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韓粉解釋:你只是祖國統一大業的免洗筷

盧郁佳
764 人閱讀

圖片來源:Pixabay

媒體朋友告訴我,許多媒體狂發韓國瑜新聞,其實不是因為政治立場親韓。那也不是記者、編輯自己想要這麼做,他們很無辜,只是因為報導韓國瑜就有流量,不得不使出偷吃步。

新聞網站各種偽冒標題暴增:「韓國瑜珈老師穿幫!沒穿內衣」、「韓國愉快死亡體驗」、「韓國魚死了…貴婦淚崩辦豪華喪禮」(報導韓劇情節),也能雞犬升天騙到流量,所以樂此不疲。韓國瑜新聞不但韓粉愛看,韓黑也愛看,要看了才知道今天怎麼發言黑韓,所以只要看到韓國瑜三個字就會點進去看。

被當傻子耍,大眾無力反抗,網上流傳一段世新大學畢業典禮的畢業生致詞影片,發言的這位馬來西亞青年,來台讀傳播科系是抱著理想、熱情、新聞專業的使命。他說過去馬來西亞沒有新聞自由,完全被政府操縱。二○一八年馬來西亞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終於容許新聞自由。

然而他今年返馬參加研討會,聽到一位學者警告「我們現在有了新聞自由,但千萬要提防淪為像台灣那樣新聞娛樂化、利益導向」,他大受打擊。台灣主流媒體以低劣聞名,連在馬來西亞也眾所週知。只有在台灣,許多人甘之如飴,自我安慰說「我都不看新聞,所以沒關係」。這些鴕鳥不知道,自己已經把監督政治的權利拱手讓人,在號稱自由民主的社會裡,當一個會投票的盲聾奴隸,而不是公民。

這些「台灣之恥」媒體,就是巨大又合法的暴力。打著「新聞自由」的旗幟,踐踏新聞該有的專業誠信,天天貪污腐敗,把讀者信任榨乾到一點不剩,就像詐騙集團永遠逍遙法外。觀眾學會了對新聞暴力視而不見,也就學會了忽略自己的生存危機。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國民黨已經宣布執政就要簽《兩岸和平協議》,明確宣示目標是不戰而降,和平統一。表示台灣大選只要過半選票投給國民黨,其餘大半人口也會連帶被中國併吞,剝奪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如香港少女淪為海上浮屍。

對於這種巨大的暴力,整個社會視而不見,媒體接受統戰資金炒作韓國瑜,閱聽大眾被誤導到「今天柯文哲又失言說了什麼」,爭論韓國瑜說了什麼,在雞毛蒜皮小事上鬥嘴。近日棒球亞錦賽,台灣隊與中國隊比賽,球迷持維尼小熊進場嘲諷習近平,覺青就精神勝利。

難道這會替民進黨多拉一票過來嗎?不。嗨完問題並不會自動解決,只是逃避現實。雙方求生本能徹底癱瘓,茫無目的浪費寶貴精力。

此時評論家顏擇雅發表〈張愛玲寫1949——析〈相見歡〉與〈浮花浪蕊〉〉,以一九四九年中國淪陷對比今日,亡國之民還不知道要逃,坐在海嘯底下,對於即將滅頂視而不見。此文無疑是暮鼓晨鐘。如張愛玲小說所描述的,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亡於中共,難民大量出逃台灣、香港、美國等地。

張愛玲自己也是難民,她如日方中、正臻成熟的小說藝術,因為流亡美國失根無土而徹底斷送,在美國得不到出版社理解和讀者關心,連這位中國文學巨星都無人認識。有千千萬萬人跟她一樣無奈流亡,還有千千萬萬人比她更悲慘,被毆打,被抄家,被囚禁,被強姦,被殺害。

有了前車之鑑,因此一九九五年台海飛彈危機,台灣許多人移民逃亡國外。一九九七年香港淪陷,香港許多人移民逃亡國外,房地產大跌。今日看來,都比現在的人聰明。因為他們還懂得害怕中共暴力政權,知道要保命。台灣居然連房價都沒跌多少,照樣高不可攀。大家明明坐以待斃,還在不知死活照常過日。

許多政客爭相消費「否認有亡國這回事」。時代力量黨立委黃國昌指民進黨販賣亡國感。國民黨本身想統一不說,反而說害怕統一的人有被害妄想症。但國民黨當選執政了是不是會統一呢?是。那麼統一如果不是亡國,還能是什麼?亡國沒有感覺,不是癱了嗎?

