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三重考驗:美中貿易戰、川金會、美台關係

賴怡忠
97 人閱讀

習近平最近煩惱三件事:與美國的貿易爭議、北韓核武問題與韓半島戰略情勢的新發展,以及台美關係快速升溫。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習近平最近被三件事情煩惱:與美國的貿易爭議,北韓核武問題與韓半島戰略情勢的新發展,以及台美關係快速升溫的跡象。中國的龐大情報體系對這三件事在事前似乎察覺不足,感覺上在事後氣急敗壞尋找對應措施。

 

由於中國現在處於下風,復因習近平全力剷除異己,還弄了個國家主席終身制,使其更無法對外示弱,否則正當性會受挑戰。這個處境可能會使中國對這三件事情不能變成0:3,要在某些議題扳回一城,因此一定會挑軟的柿子吃。因中國無法在貿易戰與美國對壘,對北韓議題又落於下風,在自認為對台灣游刃有餘,且相信台北就算被打得滿地找牙也不敢哀號,很可能北京會把所有的怒氣與不滿都宣洩在台灣身上,並以此牽制美國的作為。

 

堅信習近平因需專心處理內部問題而無意升高台海緊張的國內主流判斷,可能需要再想想。雖然台海出現全面性的武力衝突機會不高,但中等規模的軍事騷擾肯定會快速增加,對一般人民形成困擾的外交空間打壓也會升級。如果持續失血形成新的慣例甚至是現狀,對台灣的威脅就會很大。

 

美中貿易戰:是習搞定川普,還是川普糊弄習近平?

 

中國是直到二月底劉鶴訪美時不僅沒見到川普,與Peter Navarro及Robert Lighthizer的會面也不歡而散後,才知道美國對中國的怒氣已經累積到十分嚴重的程度。中國一直相信美中關係是靠高層領導人的個人關係來經營,畢竟從尼克森以來,中國就是靠美國最高層的「老朋友」維繫美中關係。

 

固然一開始在川普還沒就任前有被川蔡電話嚇到,但透過與川普女婿庫西納(Jared Kushner)快速連線,成功使川普不再提要挑戰一中政策。而去年四月佛州莊園會的川習互動更讓習近平信心滿滿,甚至美國之後還派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博明參加「一帶一路」峰會,形同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計畫背書。更何況川普對習近平的稱讚更是遠高於其他領袖。因此中國認為既然已經「搞定」川普,中美關係的大局就不會出問題。

 

但遑料川普在去年八月下令啟動特別301調查,去年底的國安戰略報告更明確說中國是有意改變現狀的強權,美中關係是全球性的地緣競爭格局。與中國的經濟交往產生對美國的不利後果,還說美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對中政策是立基於錯誤的假設上。而今年接著幾個201、232、301等調查結果公布及其相應的懲罰措施,更中國措手不及。畢竟去年底習近平竭盡所能接待川普,兩人互動順暢,當其他民主國家因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而譏諷習近平為習皇帝時,川普反還恭喜習近平。既然川普這麼讚嘆習近平,稱頌習大大的次數比對安倍的讚美還多,不是習近平已經搞定川普了嗎,為何美中關係還會急轉直下?

 

中方有人說一切都要怪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博明,都是他要報當年任《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被公安爆打的一箭之仇。也有人說習近平是被川普糊弄。川普這個商人就是人前人後兩張嘴。無論如何,中國認為搞不清楚這個非典型總統的川普。只是中國似乎不清楚將兩國關係經營個人化為高層互動,這個作法是十分危險的。不僅無法掌握中美兩國複雜多變的各種因素,也迫使習近平個人要為中美關係的任何問題負責。

 

川金會:成不成功,中國都是受害者

 

生怕美國與北韓發生戰爭,南韓總統文在寅利用平昌冬奧為平台創造兩韓互動與和解氣氛,被美國極限施壓喘不過氣來的金正恩立即利用這個機會發動微笑外交,搭著南韓鋪的順風車,不僅在4月27日與南韓展開三度峰會,也提出願與川普會面的主張。如今確定,川金會預計在六月十二日在新加坡舉行。

 

