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社會 再見!桂冠 劉韋廷 2022 年 4 月 20 日 劉韋廷 2022 年 4 月 20 日 又一間老字號出版社關門了。 曾經是人文社會界的桂冠 根據官方臉書,成立48年的桂冠出版社在今年三月決定宣布解散。由於2019年桂冠創辦人賴阿勝先生(1950-2019),因登山意外過世,再加上疫情緣故,業績不如以往,慘澹經營,在…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外交文化教育談談影視音 從共同價值觀到心靈相通──用音樂拉近台灣與東歐距離 陳永昌 2022 年 4 月 20 日 陳永昌 2022 年 4 月 20 日 旗下有台北兩廳院、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以及國家交響樂團三館一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換屆,由本身是資深古典樂迷的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接任董事長,他在接任致詞中提到:將致力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與國際網絡的連結。近期與台灣互動密切的東歐與…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談談影視音 未來改變過去─文夏「禁不了的聲音」 西區老二 2022 年 4 月 12 日 西區老二 2022 年 4 月 12 日 「人們總認為自己只能改變未來,但事實上,過去也時常隨著未來而改變。」這是電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非常重要的主旨句;女主角童年舊居院子裡的石塊,曾因無憂的回憶顯得美好,也曾因祖母故去變得悲傷,又重新在奔走過大半個地球後,尋回慰藉的… 6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挑戰2032教育歷史 十年後的歷史課如何上 黃惠貞 2022 年 4 月 1 日 黃惠貞 2022 年 4 月 1 日 傳統上,中國的天朝心態總認為異邦人士來華是孺慕中華文化,所以對於外人願意學習漢語、漢字喜不自勝,卻不喜歡自己人自甘「落番」,去學習化外蠻夷鴃舌的外語。清末自強運動,為了利用西方的船堅炮利,增設了學習英文、法文的廣方言館、同文館,…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挑戰2032文化教育 未來的農曆春節「年味」只會日益淡薄 陳文瀾 2022 年 1 月 28 日 陳文瀾 2022 年 1 月 28 日 數十年來,台灣農曆春節的「年味」,已愈來愈淡薄。若非武漢肺炎疫情仍未見止歇,國人不再熱衷出國「過年」,否則「年味」將「蒸發」得更加迅速。可以確定的是,從現在到2032年,農曆春節的節慶感仍將逐年下降,愈來愈像是純休假的「黃金周」…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挑戰2032教育 雜學校──編織台灣教育未來的想像之網 楊逸帆、蘇仰志 2022 年 1 月 14 日 楊逸帆、蘇仰志 2022 年 1 月 14 日 教育是個體與群體的向上向善成長發展的過程與孕育體系。凡涉及向上向善成長發展的事務領域,皆須教育參與。因此,教育不但是社會之根,也最有條件成為編織社會之網。 過去的台灣與今日多數國家,教育(education)多被窄化為「scho…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教育社會 稀釋的人力資本與臺灣的高等教育困境 林凱衡 2021 年 12 月 29 日 林凱衡 2021 年 12 月 29 日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相當高,在全球排名相當前面。依據教育部2015年的統計資料,臺灣25-64歲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為46.7%,跟OECD國家相比,僅次於加拿大(55.2%)、日本(49.5%)和以色列(48.…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教育社會 誰寵出來的金孫:李靚蕾的自我賦權 曾柏瑜 2021 年 12 月 21 日 曾柏瑜 2021 年 12 月 21 日 王力宏與李靚蕾兩人的感情糾葛,近幾天佔據台灣所有新聞平台,熱度居高不下。而大眾關注焦點也從雙方感情破裂、婆媳問題,迅速延燒成渣男嫖妓的公關攻防。 深夜攻防,全台不睡覺 上週五凌晨開始,從李靚蕾萬字血淚控訴、王力宏父親的親筆信、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教育社會 萊豬有無毒性是醫學問題不是政治議題 林應然 2021 年 11 月 1 日 林應然 2021 年 11 月 1 日 12月18日萊豬公投掀起千丈波濤,十年前國民黨執政進口了萊牛,今年民進黨執政通過了萊豬。進口萊牛的告進口萊豬的毒化人民提出公投議案,通過萊豬的斥責進口萊牛的立論矛盾意圖製造混亂,是否國民黨的萊克多巴胺在牛身上會自動解毒變成香料所…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社會 台灣的文藝復興──紀念文協百年 李弘祺 2021 年 10 月 15 日 李弘祺 2021 年 10 月 15 日 今年10月17日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這個協會的活動和意義一直是被解釋爲一種抗日的活動。我認爲這樣的解釋基本上固然沒有錯,但是它還有更廣大的意涵!因爲它展開了以後十多年台灣廣泛向西方學習,引進了現代化的種種元素,從識字運動…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