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陳嘉玲

419 人閱讀

「一個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

我的名字不是陳嘉玲,但,我是陳嘉玲。

圖片來源:俗女養成記官方FB

《俗女養成記》創下華視13年以來的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首播時,整個臉書河道上、周遭生活圈,都是滿滿的「你昨晚有看嗎?」於是乎,官方粉絲頁的留言串湧入全台灣六年級生的集體經驗。

不分城鄉,每一個中小學生在蔣經國去世時,同一時間望著教室裡的玉照變遺照,鞠躬啜泣。不論城鄉,學舌流利的「國語」,彷彿只要學會捲舌音,立刻洗淨基因,躍身成了高級中國人。

我的名字不是陳嘉玲,但,我是陳嘉玲。

1980年生於台南,本省父母因開店做生意,落腳租金低廉的眷村透天厝店頭。我在每天進校門時,仰望兩側標語「好學生,請說國語」。唯一服膺正統語言的神聖性,暗自鄙夷我滿嘴臺語、ㄗㄓ不分的勞工父母。

我欽羨著對街牙醫女兒擁有一台山葉鋼琴,刺目地擺在牙科診所二樓客廳。我從她家寫完作業離開後,奔向我的房間。在老舊的單人沙發上,用黑色奇異筆刻畫鋼琴的黑白鍵,我的雙手煞有其事敲擊著「琴鍵」。

在稚嫩的年紀,只想成為芭比娃娃的女孩,要到很久很久以後,看過很多想像與現實的落差,以及很多瑰麗的夢起幻滅,才知道:以自信呈現自我認同感,並不容易。

有人說,《俗女養成記》部分劇情表現得像是舞台劇,流於浮誇、失真。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一個39歲的熟女成長史在回顧她的前半生時,那些曾經禁錮她、否認她的傳統價值觀,這些看似不合常理、荒誕過時的情節,在30年前一切都那麼樣的尋常無比。

一心想長大的陳嘉玲們、在10歲的年紀強迫說國語,來衝撞她被白色恐怖記憶籠罩的本省家庭。一心做自己的陳嘉玲們,在39歲的年紀逃婚離職回家,衝撞她保守封建、一心望女成鳳的家庭。

大小陳嘉玲在不同時空都如此不合時宜,以至於不管她用第三人稱視角回顧童年時,在前男友婚禮上爛醉發酒瘋,抑或是婆媳的〈豬油之歌〉,各種突梯、荒謬的表現反倒是非正常的正常。

39歲仍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的一事無成,出嫁大姑回娘家如座上賓,不用做事卻對家務指指點點,反映出「媳婦」這個裡外不是自己人的尷尬身分。

《俗女養成記》,恰可跟八年前最紅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對話。邁入30歲的程又青,帶點不服氣也不認輸的揭露五十條初老症狀,在每一集都會女性在職場與愛情的變動中,從初老的反覆焦慮後找到熟女魅力。

30歲的程又青或陳嘉玲或是妳或我,從2跳到3的當下覺得自己已熟成。有些忌諱被叫姊姊或阿姨,有些忌諱被問「要結婚了嗎?有對象了嗎?」,聽到「老」這個詞時,頭皮有些發麻甚至惱怒。然而30歲的程又青或陳嘉玲又或是妳或我,正是盛開的花朵,留有女孩的可愛、女人的嬌媚,存摺裡有點積蓄、愛情裡有著被追求的倨傲……

於是在這些日正當中的鼎盛時刻,30歲的女性焦慮很容易就被自我肯定的熟女魅力給拋到腦後。在「終於學會朝邪惡漂亮揮拳,一如我漂亮的踩著高跟鞋」、「勇敢的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這些熟女魅力第一條到第十三條,我們看到昂首綻顏的新女性,還沒被傳統市場價值轟炸擊潰,以至於《我可能不會愛你》是華語/偶像劇而非台語/現實劇。

《俗女養成記》劇情的突梯與荒謬,一點都不失真,而是凸顯傳統價值觀的異化與非正常。陳嘉玲在童年舊時與現時情境的不斷穿梭,也象徵著坐三望四的女性從身心理狀態最佳、經濟產值高峰逐漸往下修的39歲陳嘉玲,在職場與愛情市場的挫折後,回過頭探顧「我這樣被賦予期待的女孩,究竟怎麼活到今天這個樣子?到底哪裡出了亂子?」

當陳嘉玲能夠從容聆聽,內心對快樂的定義─每個追尋自我價值、獨立自主的新女性並沒做錯什麼。在不符世俗期待的情況下,39歲的熟女沒車沒房沒老公沒小孩、走入婚姻前突然反悔逃婚決定做自己、在39歲那年決定離職另起爐灶重新開始,諸如此類在社會定義的市場規則,真正來到坐三望四的熟女終於學會並且相信「妳不會沒有機會回頭」。

圖片來源:俗女養成記官方FB

「輕輕放下,或許會更好。」戲劇到了最後,年老的阿嬤也展開自我追尋以及滿足自我成就,陳嘉玲從老到幾乎沒有機會再回頭的阿嬤嘴裡聽到,一個女人的想望,那看似滿足了傳統父權社會的期待─在適當的時機結婚生子、子孫滿堂,從陳小姐變成李太太、從陳月英變成李陳月英、從李媽媽變成阿嬤,女人的名字消失了、自己消失了。

在消失的女人名字裡,阿嬤用她的放下,讓陳嘉玲學習不再勉強自己、厭棄自己,讓陳嘉玲好好當陳嘉玲。在阿嬤的靈堂前,陳嘉玲仍不合時宜的衝撞大姑所象徵的傳統價值體制,用她的獨立人格來捍衛阿嬤的獨立人格。要讓所有的台灣女人知道,不論我們最後成為淑女還是俗女,在愛的環抱裡,我們都是驕傲的自信的被愛的台灣女兒。

作者曾為台灣文學門徒,府城囝仔。 台灣與台灣文學是認同也是信仰,曾任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現為政治從業人員。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