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代與人物歷史 女王駕崩,國王萬歲! Phil Smith 2022 年 9 月 12 日 Phil Smith 2022 年 9 月 12 日 她的正式頭銜:伊莉莎白二世,承蒙上帝的恩典,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其他領土的女王,大英國協元首,信仰的捍衛者。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9月8日過世,在位時間為70年又214天,是在位最久的英國君主,就全世界而言則是排名第二…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時代與人物歷史譬諸一嶼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冰山 蕭育和 2022 年 9 月 12 日 蕭育和 2022 年 9 月 12 日 「我的一生,她都在那裡,我無法想像她不在,我就是做不到」─ Maggie Smith 2015年,女王到德國進行國是訪問,第一天參加了「女王講座」,這是她在1965年第一次對德國訪問期間設立的講座。這場五十週年紀念講座的主講者是…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時代與人物歷史 被遮蔽的戈巴契夫 卜大中 2022 年 9 月 6 日 卜大中 2022 年 9 月 6 日 結束冷戰的蘇聯帝國領袖戈巴契夫9月3日在莫斯科安葬。可歎的是到現場致敬的元首只有匈牙利總理奧班,其他國家領導人無一露面,連普丁都未出席,雖有上千民眾前來致意,但場面終究欠缺。歷史對這位先知一時的涼薄,或許將來會還他公道。 冷戰思…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世界的皺摺人權專欄作家歷史社會 颱風應該是女的──古早颱風的命名法 胡芷嫣 2022 年 9 月 6 日 胡芷嫣 2022 年 9 月 6 日 前幾日,超級強颱軒嵐諾從台灣東部海域拂過,除了神奇的Nike勾勾路徑,許多人也在討論「軒嵐諾」這個颱風名字,聽起來「非常好吃」,像某款餅乾牌子。 這個乍聽之下很甜很美味(但其實很可怕)的颱風,實際上是以寮國的軒嵐諾國家保護區(H…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歷史 慕尼黑的正義 李弘祺 2022 年 9 月 5 日 李弘祺 2022 年 9 月 5 日 1972年八月,我正好進入準備博士資格考試的最後階段,那時我太太爲了鼓勵我,特地去買了一臺彩色電視機,好讓我可以一方面準備考試,一方面在休息的時候看看即將開幕的奧運轉播。當時,彩色電視才開始了六年(第一次彩色直播是1966年的奧…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鍵指花花世界 戈巴契夫:失敗的改革者/歷史偉人 趙君朔 2022 年 9 月 5 日 趙君朔 2022 年 9 月 5 日 戈巴契夫已蓋棺但功過難定 結束冷戰的關鍵人物,蘇共最後一任總書記戈巴契夫不幸在8月30日去世,享耆壽91歲。對一般人而言,他已經是個很少被提起的名字。然而他所留下的政治遺產在今天還在影響著全世界,除了對內給予蘇聯這個龐大而笨重帝…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 冷戰已逝,威權主義陰魂不散──懷念戈巴契夫與1990年代 李福鐘 2022 年 9 月 1 日 李福鐘 2022 年 9 月 1 日 戈巴契夫讓政治的春天到來 相信全世界50歲以上的中生代人類,不論喜歡或討厭,無人不記得戈巴契夫(Mikhail S. Gorbachev)。當1985年他以蘇共最高領導人身分推動共產政權自我內造改革,為四十年來受夠史達林(Jos…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政治歷史 《八一七公報》:歷史餘燼後的重要議題 宋承恩 2022 年 8 月 17 日 宋承恩 2022 年 8 月 17 日 面對條約、宣言、法案、公報等國際文件,中國向來選擇性地對待。對於符合它利益的,緊抓不放死缠爛打一付不做跟你拚命的狠勁;對於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要不說成「一張廢紙」,客氣一點的說成「歷史文件」。前者,還包括了無文字記載,「不是共識」…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歷史法律譬諸一嶼 815終戰日: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 蕭育和 2022 年 8 月 15 日 蕭育和 2022 年 8 月 15 日 國際法的歷史即是戰爭概念的歷史。畢竟,國際法是一部戰爭與和平之法 ──Carl Schmitt 1941年12月8日,昭和天皇發佈宣戰詔書,向美英宣戰。詔書指責美英兩國在中日爭端中偏袒「重慶殘存政權」,致「助長東亞禍亂」,而美英…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時代與人物書摘書評 由「農業人」角度看李登輝思想 江昺崙 2022 年 8 月 1 日 江昺崙 2022 年 8 月 1 日 2022年7月31日,是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兩周年的日子,此際不幸遭逢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驟然離世,各界的悼念或討論,都聚焦在東亞兩大政治人物的戰略遺產,以及兩人推動的臺日友好關係方面。 但大多數的討論都是從外交縱橫及政治謀略的角度來…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