民進黨和台灣人如果到亡國前夕還不會怕,不知道反抗,這才是杏仁核壞死,末梢神經麻痺,被火燒還說不燙,快被凍斃還說其實不冷喔,還好,沒事沒事。

從解放軍的觀點看,台灣人像許多滾圓可愛的小地精,Q版高不及膝,成群笑嘻嘻撲上來擁抱你。就算戰士揮刀見一個殺一個,殺到血流成河也沒有用,台灣人見了不逃也不戰,前仆後繼地爬到你腿上抱你親你,嬰兒般格格傻笑,甜蜜示愛,以為是唯一生路。毫不防衛的程度,簡直嚇死人。地精笑嘻嘻的殘骸到處亂飛,腦漿血肉掉到存活個體的頭上身上,活著的還繼續撲上來兩岸一家親。

這不恐怖嗎?

圖片來源:韓國瑜FB

今天許多國民黨支持者,不但不逃,而且簞食壺漿以迎解放軍,歡欣鼓舞準備投票把台灣送入淪陷區。因為他們想像,統一就只是把台北變成上海而已。他們拒絕承認中國從來沒有把台灣人當成自己人,只要是台灣人在中國就業,中國政府就隨時發動網路輿論,指為台獨。

網轟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台獨,在台灣看是根正苗紅國民黨世家統派外省人,但只要中共不爽,照樣鼓譟封殺他的女兒女星歐陽娜娜,要她自證清白,向中共輸誠效忠,指望網開一面寬大處理。就算過關,今年歐陽娜娜主演古裝劇《大主宰》照樣被限古令封殺。

統派以為「統一只不過等於戒嚴」、「我沒說錯話,就不用怕被抓」,試問,如果是自己人,為什麼人人要被推定台獨、需要自證無罪?統派掩耳盜鈴騙自己,中國政府抓你不需要理由。再怎麼夾著尾巴安分做人也沒用,你是台灣人就是你的罪,說你有罪就是有罪。統一就是把台灣變成新疆集中營,香港反送中就是十年前的新疆,台灣就是十年前剛開始產生亡國感的香港。

覺青在韓粉長輩面前不談政治,避免爭辯,保持尊重,那就是在自己的棺材上釘最後一根釘子,有腦沒腦反正大家一起死。這些長輩也請摸著良心想想,你八、九十歲提一籃飯菜去集中營探監,你的兒子、孫子都在裡面,被刑求毒打到形銷骨立,眼神失焦,顯已命不久矣。

沉默了半天,他隔著鐵窗問你,台灣淪陷前,你到底做了什麼?恍如隔世,你勉強回憶一會,終於回答說,你在滑手機,看「韓國瑜珈老師」、「韓國愉快」、「韓國魚辦葬禮」,哈哈大笑轉發韓國瑜新聞,鬥嘴使氣,做了恥媒的百萬流量之一。

不談政治是一種病,不是腦殘,是腦死。覺青也不用罵韓國瑜說要廢除一例一休或進中聯辦談交易,這些都是統戰用支微末節聲東擊西之計。什麼是重點?美國政府問韓國瑜的五個問題,把事態看得最清楚。韓國瑜要訪美,好向韓粉展示美國支持,但美國透過AIT主席莫健提出這些問題,要他先回答:

若當選總統,台灣經濟會不會過度依賴中國?

如何證明處理兩岸關係勝過蔡英文?

會不會簽兩岸和平協議?

怎麼看中共介入台灣2020大選,如何應對?

是否繼續向美軍購?

