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教育社會 在荒謬的時代下,那些被剽竊的書與人 李志銘 2024 年 7 月 10 日 李志銘 2024 年 7 月 10 日 小說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曾說:書籍是「一種獨特的便攜式魔法」(Books are a uniquely portable magic)。藉此隱喻書籍本身可以隨時攜帶和流通的便利性,以及能夠承載知識、進而改變人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歷史 近代世界的殖民與啓蒙──紀念臺南開城四百周年 李弘祺 2024 年 7 月 8 日 李弘祺 2024 年 7 月 8 日 對於人類歷史的解釋,一般人大概是認爲每一個時代都有它内在的一貫性,事件之間都有相似的模式,相互間有一定的關聯。我們可以簡單說這個是一種時代的「精神」。 「意見的氣候」貫穿文藝復興時代 如果用懷海德(A N Whitehead)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冷淡孤寂受傷專欄作家文化教育社會 黃山料家暴宇宙:和平越無底線,戰爭風險越高 盧郁佳 2024 年 7 月 8 日 盧郁佳 2024 年 7 月 8 日 作家黃山料受訪,說「如果你可以跟他的不健康和平共處,表示那個人就是你的合適對象」,「假如有一個人他總是對你家暴,你可以抵擋住他的家暴,那麼那個人就是適合你的對象」引眾怒。事後黃山料宣示堅持反對家暴,釐清原意,「不需要去追求一段大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教育文化教育歷史社會 從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掛零事件看到了什麼? 張哲維 2024 年 6 月 25 日 張哲維 2024 年 6 月 25 日 近日,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報到人數掛零事件,意外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原本只是系所在招生技術上的失誤,因校方回應不當和媒體刻意渲染,讓輿論焦點轉向生成式AI對人文科學生存的威脅。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了解人文科學的目的與自然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左岸觀點教育社會 令人納悶的清大畢業演講 孟買春秋 2024 年 6 月 21 日 孟買春秋 2024 年 6 月 21 日 在最近政治事件紛紛擾擾之中,有一條不大不小的非政治消息,說學術不是學術,說影劇也算不上影劇:半個世紀前的愛情文藝電影巨星林青霞,受邀到國立清華大學向畢業生演講。 原來林青霞與清大校長頗有私誼 各行各業人士,包括演藝界,受邀發表演 … 1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教育數字與政治 AI時代,人文社會領域將更凸顯重要性 王宏恩 2024 年 6 月 20 日 王宏恩 2024 年 6 月 20 日 最近幾天,有關於AI世代來臨以及對人文社會領域的影響,引起不小討論。隨著AI類股水漲船高、AI從業人員薪水三級跳,也越來越多年輕學子把成為AI工程師視為未來夢幻出路。然而,假如AI真的持續發展下去,有了越來越強大的計算能力與輸出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文化教育社會 三鶯、立院周遭與太陽花世代:青鳥行動裡的「地方」與幾個瞬間聯想 許恩恩 2024 年 6 月 6 日 許恩恩 2024 年 6 月 6 日 「囿於當代的知識體系,我們好像必須把我們的提問和闡述按照學科分類來進行,政治、社會或是文化的。但是,一旦我們把地方文化視為體系性的,我們必須反過來從地方的體系出發,看到當代的各種分類如何摻雜混溶於在地體系。在地體系當然既是知識的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政治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歷史社會 歷史已經發⽣,記憶豈容遺忘!──519白恐記憶日 呂昱 2024 年 5 月 3 日 呂昱 2024 年 5 月 3 日 文學必然承載著記憶,尤其在台灣命運多舛的這塊土地,不得不仰賴文學書寫縷刻無限記憶而衍生出一種內化的抗爭性格。 閱讀《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的套書裡,兩位編者童偉格、胡淑雯在序言裡,一開頭即詮釋著: 受難者的時間是無限綿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文化教育社會 下班後的爵士咖:評述台灣政治人物的音樂嗜好 李志銘 2024 年 4 月 19 日 李志銘 2024 年 4 月 19 日 前不久,台北信義區「寶林茶室」爆發中毒案持續延燒之際,代表中央主動介入協助台北市政府進行檢驗工作的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由於3/29這天晚間下班後參與「變形蟲爵士樂團」在台北知名爵士酒吧「Blue Note Taipei」的演出活動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文化教育法律社會 黃子佼案:不存在的女兒 盧郁佳 2024 年 4 月 16 日 盧郁佳 2024 年 4 月 16 日 一樁名人性暴力案,引爆兩種社會期待的衝突。支持受害女性的一方因輕判而憤怒,支持名人的一方認為既已無罪,應該復出。一方主張女兒有權免於被侵害,一方主張妻子的美德是承擔婚姻責任照顧丈夫。這場衝突訴說的,不是一對名人的家庭故事,而是數 … 4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