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淨零轉型
  • 烏俄風雲
  • 國際
  • 外交
  • 政治
  • 社會
  • 歷史
  • 運動
  • 書摘書評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政治社會防疫專區

防疫這個舞台

黎時潮 2022 年 5 月 26 日

【書摘】《黑潮》

時報出版 2022 年 5 月 26 日

美軍護台的民意基礎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26 日
Contrarian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產經財金

拜登亞洲行揭密新經濟戰略,但也出現新的問...

賴怡忠 2022 年 5 月 25 日

統派與大中華國家恐怖主義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從促轉會平反邱煌生案重省「解嚴」的意義

陳昱齊 2022 年 5 月 24 日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愛是一種近乎幻想的真理:韓炳哲《愛欲之死...

蕭育和 2022 年 5 月 24 日

從俄烏戰爭觀察「核冷漠」與「核學習」的危...

賴顗任 2022 年 5 月 23 日

暴力行爲必須譴責不容寬恕──反省南加州教...

李弘祺 2022 年 5 月 23 日
國際政治社會

浮現的中華恐怖主義

李中志 2022 年 5 月 20 日

蔡英文執政下的外交成績──讓一中框架漸失...

王思為 2022 年 5 月 20 日

【書摘】《絲路上的帝國》

聯經出版 2022 年 5 月 20 日

最新文章

  • 520前夕政策體檢系列國際外交政治

    蔡英文執政下的外交成績──讓一中框架漸失著力點

    王思為 2022 年 5 月 20 日
    王思為 2022 年 5 月 20 日

    台灣做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本該在國際社會上具有應享受的權利與應盡的義務,然而自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文之後,聯合國體系將我排除在外,許多重要國際組織的活動我皆無緣與會,長久以來造成我國在國際事務的參與程度愈來愈低,…

  • 書摘書評

    【書摘】《絲路上的帝國》

    聯經出版 2022 年 5 月 20 日
    聯經出版 2022 年 5 月 20 日

    第二章 貴冑斯基泰人 在河流密布的馬優提斯兩岸,對陣亞馬遜的騎兵,他從希臘人的各處,呼朋引伴,乘風破浪,穿過洶湧的水域,去奪繡金的長袍,女將的長衫:一場為戰鬥的腰帶展開的爭奪即將到來。—尤里比底斯,《赫拉克勒斯》 第一個草原帝國…

  • 人權政治社會

    二二八、加州槍擊都是台灣她「媽的多重宇宙」

    西區老二 2022 年 5 月 19 日
    西區老二 2022 年 5 月 19 日

    時間:2022年5月9日,地點:公共電視第7屆董監事審查會議。兩位國民黨推舉的審查委員否決了陳翠蓮教授的董事提名,其中胡競英(藝名胡冠珍)的理由是,陳翠蓮所有的作品都在講二二八事件,「非常撕裂族群」;政大教授廖元豪也評價陳翠蓮的…

  • 書摘書評

    【書摘】《胰臟癌探戈:有情世界渡死劫/是「史記」也是「死記」》

    允晨出版 2022 年 5 月 19 日
    允晨出版 2022 年 5 月 19 日

    台灣七○年代到八○年代:「兩條路線」之爭、《中國時報》與我們 王昇崛起:台大哲學系事件、美麗島事件到劉少康辦公室 《中國時報》是我媒體生涯的開始,前後十三年;從編輯、記者到「人間」主編、副總編輯,都在白色恐怖下討生活。創辦《當代…

  •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

    中共造詞鬼夜哭:論習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議」

    劉又銘 2022 年 5 月 19 日
    劉又銘 2022 年 5 月 19 日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有「中國達沃斯」之稱的「博鰲亞洲論壇」,以「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為題發表演講,並提出「全球安全倡議」(the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旨在強調全球化時代的「安…

  • 人權國際政治法律

    台灣人在憂慮什麼?──回應〈不須擔心港澳人會成為特洛伊木馬〉

    林子堯 2022 年 5 月 18 日
    林子堯 2022 年 5 月 18 日

    近日,各方為了陸委會擬放寬港澳白領來台定居資格、港澳碩博士來台定居年限放寬,以及港澳生免台灣居留證,即可來台就讀高中職、五專,引來各方的爭論。特別是,這次反對力道主要並非來自於反對黨,而是以民進黨為主的立委,以及許多民進黨的主要…