美國政府重視美國的利益,以國家安全為優先,所以才提出這五個問題要韓釐清,假如韓國瑜要統一,美國不可能支持韓。但台灣沒人逼他對這五題明白交代,台灣的利益,台灣的國家安全,在統媒看來都是屁。韓國瑜賣台實在太輕鬆,躲掉美國人就沒事,在台灣繼續打馬虎眼,媒體、群眾到亡國那一天都還不會醒。

圖博自由運動,2013年在台北進行的抗暴日遊行。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媒體盡全力麻痺人心,阻止觀眾自救,功在統一,明天集中營和刑場也會為這些記者、編輯留一席來報答。

一位記者告訴我,訪問中國流亡海外的各行業高層精英後,順便請教他們,在中共統一台灣後,會怎麼處置媒體從業者。對方回答,當然先從《蘋果日報》、《自由時報》等媒體開始,從社長、記者到工友都殺光;但對《中國時報》或中天、TVBS也一樣。不是殺掉就是送進集中營,時間先後而已。因為都是台灣的媒體,絕不會當成中國的對待,只會斬草除根。

記者問了十個人,十個全都這麼說。

我聞言大驚,先衡量是否有偏頗。然而證諸現實,難道新疆會有維吾爾人媒體嗎?西藏會有西藏人媒體嗎?當然不會,只存在中國黨媒和中國化教育。當然統一台灣先清洗媒體,以央視、《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取代。

新聞、出版、網路、教育、文化、歷史、哲學、文學、藝術、影劇、電玩、運動賽事、社團,只要是傳播,中共全當成國防,一律抓緊、嚴辦。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今天維吾爾人就是中共的敵人,新疆國防怎麼可能允許敵人滲透,當然只有關進戰俘營。台灣人要是懂得做媒體,就等於游擊隊私藏軍火,當然有理由坐牢槍斃。

原本台灣的軍警,已經受過武裝訓練、具備潛在反抗能力,統一以後,下場就不用說了。

政治法律學生、教師、法官、律師、公務員、學者、從政者,這些人知道民眾原本該有什麼權益,也就是掌握顛覆中共政權的國家機密。親習近平傳記《習近平: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共新領導人》已說了,當年中國大學的法律、政治科系,只允許黨高層的子女就讀。因為這些西方從數百年人權演進過程發展出來的法政知識,讀了就明白什麼是極權,極權為何行不通。

要是青年讀書覺醒,都足以推翻中共,所以學位只能留給既得利益集團自己人。中共統一了當然要徹底剷除台灣產官學界,把位置留給中共權貴子女。

台灣統一就退回日治時期,只有殖民母國的人民才許讀法律、政治,台灣人想脫貧就指望讀醫。不過席位有限,多數台灣人還是替日本人掃地煮飯帶孩子、種田做工、擺攤拉車為生,服務殖民母國人民的生活需求。至於當保鑣守門隨扈就別想,母國人民信不過你。他們知道台灣人應該要想殺他們報仇雪恨,只有台灣人自己不知道,還一心想證明自己夠忠誠。

今天國民黨人士想做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可惜也只有一個林鄭。其他國民黨人,貴為立委、議員、部長、局長、校長也好,是個里長也好,黨部的工友也好,中共統一後還是得關的關、殺的殺,誰叫你懂得玩政治、搞組織、有關係、有人脈呢。可惜林鄭也只是個免洗,用過即棄。新疆、西藏、香港、台灣,無論有多少個林鄭這樣的傀儡領袖被恐攻暗殺、被中共當代罪羔羊梟首示眾,照樣無關痛癢。

台灣還在脫離殖民的漫長苦路半途上掙扎,憲政、人權、產業、勞動問題,百廢待舉,總統大選竟然別無政見,窮到只剩統獨,除了民進黨,各黨政見都是統一,令人心寒。但亡國在即,就要面對。別再裝鴕鳥,韓國瑜只是木馬屠城的木馬,重點是藏在木馬肚子裡的解放軍。台灣有一半人口,透過大選,齊心協力要把木馬拖進台灣屠城。

你不阻止長輩投韓,明天我們集中營見。

作者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留言評論
盧郁佳
Latest posts by 盧郁佳 (see all)

延伸閱讀