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政策評析鳴人堂精選 吳忻穎/中壢分局「很蠢」之爭:談警察盤查發動要件與妨害公務罪 【鳴人堂】 2021 年 5 月 1 日 【鳴人堂】 2021 年 5 月 1 日 據近日報載,一位音樂老師(下稱A)在臉書以「失去自由的9小時」為題,張貼一篇文章和影片,表示日前她到中壢準備上課排練,路上邊走邊吃早餐,突然被警員攔下要她出示證件接受盤查,音樂老師不服問為什麼要盤查,警員只表示「之前沒看過妳」、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國際外交政治 烏俄緊張對峙因何形成?有解嗎? 魏百谷 2021 年 4 月 27 日 魏百谷 2021 年 4 月 27 日 一、前言 今(2021)年2月間,俄國所支持的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團體與烏國政府軍在烏東的頓巴斯(Donbass)地區開火交戰,隨後,烏國調派部隊趕赴前線,而俄國亦在俄烏邊境集結重兵,烏俄雙方戰火一觸即發。烏東衝突的態勢,讓歐盟國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專欄作家教育社會譬諸一嶼 「道德」的生育時間表:不能太早、不能太晚、更不能自己一個人 蕭育和 2021 年 4 月 27 日 蕭育和 2021 年 4 月 27 日 早在千禧年前後,就有台灣人在擔心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問題。低落的生育率並不全然是一件壞事,因為這通常在國家現代化、社會民主化、預期壽命增加、教育普及、人民所得提高之後發生。然而一旦低落到某個程度,不免有些人就會擔憂長程來看,社會福利 … 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道關懷社會 我們都是緩期的倖存者 林耀盛 2021 年 4 月 7 日 林耀盛 2021 年 4 月 7 日 人間四月天,太魯閣出軌意外悲劇,詩人艾略特(Elliot)的《荒原》「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我們不僅歷經一場殘酷的試煉,更是同體大悲。 「安全回家的路」卻是如此驚嚇悲哀 焦躁的媒體報導與口水政治操作,令人心浮。花東長年以來是臺灣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道關懷時事感思 重災後,醫事人員的第一線報告 海人 2021 年 4 月 6 日 海人 2021 年 4 月 6 日 連假首日的緊急動員訊息 那是連假的第一天,醫院很多同仁早就規劃了返鄉掃墓或是難得的全家出遊,所以醫院中上班的人也明顯比平日來得少,一開始我從花蓮的臉書社團上看到幾張事故現場照片,就有點擔心事故造成的傷亡恐怕會很嚴重,沒多久果然就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道關懷 遣返禁令──德國對新疆宗教、種族迫害的判斷 魏彥林 2018 年 12 月 20 日 魏彥林 2018 年 12 月 20 日 德國《難民法》第六十條規定的「遣返禁止令」是對於難民申請者(已經向德國政府提交難民承認申請,但程序仍在進行中。)的一種暫時性保障措施;無論申請者是否符合難民資格(被德國政府承認為難民,並獲得相應權利保障的狀態。),只要遣返就會使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道關懷 泰緬邊境男孩的無國籍人生 王詩菱 2018 年 8 月 23 日 王詩菱 2018 年 8 月 23 日 今年七月的泰國洞穴事件中,受困足球隊男孩與教練的真實身份,讓世人注意到了泰國境內無國籍孩童問題。在泰國約有 40 萬人被聯合國難民署登記為「無國籍人士」,他們沒有出生證明、身分證明文件和護照,因而不能在泰國合法結婚、工作、辦銀行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國際政治 帝國邊緣的威權鞏固與人權喪失 劉彥甫 2018 年 6 月 23 日 劉彥甫 2018 年 6 月 23 日 「腳踏車騎的飛快,風沒有讓我輕盈,握把震天的嘎響,是乘著亡魂的呼喊,煞車快踩煞車,往前是一片暴政。」多年後再看六四,在中國嚴密的「天羅地網」佈建之下,曾經奔赴天安門廣場的中國青年,為了生存,早已在雲裡霧裡消失噤聲。只是一段維吾爾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政治社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定錨後 劉彥甫 2018 年 5 月 28 日 劉彥甫 2018 年 5 月 28 日 「禁止接見,所以那時候總是會失望,就會邊走邊哭」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高儷珊等人在景美看守所的歷史記憶,分別在綠島和景美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升級成為國家級人權博物館後,如同以最高規格對外宣示,台灣重視人權價值。 相較於台灣以國家高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