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2032政治法律社會 以民主文化團結台灣 正視憲法問題健全政黨政治 台灣智庫 2023 年 11 月 9 日 台灣智庫 2023 年 11 月 9 日 林佳龍:透過對話與合作呈現分歧意見,提升民主的參與及品質 台灣智庫共同創辦人林佳龍在10月27日舉辦的「挑戰2032:台灣國家願景系列論壇」第三場「協和台灣」論壇上指出,台灣雖然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但選舉期間內部的社會分岐,特別是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社會 2024世界民主的第二次期中考 王宏恩 2023 年 11 月 9 日 王宏恩 2023 年 11 月 9 日 1993年冷戰結束、第三波民主化之後,福山宣稱人類達到歷史的終結,因為民主制度加上資本主義將給每一個人實踐自我的機會,因此是人類制度最後的答案。然而,在資本制度全球化、導致民選政府無法處理全球化帶來的問題之後,反全球化與民粹主義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淨零轉型產經財金社會 總統候選人對能源無知是台灣經濟危機 陳秉亨 2023 年 11 月 8 日 陳秉亨 2023 年 11 月 8 日 本月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召開第28次會員大會,本次大會在杜拜召開。值得注意的是,盛產石油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下簡稱阿聯),為了因應世界趨勢與創造新經濟機會,宣布未來七年投資540億美元、約1.7兆台幣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雲林張家在國民黨與柯、郭的華爾滋 廖郁賢 2023 年 11 月 7 日 廖郁賢 2023 年 11 月 7 日 在八月的投書中,筆者提到「雲林張家之所以游移在侯、郭、柯之間就是一種『買保險的概念』而已」,隨著投票日越來越接近,加上近日藍白陣營的合作,讓人霧裡看花。「政治的價值」就是不要為了「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不能為了「少數利益」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要被騙到第幾代柯黑? 林艾德 2023 年 11 月 7 日 林艾德 2023 年 11 月 7 日 「藍白合」的歹戲持續拖棚,從侯、柯兩位候選人,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再到藍、白營的立委候選人們,關心的焦點都在拖棚的時間,但對無論藍、綠、白的支持者而言,「藍白合」無疑都是一齣民主歹戲,其中最糟糕的部分,就是兩個正在談合作的政黨,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Contrarian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社會 從近期美國有關中國是否對台開戰的辯論談起 賴怡忠 2023 年 11 月 7 日 賴怡忠 2023 年 11 月 7 日 當世人多將焦點放在以色列入侵加薩企圖掃除哈瑪斯的軍事行動,以及俄羅斯也在此時對烏克蘭發動新攻勢之際,隨著十一月在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時預計也會舉行「拜習會」,包括葛來儀(Bonnie Glaser)、傅泰林(Taylor F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外交歷史社會 牡丹社事件四具顱骨國際返還的歷史正義 胡川安 2023 年 11 月 6 日 胡川安 2023 年 11 月 6 日 明年2024年是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牡丹社事件是台灣與近代世界體系的接觸,西元1871至1874年間,從琉球漂民船難到日本出兵攻打台灣原住民的一連串歷史事件,史稱「牡丹社事件」,涉及台灣原住民族、琉球、中國及日本多方面的國際事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產經財金社會財經 小晶片(Chiplet)趨勢的崛起與發展態勢 劉佩真 2023 年 11 月 6 日 劉佩真 2023 年 11 月 6 日 有鑑於半導體製程技術逼近已知的物理極限,為了持續強化處理器性能,Chiplet的趨勢逐步崛起,Chiplet是透過先進封裝技術讓多個小晶片形成系統級封裝(SiP),它能夠將具備不同功能的小晶片,也就是藉由先進封裝技術整合於單一基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產經財金社會 台積電為何放棄龍科三期? 詹順貴 2023 年 11 月 1 日 詹順貴 2023 年 11 月 1 日 在被納入園區範圍、被迫面臨徵收的在地居民與聲援團體連番抗爭之下,10月17日台積電正式對外宣布放棄在龍潭科學園區第3期擴建案(下稱龍科三期)的設廠計畫,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政府事前的規劃失當引起高度爭議,該檢討的是相關政府單位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內閣制為何不行?──從戴高樂的半總統制主張看台灣的憲改症候群 許有爲 2023 年 10 月 31 日 許有爲 2023 年 10 月 31 日 法國第三、第四共和政府極度不穩導致半總統制誕生 1946年6月,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在二戰後期第一個被盟軍收復的法國都市——諾曼第的貝約市(Bayeux),發表了一場被後世普遍認為戴高樂生涯中影響最大、最 … 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