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與殖民治理──談《香港西醫發展史》

李尚仁
891 人閱讀

圖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書名: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

作者:羅婉嫻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香港浸會大學的歷史學者羅婉嫻在《香港西醫發展史》開宗明義地表示:「西醫在亞非國家的傳播,與帝國殖民活動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西醫在台灣和香港的發展,正與日本和英國在兩地的殖民有關」。這句話反映的不只是作者近年和台灣醫學史學界的積極交流,更是近年國際醫學史研究的潮流。

具批判性的殖民醫學史自1980年代以來在英語學界興起,旨在探討醫學與殖民治理的關係,大英帝國自是重要的研究對象,出現不少關於印度、非洲等殖民地的精采著作,東亞的香港卻較受到忽略。

然而,香港近幾年卻出現港英時期醫學史的出版潮流,例如,香港大學病理學者何屈志淑教授(Faith C. S. Ho)撰寫了「華人西醫書院」(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的歷史。由康德黎(James Cantlie, 1851-1926)發起創辦的書院,因孫逸仙是第一屆畢業生而聞名,但就醫學史而言,該校其他面向其實更值得重視。黃文江(Wong Man-Kong)、葉嘉熾(Yip Ka-che)和梁元生(Leung Yuen-sang)則編輯出版了香港醫療政策與疾病史,陳慕華醫師更出版了兩大冊的香港醫學史。上述著作都以英文寫作,以中文出版的本書則是台灣讀者最易入門的讀物。

香港和台灣同樣由於殖民統治而引進西方醫學,這歷史過程的相似處也頗明顯。例如,統治初期殖民部隊的高死亡率都是當局重大的顧慮,如何預防疾病、改善殖民者居住環境的衛生,是其當務之急。然而細讀本書會發現,相較於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醫療較為直接的介入與主導,香港的殖民醫療有其微妙的差異。例如1843年成立的海員醫院是香港最早的醫院之一,主要為水手服務,這樣的功能在一個殖民港市是必須的。但這個醫院並不是殖民政府成立,而主要依靠商人捐助,港督則提供維修和藥物費用的補助,讓公務員可享有醫院服務。此外,醫院服務對象僅限英國人而不包含華人。直到1873年該院營運困難才由海軍接收。港府開辦的國家醫院則是到1850年才成立。

至於以華人為對象的西醫院的成立,更是以私人捐助為主。如留英習醫與攻讀法律的華人菁英何啟(Sir Kai Ho, 1859-1914)為紀念其過世的英國妻子而捐助,於1887年成立的雅麗氏紀念醫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由倫敦傳道會與香港當地醫師駐診。之後的那打素醫院(Nethersole Hospital)、何妙齡醫院(Ho Miu Ling Hospital)亦是民間捐助,但後者則有港府撥贈土地協助。

我認為這樣的醫院體制有兩個重要根源:一是英國從十八世紀興起由地方仕紳出資興建「志願醫院」(voluntary hospital)的市民社會公共慈善傳統;另一則是大英帝國在殖民地偏好讓地方菁英與頭人參與協助治理,以減少衝突與降低經費成本的殖民統治技術。

這樣的治理方式必須和當地人的利益與習俗有所妥協,而不能完全根據醫學信念與原理來制訂與執行政策。東華醫院(Tung Wah Hospital)的成立與運作方式是此種殖民治理型態最明顯的例子。東華醫院的成立源自收容外地人與孤苦者遺體的廣福義祠,常有病危臨終者在此待死。

港府官員認為該處環境構成衛生威脅,然而,最後解決方式則是由富裕華人捐款成立東華醫院,但特別的是,雖然港英政府並不承認中醫,東華醫院卻是由中醫駐診。作者指出,同樣以華人為治療對象,東華醫院獲得的補助與支持,甚至還超過西醫的雅麗氏紀念醫院。

同樣的妥協也見諸香港潔淨局的運作,某些較為強制介入的公共衛生措施會因華人抗拒與華人議員的反對而作罷。然而,這種被殖民者與殖民當局協商的空間仍有其極限。1894年鼠疫爆發的緊急狀況下,港府開始強力介入東華醫院的醫療事務與管理,並動員軍隊實施強制的公共衛生措施,包括拆除太平山衛生狀況不良的民房。

種族的區隔與歧視是殖民統治的重要特性。這點在香港殖民醫療上最明顯見於醫療專業資格的認定。華人西醫書院教育出來的華人西醫師,由於英國母國當局的不認可,一直無法獲得正式的執照。這點要在該學院併入19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學才改變。

在此之前,理論上西醫書院畢業生的出路是前往中國或南洋行醫,但其實不少畢業生在雅麗氏紀念醫院服務華人病人,而港府對此也不加干涉。種族偏見也同樣見諸成立華人護士訓練制度的討論,港英當局偏好優先訓練歐亞混血裔擔任護士,也認為護理長必須由英國人擔任,華人沒有足夠的能力。

香港在二戰期間曾短暫受日本佔領,期間短且是戰時非常狀況,可資比較處較少。本書對戰後時期的處理雖然仍引用相當豐富而重要的史料,但可惜太過倚重官方報告的觀點,少了前半部較廣而更具批判性的視野。附錄的各種中英名稱對照、年表與資料則極具參考價值。本書不只值得推薦給想了解香港醫學史的讀者,書中呈現港英時期香港菁英代表華人利益與殖民當局折衝協調的治理方式,對照當前北京由上而下的治理緊縮對撞港人對進一步民主參與的渴望,從其間的變化反思香港近來的政治衝突也頗有啟發。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是現代西方醫學史與科學史,尤其是英國熱帶醫學史與傳教醫療史,並致力推展西方醫學史的研究與教學。代表作是《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留言評論
李尚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