雲 「還有半杯水」或「只剩半杯水」:樂觀與悲觀的國際關係 劉又銘 2022 年 6 月 30 日 劉又銘 2022 年 6 月 30 日 國際關係理論(以下簡稱「國關」),自一戰後發展成獨立學科,以當時歐洲盛行的「和平學研究」為主軸,將焦點放在「人性善的樂觀或悲觀」,因此開啟了「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辯論;到冷戰時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幻滅、舊歐洲的衰亡與美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法律 台海問題之國際法分析:中美關於台海關係之法律攻防 陳怡凱 2022 年 6 月 27 日 陳怡凱 2022 年 6 月 27 日 前言 中國軍機不斷騷擾我國的防空識別區,有時甚至越過海峽中線,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台海和平與穩定引發舉世的關注。最近中國的小動作不斷,四月22日中國外交部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的「一中政策」竄改為「一中原則」。五角大廈發言人被逼得趕…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Contrarian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 台海非國際水域的灰色地帶衝突問題 賴怡忠 2022 年 6 月 21 日 賴怡忠 2022 年 6 月 21 日 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因為是美中防長睽違三年後第一次的公開實體對話,加上中國對台灣的軍事騷擾在這三年直線上升,美中競爭也日益激烈,因此這個對話就格外引人注目。 近來美中檯面下互動頻繁,中國所提愈來愈強硬 值得注意的是…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淨零轉型烏俄風雲獨立蒼芒 台灣如何看待與調適這波全球性能源危機?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15 日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15 日 能源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核心,人類所有食衣住行的生產、製造與使用過程都脫離不了能源。本專欄前一篇〈俄侵烏戰爭下逐漸形成的另一場風暴〉文章,主談因戰爭本身、經濟制裁,加上中國四處掃糧囤糧所導致的糧食安全危機,近來越演越烈,已經陸續出現…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