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社會 追懷城市漫遊者的身影:雷驤筆下的日常風景與時代記憶 李志銘 2024 年 10 月 2 日 李志銘 2024 年 10 月 2 日 2024年5月底,雷驤辭世。三個月後,其家屬特地為這位集作家、畫家、紀錄片導演於一身,跨界文學、美術與電影等多重領域的創作者籌畫了一場別出心裁的展覽「他走了—雷驤畫展」,欲透過最直接的繪畫作品來向廣大的人間讀者告別。 某日下午,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時代與人物歷史 傅柯的權力論述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從傅柯逝世四十週年談起 黃涵榆 2024 年 7 月 18 日 黃涵榆 2024 年 7 月 18 日 當代法國思想界巨星傅柯(Michel Foucault)於1984年6月24日過世,距今四十週年。傅柯在他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留下巨量的思想遺產,穿越古希臘、羅馬、早期基督教到現代文明,縱橫哲學、歷史學、語文學、醫學、科學等領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防安全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產經財金 從繪圖晶片到AI晶片,黃仁勳幫台灣建構的半導體國防! 藏紅花 2024 年 6 月 12 日 藏紅花 2024 年 6 月 12 日 對九零年代念電機系的朋友來說,擁一張有NVIDIA的顯卡來玩遊戲,是夢寐以求的夢想。而CPU當然是INTEL為霸主,若是沒那麼多的預算,就只能考慮AMD的CPU,雖然效能沒那麼好,但是主打CP值高,作為第二名的選擇,AMD在學生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時代與人物書摘書評社會超越的光 在兩次青島東路佔領之間──劇變世界下的女總統蔡英文 張茵惠 2024 年 5 月 20 日 張茵惠 2024 年 5 月 20 日 「姊妹們,這次站出來就別再客氣了,記得十年前我們讓男人擅自代言運動後發生了什麼事嗎?」 ──2024年5月17日21點07分,threads上的網友發言 法國《解放報》記者沃勒函(Arnaud Vaulerin)出版了一本蔡英文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時代與人物歷史 冷戰年代的蒐書傳奇:美國人甘乃元 李志銘 2024 年 5 月 9 日 李志銘 2024 年 5 月 9 日 某日下午逛舊書店,偶遇一位資深藏書家前輩忽然問起:你有聽說過「甘乃元」這個人嗎? 一瞬間,腦海中的記憶場景頓時回溯60年前我未曾親身經歷的那個時代:熟悉早昔(60、70年代)台北舊書業歷史、或是有在長期蒐藏舊書作為樂趣和習慣的藏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政治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歷史社會 歷史已經發⽣,記憶豈容遺忘!──519白恐記憶日 呂昱 2024 年 5 月 3 日 呂昱 2024 年 5 月 3 日 文學必然承載著記憶,尤其在台灣命運多舛的這塊土地,不得不仰賴文學書寫縷刻無限記憶而衍生出一種內化的抗爭性格。 閱讀《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的套書裡,兩位編者童偉格、胡淑雯在序言裡,一開頭即詮釋著: 受難者的時間是無限綿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社會 漢聲永松.歲月照堂 古碧玲 2024 年 4 月 10 日 古碧玲 2024 年 4 月 10 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張照堂。」 4月3日的大地震震動了整座島嶼,在驚魂未定之下,從臉書看有人寫有關張照堂的訊息,文末則是「R.I.P.」。約莫中午,張照堂於前一晚11點辭世的消息席捲了同溫層,蔚為文化圈的7級強震,曾與他有深厚關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時代與人物社會 民主無國師?:一代風向大師威爾遜啟示錄 劉又銘 2024 年 3 月 21 日 劉又銘 2024 年 3 月 21 日 在政治活動中……人們航行的是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大海;既沒有避風港,也沒有停泊地,既沒有出發地,也沒有指定的目的地。我們的事業,就是要保持平穩航行;大海既是朋友也是敵人,而航海技術就是用傳統行為準則的資源,在每一個充滿敵意的場合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時代與人物歷史社會 戰後台灣推介現代藝術第一人:被遺忘的顧獻樑 李志銘 2024 年 3 月 20 日 李志銘 2024 年 3 月 20 日 每年台北國際書展,我總是會特別留意那些各大學出版社、地方文化局處、圖書館、故宮、中研院等政府出版品攤位。實際上,這些政府單位或學術機構雖然經常不乏某些選題別具特色、內容質量俱佳的出版書籍,卻往往被主流的書評媒體與一般書店通路所忽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時代與人物社會 陳來興的狂飆年代 李拓梓 2024 年 2 月 23 日 李拓梓 2024 年 2 月 23 日 我與畫家陳來興有幾面之緣,那是八十年代後期剛解嚴,反對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爸爸的朋友在淡水組織了文史踏查的社團「茶友會」,住在附近的文人、藝術家和政治人物都有參與,有音樂家想寫「台灣音樂史」、藝術家想寫「台灣美術史」,總之就是一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