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下的推遲就醫,也需及早因應

廖偉翔
1.6K 人閱讀

自從COVID-19於五月在台灣爆發以來,一度感受遙遠、屬於他國的疫病,瞬間成為冷酷的生活現實。無論是攀升的死亡與確診人數、逐漸延長的三級警戒時間,或是醫院加開專責病房等等,不僅說明了疫情的嚴峻,更反映出醫療量能的緊繃。然而,參酌他國已發表的報告,在疫情升溫後隨之而來的延遲就醫或不願就醫,亦是未來需密切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近期的新聞報導,自從五月中宣布三級警戒起,各大醫院陸續進行醫療服務降載,可能是門診減診,亦或是取消非緊急的住院、手術及檢查等等。由醫療現場的觀察,平常人來人往的醫院,人潮已明顯減退;而來電取消或延後回診,或看診時間沒到診的病患,也確實不在少數。

臺大醫院門診時段人潮已明顯減退。圖片來源:蔡其達提供

然而,隨著三級警戒的時間拉長,延後就醫的益處(避免染疫)與風險(病況拖延),就成為需要審慎權衡的重點。吾人可以想見的是,不論慢性或急性的病況,延遲就醫或不願就醫(以下簡稱推遲就醫)都可能導致較差的健康後果。

疫情期間延後就醫的趨勢研究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去年六月的一項網路問卷調查研究顯示,約有41%的美國成年人因為COVID-19疫情的各種顧慮,有推遲就醫的情況。而細究受影響的醫療服務,有12%的受訪者曾推遲急診(例如如危及生命的病況)或緊急照護(例如立即需求但非危及生命的病況)的使用,而有約32%的受訪者曾推遲常規照護(例如常規健康檢查)。其中推遲急診者的特性,以年輕人、無薪照顧者、原有兩種以上疾病者、障礙者,以及非裔與西裔人士等等為主。

另外,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推遲就醫,無論是醫院降載或關閉、大眾運輸減少、害怕疫情,或是純粹因依循公共衛生建議而減少出門等等,都是需要進一步考察的議題。當然,不同國家、不同醫療體制無法直接類比,但前人的經驗依然相當值得參考。此項研究主要是建議政策制定者能針對不同特性的受眾,擬定溝通與提供醫療服務的策略,同時也鼓勵大眾,緊急狀況仍須及時尋求醫療協助,既有的慢性病也需要持續追蹤治療。

此外,針對COVID-19疫情在美國所造成推遲就醫本身的特性,今年五月的《健康事務》期刊也刊載更深入的調查結果。此研究聚焦於非自願性的推遲就醫,意即並非由病人端發起的延後或取消就醫。結果發現,年長者、健康狀況較差或普通者、障礙者、有健康保險者、教育程度較高者,以及非屬西裔的白人,有較高比率的非自願性推遲就醫。看似違反直覺的結果,作者的解釋是,平常使用較多醫療服務者,受疫情影響也較可能有更多非自願性的推遲就醫。

另外,社經地位較低者或少數族裔者,相對較常使用急診服務,而急診服務不太可能受到非自願的推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長者的族群中,65─74歲的受訪者的非自願性推遲就醫比75歲以上的受訪者要多出約12%,因為文獻顯示一般而言年齡越高使用的醫療服務越多,但這裡卻有所不同。

自願或被動推遲就醫差異大

作者認為其中一項可能的解釋是,年齡更高者,與 COVID-19相關的死亡風險更大,因此醫療服務提供者本身就會主動延後或取消較不緊急的醫療服務。(筆者的理解是,或許因而根本不會被非自願性的推遲就醫的調查問卷問出來。)同理,類似的解讀也可能可以應用於健康狀況較差或普通者以及障礙者的群體上。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必須仔細區辨推遲就醫的詳細內涵,可能是主動也可能是被動推遲,或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相應可能的後果也應提早納入政策考量(如癌症篩檢在疫情期間大幅減少),並對可能的醫療照護缺口提出預防之道。

綜上所述,疫情本身就會帶來大眾生命或功能的損失,然而為因應疫情而生的各種後續影響,更可能擾亂了眾人平日習以為常的醫療照護模式,因而需要持續關注與提前擬定策略。本文僅是挑選現有文獻做簡短回顧,拋磚引玉,期望台灣能共同度過艱難的COVID-19疫情,及早回到新的正常生活。

留言評論
廖偉翔
Latest posts by 廖偉翔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