  • 國際政治社會

    槍擊案.去人化.統一戰線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18 日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18 日

    針對這一次長老教會的槍擊案,兇手是來自於拉斯維加斯的外省第二代,而因為其拉斯維加斯和平統一促進會的身分被挖出,加上台灣統促黨的張安樂同樣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畢業,讓一些人開始質疑拉斯維加斯的台灣人社團背景。身為在內華達大學…

  • 520前夕政策體檢系列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

    也談蔡政府6周年施政總體檢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後天520,也就是蔡總統8年任期已過3分之2的執政6周年,雖仍不能斬釘截鐵地論定,但許多部門的施政成績,陸續已經到了可以打分數的階段了。日前國民黨的智庫、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已經都已開過施政總體檢記者會,不意外,自然是批評得體無完膚…

  • 520前夕政策體檢系列人權政治歷史社會

    只要和解、不要真相的台灣轉型正義?

    林佳和 2022 年 5 月 17 日
    林佳和 2022 年 5 月 17 日

    2016年5月20日,第14屆總統就職演說,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小標下,蔡英文總統提及:「新政府要承擔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這個議題上,新政府會持續和公民社會一起合作,讓臺灣的政策更符合多元、平等、開放、透明、…

  •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烏俄風雲

    「西方該為烏克蘭戰爭負責」─ 約翰.米爾歇默(John Mearsheimer)的現實主義

    陳嘉銘 2022 年 5 月 17 日
    陳嘉銘 2022 年 5 月 17 日

    約翰.米爾歇默(John Mearsheimer,本國通譯米爾斯海默),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最頂尖的國際關係學者,當代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學派的大宗師。 他是這幾年來極少數敢批評西方該為烏克蘭危機負責的國際關係學者。 烏俄戰讓米爾歇…

  • 1
  • 2
  • 3
  • 4
  • ...
  • 311

國際

美軍護台的民意基礎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26 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亞洲之旅時,說出對派出武力(force)保衛台灣有承諾(commitment),此番言論又激起千層浪。雖然白宮隨後說出美國政策並沒有改變,但本來美國政策也沒有「策略模糊」四個字,僅有說美國必須要在現狀改變時做出回應…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26 日

拜登亞洲行揭密新經濟戰略,但也出現新的問題

賴怡忠 2022 年 5 月 25 日
賴怡忠 2022 年 5 月 25 日

統派與大中華國家恐怖主義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從俄烏戰爭觀察「核冷漠」與「核學習」的危險

賴顗任 2022 年 5 月 23 日
賴顗任 2022 年 5 月 23 日

暴力行爲必須譴責不容寬恕──反省南加州教會慘案

李弘祺 2022 年 5 月 23 日
李弘祺 2022 年 5 月 23 日
更多

社會

防疫這個舞台

黎時潮 2022 年 5 月 26 日

在台灣,只要牽扯到媒體,事情一定會從糟糕變成難以理解。比如說,騙局揭穿前,台灣某家媒體每天必然引用報導印度騙童阿南德,只因這騙徒屢屢預言台灣會發生大災難;多數台灣人無法理解這家媒體的心態,他們是多希望台灣倒楣啊?或者說,這就是他…

黎時潮 2022 年 5 月 26 日

統派與大中華國家恐怖主義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從促轉會平反邱煌生案重省「解嚴」的意義

陳昱齊 2022 年 5 月 24 日
陳昱齊 2022 年 5 月 24 日

暴力行爲必須譴責不容寬恕──反省南加州教會慘案

李弘祺 2022 年 5 月 23 日
李弘祺 2022 年 5 月 23 日

浮現的中華恐怖主義

李中志 2022 年 5 月 20 日
李中志 2022 年 5 月 20 日
更多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3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疫情中從海外看台灣

    2021 年 9 月 24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淨零轉型
  • 烏俄風雲
  • 國際
  • 外交
  • 政治
  • 社會
  • 歷史
  • 運動
  • 書摘書評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