但除了文金與川金會外,兩韓還可能會在年底前簽署《和平協議》。固然文金會的《板門店宣言》壓縮川普在川金會要北韓棄核的空間,但棄核會談與兩韓和平協議等發展,都沒有中國參與。被晾在一旁的習近平在三月底、五月初兩度邀請金正恩訪中試圖挽回一城。《板門店宣言》見證中國的「雙渠道」建議已被兩韓採用,川普也準備與金正恩直接展開朝核對話,對這些都是中國主張的作為,北京卻使不上力。

 

根據南韓媒體報導,金正恩針對川金會提出棄核五條件,1.從南韓撤走核戰略資產、2.在聯合軍演時停止出動戰略裝備、3.保證不使用常規武器和核武器進行侵犯、4.將停戰協定轉為和平協定,以及5.北韓美國建交等。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棄核條件沒提到要美韓同盟停止軍演,更沒要求美軍撤出韓半島或是要求美韓同盟解體。對中國最關注的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金正恩沒提半個字,且金正恩棄核的立場與中國「美韓同盟暫停軍演以換取北韓暫停核試」的雙暫停頗有差距。其間的意義十分耐人尋味。

 

因《板門店宣言》已經宣示要將韓半島和平進程拉回由兩韓主導,中國的影響力與主導力都被稀釋。而川金會如果成功,北韓棄核問題的主導權回到美朝之間。川金會如果不成,韓半島緊張情勢將會再起,美國會進一步對中國施壓要求對北韓極限制裁。因此川金會成或不成,對中國都不好處理。北京過去利用北韓核武議題提升對美要價籌碼的時代,已經隨風而逝了。

 

美台關係,對北京強推一中原則的強烈反挫

 

隨著美中關係惡化,今年以來美台關係似乎出現許多正向發展的信號。去年底發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印太戰略一節中列入台灣。《台灣旅行法》也在今年初獲總統簽署通過。雖然內容不具強制性,但明確提到要去除台美官員互訪層級限制,希望提升雙方互動的頻率與範圍。由於這是國會無異議通過的法律,給予行政部門採取類似行動時一個抵擋中國壓力的藉口,也規範了台美官員互動在未來只能提升,不能下降的方向。如果出現逆轉趨勢,就會有違法之虞。

 

就在《台旅法》通過後,美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來台發表公開演說,講到「三個堅定」。提到美國不會將台灣受到中國的封鎖與打壓視若無睹,也公開支持台灣的新南向政策。這些都是新的表態。之後美國商務部副助卿也來台洽公。顯示台美資深官員的互動日趨於正常化。

 

今年六月十二日AIT新館揭牌儀式,有傳聞美國會派非國務卿、非國防部長的內閣部長級官員來台參加盛會。四月初美國務院也核准魚雷、飛彈等潛艦紅區裝備的輸出許可,以非對外軍售管道輸出台灣潛艦國造所需的關鍵技術。

 

這些台美關係進展的訊息對北京而言,可能都比不上美國鷹派國安團隊新上任的震撼力。二月底開始的系列國安團隊調整,川普換上中情局長龐佩歐(Mike Pompeo)為國務卿、波頓(John Bolton)為國家安全顧問,並將納法歐(Peter Navarro)的位階提升為總統特別助理,不再居於國家經濟顧問之下。這些人除了對中國立場強硬外,也都曾發表親台的言論與主張,可說是美國有史以來對台灣最友善的國安團隊。北京對這個團隊的作為極為關注,也擔心六月AIT新館揭牌時的美方參與人士層級,以及《台灣旅行法》會對台美官員互動帶來什麼發展。中國為此對美方抗議施壓,並且升高對台灣的國際打壓以及軍事恫嚇的頻率與力道,其軍機還直接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以同時對台美兩方施壓。

 

由於台灣什麼事都沒做,中方認為台美關係發展是因美國反華勢力在打台灣牌,意圖對中國施壓。但美方一再表示,這些動作沒有超出過去的台美互動範圍,因此是中國自己有意緊縮,不是美國在改變。美方也指出正是因為台灣都沒做什麼,但中國卻加大對台軍事與外交的施壓力度以強推一中原則,導致美國國會看不過去出手以挽回被中國改變的台海平衡。因此是中國在改變現狀,美方只是意圖把現狀調整回原先的狀態。

 

對北京而言,非常在意美國鷹派國安團隊新上任的震撼力。圖片來源:pixabay

 

是誰在打台灣牌,中國還是美國?

