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登堂不入室?國民黨與韓國瑜的政治危機

214 人閱讀

國民黨在週日舉行了堪稱選前最重要團結大會,在韓國瑜挾初選大勝的氣勢與黨中央強力運作下,並未上演彼時「抽樑換柱」的鬧劇,完成提名程序後,韓國瑜正式成為國民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

然而,從本次全代會黨內要角參與熱度、媒體報導氛圍與政治互動來看,韓國瑜未來是否真能直攻大位留待觀察。尤其挑戰者變數不少,關鍵更在於這是一場「登堂不入室」的提名過程,吳敦義的一路來的私心自用與韓國瑜的格局能力的限制,勢必壞了國民黨一手好牌。

吳韓聯手與坐大牽動了黨內的權力結構,同時也捲動了藍營理性選民對於未來政治的想像。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代會是吳韓勝利大會

就整合的角度來看,國民黨的的「協調式整合」的形式意義始終重於實質利益,所謂的團結只是維繫台面上的「面子政治學」,這不僅與民進黨的「競爭式整合」截然不同,也為每次黨內的分裂埋下伏筆,這可從國民黨歷次權力鬥爭與菁英出走得到解釋;新黨、親民黨與台聯黨都是這個套路下的產物,差別只是時空背景領銜主角而已。

不可諱言的是,吳敦義一心想要從國民黨的初選制度中獲得各項主場優勢,不論是身份是參與競爭或是造王者,這樣的雙重角色自然為韓國瑜被動參選、黃袍加身創造理想條件。因此,本次全代會說是吳韓聯手的勝利也是恰如其分且妙不可言。這可從韓國瑜順利取得提名權,吳敦義人馬拿到「總統不兼任黨主席」的話語權得到解釋,也為吳在後韓時期延續個人政治能量提供了保證。

然而,吳敦義算計與韓國瑜投機同時也為國民黨的實質分裂提供了土壤。吳韓聯手與坐大不僅牽動了黨內的權力結構、觸發了最為敏感的階級與身份的正當性問題,同時也捲動了藍營理性選民對於未來政治的想像。

深入觀察,吳敦義在去年選戰無意間打開了潘朵拉盒子,隨著韓國瑜就任高雄市長各項荒唐的政治表現後開始出現反彈效應。輿論與藍營支持者赫然驚覺,韓國瑜聲稱的的「庶民政治」只是黨國體制下的扈從恩庇的混合,地方派系在初選前的各項造勢與組織動員的角色異常鮮明;所謂人進貨出發發大財若不是空無一物的謊言,要不就是中共統戰下新型態買辦關係的再現,否則總有所謂「紅色媒體」穿梭其間,且費盡洪荒之力為其造神洗腦,

箇中的政經關係實在不言而喻。

原來,韓國瑜、韓粉及其利益集團試圖吞噬與解構都不只是民進黨的權力板塊,而是台灣民主政治的理性內涵與國民黨傳統的菁英建制。

這種擔憂在郭台銘投入初選時所激發反思與批判得到驗證,特別是黨內初選過程中各項怪異的現象叢生,當下韓國瑜在青年世代支持度崩盤、工農族群民調劇烈下滑已是事實,國民黨高層與各方菁英開始認識到,即便民進黨執政問題不少,但是靠韓國瑜窮盡作秀之事,與黏著度極高、排他性極強的韓粉是否真能贏得明年大局?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絕學,究竟是後勢看好還是黔驢技窮,台下看戲的心裡有數,就韓粉不懂罷了。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不是最優秀人選」下的落寞

國民黨目前最大的難題是,韓國瑜乍看取得了國民黨的提名權,卻在大咖缺席早退,地方實力派藉故不參加的現實中,面臨「登堂不入室」的困境;因為全代會的團結竟是喊的這般不爽快,除了「不被祝福」的落寞,就是隱約感覺萬事並非如此牢靠,彷彿後頭還有什麼事會發生。殘酷地說,韓國瑜自己那番「很多人認為我不是最優秀人選」言詞,大抵誠實道出些許真相。

對韓國瑜來說,最嚴重的劇本即是郭王兩人另起爐灶,挑戰韓國瑜參選的正當性、甚至取而代之,國民黨的實質分裂就難以避免。然而,這種事對藍營來說實在司空見慣。

其次,是其他大老袖手旁觀或見獵心喜地擔任看戲角色,反正初選前後的新仇舊恨總有還的時候,更何況韓國瑜從不是黨國建制根正苗藍的自己人,還試圖透過毛澤東那套「我的一張大字報,砲打司令部」的民粹方式向中央奪權,與其讓他坐大不如抱持「寧贈外邦、不予家奴」的心態,這符合國民黨典型的宮廷鬥爭文化。

最後就是地方派系以外的實力派,這些人當下保持中立或者保存實力,其心態與當年清朝義和團之亂時倡議「東南自保運動」的地方大員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鑑於黨內情勢不明,又礙於韓粉始終擁有「成事不足、寸草不生」的能耐,不如靜觀其變後發制人。這種避險的理性選擇,屆時或許還可成為未來當權派「對的」或「多數」那一邊。

吳韓外加紅色媒體聯手拿下黨中央與虛擬總統府,究竟是最佳的勝利方程式還是面臨各方圍剿與分裂的開始,說書唱戲的人接曰滿紙荒唐言。

而韓國瑜不改下標本色端出「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絕學,究竟是後勢看好還是黔驢技窮,台下看戲的心裡有數,就韓粉不懂罷了。

本文原題〈登堂不入室?國民黨與韓國瑜的政治危機〉,圖文經鳴人堂授權轉載。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致理科大及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復興電台兩岸櫥窗節目主持人。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