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個精明的政治人物,永遠知道什麼時候才是自己進場買賣的最佳時機,總是清楚操作什麼議題才會獲得鎂光燈的最大效應,王金平就是箇中高手。沉寂三個月後,王金平又選擇在兩岸議題中積極出手。與9月初那次邏輯相同的是,王透過媒體的耳語,墊高自己的政治行情與高度,然後操作「出口轉內銷」的新聞流量。
直言之,為了讓自己操作海峽論壇議題得到最強的關注度,王金平那時不斷透過媒體明示綠營可能找他接海基會董事長,其後不斷放話蔡英文已在府方接見會談,營造「中國行受人之託」的假象。這不僅建構了參加海峽論壇的正當性,也拉抬了自己在綠藍紅三方之間「橋」或「喬」的價值。
「出口轉內銷」的政治劇本
然而這場精心設計搭設的舞台,在王金平尚未粉墨登場前就已經夭折。原因是操作斧鑿過於露骨明顯,除了府方直接透過發言人體系打臉會晤傳聞,國民黨內部對其藍皮綠骨的印象始終揮之不去。
加上兩岸這塊龐大政經利益,若不是掌握在外省權貴手上,再不然就是買辦們的嘴中肉,這種典型「寧贈外人,不予家奴」的階級意識下,老王始終被定義為派系利益的分配者,在國民黨內部就只是國內組的成員,沒資格和大爺們玩國際或兩岸的遊戲賽局。
在記取前車之鑑沉寂百日後,王金平這次試圖捲土重來。看準的是國民黨近日在萊豬與中天關台這兩件事上「有所作為」,因此選擇在國民黨高雄黨慶活動上讚揚「在野黨表現越來越好,進入狀況」,同時揚言國民黨在2022年的選舉「情勢一片看好」。老王的政治正確言論在台灣發酵後,隨即被中媒與港媒高分貝報導,宣稱「王金平再度嗅到2018年討厭民進黨的政治氛圍」。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個乍看唱作俱佳的劇情,其實還是破綻百出。因為一周前王金平猶在操作「綠營找他接海基會龍頭」的老哏,其後就被統媒與同一家港媒批評得體無完膚。王選擇在近日再發言,就是精心盤整的結果,其在2018時曾力挺韓國瑜,並在三山造勢後掀起韓流風暴,在1124一舉重挫民進黨選情,這次由他再來帶「全民討厭民進黨」的風向有其說服力。
至於王金平憑藉的客觀指標為何似乎不重要,因為這是藍營另類造勢的場合,這些議題自然也在同溫層內部發酵,反正藍營支持者是這樣相信,台上人怎麼說也都符合各取所需的調性。
通往中南海的最近道路
再者,國民黨明年主席之爭已經提前開打,在多人角逐形勢暗潮洶湧下,王金平顯然比較看好江啟臣。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來,他擁有韓國瑜所欠缺的形象與人格特質;二來,江在萊豬與中天議題中似有深藍韓粉化的趨勢;三來,江啟臣的派系勢力與老王交情匪淺,在此背景下,王的表態期待獲得「不對稱的政治報酬」。除了延續自己在藍營內部的政治影響力,更盤算「王金平通往中南海的最近道路,是經由中央黨部主席辦公室」的美夢。
王深知,自己中國行的最大阻力未必是綠營,而是包括馬英九與連戰在內的既得利益者。更重要是,明年是習近平關鍵的「第一個一百」,亦即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重要時刻。
為了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持續掌權,習必須在關鍵年有所作為,對台政策就是重中之重,經由二次馬習會或國共論壇遂行「政經統戰」就是劇本選項。如何讓自己在未來國共合作中擁有舞台,就是王金平最期盼的皇冠,江啟臣自然成為他個人投資標的。
有趣的是,同樣的政治算計也同步發酵中。高育仁以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名義,於中國舉辦的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中,批評民進黨親美抗中策略, 並指責早晚為兩岸和平穩定的大潮流所逼退,任何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的激進言行,終將為兩岸人民所唾棄。
高育仁選擇此時發言,其背後邏輯與王金平如出一轍,就是希望自己家族在藍營政治地盤上猶有發言地位,這種傳統派系經營思維不僅有其局限性,「分進合擊,大小通吃」的小聰明很快被人看破手腳,這可從朱立倫隨即表明親美立場不變的尷尬回應看出端倪。
作者為張宇韶,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講授、媒體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
推薦閱讀:
- 民族認同勝過民主價值?國民黨論述貧乏與組織同質化的實情
- 中共高調扭曲台灣光復節,國民黨卻無法掙脫「一中泥淖」
- 江啟臣的「人權館之旅」:是誰讓黨主席變成「政治受難者」?
- 吳介聲/「再買中概股就是傻瓜」?滴滴風波後,外資將掀中國資產拋售潮 - 2021 年 8 月 2 日
- 劉維人/「中國式民主」是民主嗎?顛覆型惑眾妖言如何威脅台灣? - 2021 年 8 月 2 日
- 劉亦/一「島」各表的異夢同床?「同島一命」帶來的和解可能 - 2021 年 8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