 

不管是中方人士、台灣統媒、或是親中學者,多說美國現在透過打台灣牌對中國施壓。但我們看到的狀況卻是中國強化對台的國際封鎖力道,不僅從政府層次,甚至還擴大到民間企業以及國際的NGO組織。也看到中國的軍事侵擾不論在規模、頻率或是幅度都在提升。從去年十一月以後,中國屢次以大編隊戰鬥飛行序列繞行台灣,航母進出台灣的東西兩側水域、甚至戰機侵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等,來自北京的壓力日益增大。當台灣政府在這段期間什麼都沒做,華府也沒宣布大規模軍售,其前來台灣官員之層級也沒超越過去標準,因此實在看不出有美國打台灣牌的證據。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中國透過加大對台施壓力道的方式對美國釋出訊號。不論是中美經貿爭議、韓半島局勢,以及台美關係趨於正常互動等,對習近平都構成不小壓力,特別是習近平在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後同時受到黨內外與海內外的責難,不僅免責空間變小與壓力相對加大,未來發生的任何問題也都將以習近平是問,沒有迴旋的空間。

 

今年起一系列中美關係向下沉淪的發展,中國的作法是在美中經貿爭議上儘量避免攖其鋒;在朝核議題上透過積極與南、北韓溝通以搶回主導權。唯獨對台美關係則是採強壓台灣以對美國示警。給人感覺是中國已無計可施,因此只能透過對台施壓以彰顯北京的不快。甚至可能以此攻美國之必救。從這個角度來看,會打台灣牌的更像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須讓北京知道打台灣牌會有後座力

 

雖然目前北京的台灣牌對台灣實質傷害有限,騷擾程度居多。不少人也正確指出中國在對美高科技戰落居下風之際,必然花大錢找台灣人才為其助拳,在台灣整體薪資水平與創業環境的改革如果還沒來得及跟上,在一堆一拉下可能導致年輕人大量出走,出現一整個青壯世代的人才流失,這極可能對台灣的永續生存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騷擾帶來的結果是使人民對執政威信以及政府的國際存在感之持續失血,如果放著不管,不僅影響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包括台灣的自信都可能會被腐蝕殆盡。

 

針對中國在軍事與外交的持續打壓,台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與美、日、歐盟及其他與台灣友善的民主國家等合作,發展出某些可以對應處理的機制與作為。日前美國B-52戰略轟炸機飛近東沙島就釋放出某種對中國繞台行為的訊號,即便其路線可能與反制中國的意圖無關。事實上,只要來中方的軍機軍艦持續繞台與騷擾,美台雙邊或多邊軍事合作的頻率及作為就需要相應的提升。也須對中國執意挑釁的情境展開台美的雙邊與多邊討論並演練對應作為。

 

此外,台灣也可以思考如何與邦交國擴大合作,以邦交國為中心,根據邦交國、台灣以及台灣重要非邦交盟友的共同利益,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雙邊、複邊或是多邊的國際平台,將台灣的經貿文化發展、維繫與深化邦交、強化台灣的國際參與、發掘與非邦交友邦新的合作模式、提供台灣自主的國際舞台以強化其存在感等需求融合一起。把針對新南向政策的「玉山論壇」模式複製到其他場域,在目前國際輿論同情台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契機,創造有利於台灣的新的國際合作平台,實質強化台灣的國際交往能力。

 

不管在軍事與外交上,台灣必須發展出某種行為態勢,讓中國知道其對台灣的恫嚇與施壓會出現後座力,做得什麼事也都會有後果。當知道中國在外患多多時,不管是為了轉移注意力。或是需要開個宣洩口,都會更傾向鞭打台灣時,我們就更需要有所作為,才能動態的維持台海現狀。畢竟當侵略成為事實,反擊就會是義務。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留言評論
賴怡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