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迎合中共「打台灣不如買騙台灣」,是美國不信任國民黨的關鍵要害

【鳴人堂】
208 人閱讀

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台美關係在習五點談話、美中經貿大戰、香港反送中這些熱點下更突顯了雙邊關係的重要性,這可從近日美國在台協會官員關注台灣政情發展得到解釋。

一如預期,華府對於國民黨兩位民調領先的政治人物充滿不信任,原因在於紅色勢力正透過各種管道腐蝕台灣的民主制度,坐實了美方對於中共對台政策的「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的擔憂。直白說,韓國瑜操弄民粹、解構民主,以及郭台銘與中國千絲萬縷的政商關係網絡都是「買賣、欺騙」的關鍵要害。

國民黨黨內初選白熱化,美方也關注會是郭台銘或是韓國瑜出線參選2020總統大位。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中關係的典範轉移

深入觀察,蔡英文就任以來台美關係出現重大變化,不論是國會通過的諸多友台法案、對台軍售的實質內容、官員訪台的身份層級以及過境外交的規格都遠甚歷任總統,除了結構性的制度因素與台灣所處第一島鏈的地緣政治外,蔡英文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更是關鍵。

就宏觀層面而言,主要的變數仍是美中關係的典範轉移。冷戰時期,尼克森訪中大抵確定聯中制蘇的外交布局,華府基於戰略考量將北京視為盟友,期待中共扮演牽制或協助美國遏止蘇聯擴張的側翼。

而中共推動改革開放以及蘇聯解體後,接觸交流遂成為美國後冷戰時期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自由主義與國際建制派認為,全球政經制度的「美國化」與「同質化」最符合美國利益,亦即透過民主化與市場化兩項工具,在全球推動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政經制度。

華府也將這樣的政策思維鑲嵌於美中關係,他們樂觀認為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必然帶來政治民主與政策透明。簡言之,中國的崛起符合全球與美國的利益。

這些樂觀且帶有進步主義色彩的對中政策,在習近平十九大後出現本質上的變化,也構成美中經貿戰的初始條件。

在政治上,中共放棄了隔代接班與集體領導的傳統,取而代之的則是權力的集中與壟斷,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就是重大訊號。再者,在外交上強調中國夢與民族復興,揚棄了鄧小平強調的「韜光養晦絕不稱霸」的路線,南海擴張、一帶一路與中國製造2025都引發周邊國家與西方世界的疑慮。

此外,在內部經濟社會政策,中共著重國家的干涉與主導力量,國進民退意味計畫經濟將壓制市場的自主性,社會信用制度的建立與各項監控體制的實行,已將當代中國升級為「數位極權主義」的象徵。

兼顧新現實主義的抗中政策

更為險峻的是,中共在對台政策作為上顯然已放棄過去「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統戰方針,而是以更凌厲的銳實力攻勢遂行對台「輿論戰、法律戰、心理戰」的作為;此外習五點所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不放棄以武力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手段」的內容,更具有強烈改變台海現狀的動機。

面對北京在亞太區域格局、兩岸關係、台灣政治與香港一國兩制等議題侵略性作為,蔡英文因為其一貫的政策從而撿到槍或端出砲,除了過去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現狀」、「新四不」的政治立場外,年初所提出的「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除了延續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權、民主、對等、和平」的既有價值外,同時也展現了守護台灣民主政治與的具體作為。

這樣的政治宣示,與美國外交政策的諸多訴求不謀而合,同時也能兼顧新現實主義所衡量的國際體系與權力平衡的設想。

為何美國不信任國民黨?

相較蔡英文的積極主動,國民黨卻選擇親中的路線,不僅不敢大力譴責習五點講話重點,反而重申已不存在的九二共識、主張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推動自貿區等傾斜作為,對於中共對內的高壓統治,以及片面劇烈變動現狀更是視若無睹。

事實上,韓國瑜高舉所謂「政治0分、經濟100分」、「發大財」的訴求,或是郭台銘所謂「國防靠和平」之說,都落入了「買台灣、騙台灣」的政治陷阱,不僅充斥投降主義的心態,更試圖以廉價的物質主義,稀釋台灣民眾對於民主價值的認知。

許多觸目心驚的事實正在上演,正值國民黨初選之際,中國官媒直接邀請台灣統媒高層與親中的大學副校長,針對台灣政局形塑風向意圖影響台灣未來選情發展,這樣的統戰行徑,直接讓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所謂「中國未曾介入台灣選舉與政治事務」的說法,成了最大的政治謊言。

熟知歷史的人都可理解,這樣的語境與越南淪亡前親共人士所喊出的「阮文紹下台,共產黨不來」如出一轍,相信走過越戰教訓的美國政經菁英點滴心頭。

據此,華府自然不願讓台灣成為另一個綏靖政策下的犧牲者,這也是美國在台協會官員釋放出不信任國民黨候選人政治立場的原因。

本文原題〈迎合中共「打台灣不如買騙台灣」,是美國不信任國民黨的關鍵要害〉,圖文經鳴人堂授權轉載。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致理科大及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復興電台兩岸櫥窗節目主持人。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鳴人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